浅析宋代风俗画中盘车题材的起兴与审美变迁

2020-07-04 02:24郑少奇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6期
关键词:审美

【摘要】宋代经济文化昌盛,古代绘画得到长足发展,描绘民间百姓日常生活的风俗绘画也与日俱盛,盘车作为城镇商品经济时代不可或缺的交通运输工具,成为创作题材被引入风俗画之中。盘车入画体现了宋代画家独特的审美理想与社会关切,为了解宋代社会生活面貌和文化意涵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从宋代社会背景下风俗画的勃兴、盘车的由来与入画、不同时期绘画中的盘车形态异同等方面,探究盘车题材引入绘画创作中所蕴藏的人文情怀与宋代画家的审美变迁。

【关键词】盘车;风俗画;审美

【中图分类号】J613.3 【文献标识码】A

北宋定都东京(今开封),结束了五代以来数十年分裂动荡的局面。宋王朝励精图治,施行重文抑武的国策,轻徭薄赋,社会逐步稳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陈寅恪曾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随着城镇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反映市民阶层意识的民俗文化也应运而生。

一、宋画兴盛——市民阶层兴起背景下的风俗画

宋代城镇商品经济高度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供百姓日常娱乐消遣的瓦舍、夜市、商行等场所与日俱增。法国汉学家贾克·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谈到:“(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據、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这一时期,表现市民阶层生活的风俗绘画也随之盛行。

风俗画的兴起,其实并非始于宋代,早在旧石器时代的岩画和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就已可见描绘人类风俗活动的场面。风俗画作为绘画种类最早可以在朱景玄的《唐朝名画录》中找到明确的记载:“韩滉能图田家风俗、人物、水牛,曲尽其妙”。唐末之前的风俗画,所描绘的场面大多是士族门阀、宫廷贵族的日常生活场景,诸如采桑、狩猎、庖厨、出游一类的题材,并不算真正表现平民百姓的市井生活。直至北宋,画家才把目光转向世俗生活,表现市民阶层生活场景的风俗绘画不断涌现,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北宋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同时,在风俗画中也出现了描绘城镇集市贸易和商品交换的乡村货郎形象,也有表现在庭院嬉闹的儿童形象,而牛车作为商贸往来的重要运输工具,也逐渐出现在风俗画之中。

宋代风俗画的勃兴一方面体现了平民百姓的生活愿景,另一方面也满足了统治者粉饰太平进而求得长治久安的政治理想。正是在这种社会氛围和文化背景下,宋代风俗画奇艺者骈罗,耳目相接,如燕文贵、郭忠恕、苏汉臣、张择端、顾亮、李嵩等人留下了众多传世之作,推动了宋代画学繁荣兴盛。

二、宋人巧思——从盘车的生活化到风俗画中的初现

宋代的技术、工艺与唐代形成了鲜明对比。唐代工致细腻,而宋代注重精工细作,造物匠心独具,可以用“唐工宋巧”一言以蔽之。宋代的器物造型无论在绘画表现上还是在日常用器的制作中都体现了灵巧精致的创造。以“盘车”为例,宋代对“车”的制造工艺日臻成熟,对“车”的种类划分也日趋丰富。除此之外,宋人将世俗生活中的盘车引入画中,为后世研究宋代的市民阶层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图像参考,足见宋人之巧思。

(一)盘车概念的界定与由来

关于“盘车”一词,在记载中国古代“车”的发展史文献中并没有特定的指称。而对于“盘”这个字,可理解为环山盘绕的意思,正如汉代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中的“其山则盘纡岪郁”。

对于“车”的起源,虽然目前没有确切的考古发现作为佐证,但从《考工记》中亦有记载:“察车自轮始”,因而,轮是车出现的先决条件。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考古发现中已出现了车轮陶器,同时在《淮南子·说山训》中也出现“圣人见飞蓬转而知车”之语。《天工开物》在关于车的记载中,明确指出:“凡车利行平地,古者秦、晋、燕、齐之交,列国战争必用车”,说明了车在战国时,已经成为征战中必不可少的辎重工具。两汉以来,由战车演变的双辕双轮车成为贵族出行的交通工具,多以马作为动力。

对于“盘车”一词亦有解释为骡纲,而《辞海》中将“骡纲”定义为结队而行驮载商货的骡群。但《闸口盘车图》中以牛拉车也被称为盘车,显然,以骡纲释义盘车不够准确。北宋时期,在“盘车”的使用方面,制作上沿用自汉以来的双辕双轮车,在货物运输方面则以太平车、平头车为主,这些形态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皆可找到原型。太平车由人驾辕,以牛、骡、驴等牲畜拉车,适用于短途的货物运输,而平头车则适用于长途运输。在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曾记载:“亦如太平车而小,两轮前出长木作辕,木梢横一木,以独牛在辕内项负横木,人在一边,以手牵牛鼻绳驾之”,由此可知平头车的形态。

因此,笔者认为,“盘车”的概念分为两个方面:其一,“盘车”通常被用于环山爬坡的地理环境,是不同地域间贸易往来的货物运输工具;其二,以牛、骡、驴为动力的木制双轮车。

(二)盘车日常生活使用与在风俗绘画中初现

公元960年,北宋建都东京(开封),城镇商品经济日益繁荣,地区贸易不断发展,跨地区的粮食、物资等商品交易成为了人们的重要需求,这促进了盘车运输的发展。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述:“纳粟秆草,牛车阗塞道路,车尾相衔,数千万辆不绝”。可见,运货车辆来往于都城和各地区之间络绎不绝的景象,成为当时商品经济生活中的常态。在市民阶层生活中,由牛为主要动力的盘车逐渐成为物资运输的主要工具,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的普及。

盘车作为题材进入风俗绘画,宋代并非首例。宋代米芾在《画史·唐画》中谈到:“世俗以蜀中画《骡纲图》《劒门关图》为王维”就有对盘车入画的记载。进入宋代以后,盘车题材绘画大量涌现,现传世的作品中较具代表性的有:收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卫贤的《闸口盘车图》、朱锐的《溪山行旅图页》、朱口的《盘车图》(《雪溪行旅图》);北京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宋人画盘车图》、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雪涧盘车图》(《集古名绘》之一),以及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的朱锐的《盘车图》。

在以上的《盘车图》中,笔者总结出盘车的特征如下:其一,以牛驾辕,牛大致为三头或四头;其二,车身较为高大,车厢上方以拱形卷篷覆盖,具有防止日晒雨淋的作用。其三,卷篷和车厢的中间放置木板隔开,可安放车夫的随行物品。

盘车作为题材进入宋代风俗绘画,符合宋代的社会文化和市民阶层的审美需要。北宋市民阶层娱乐活动众多,职业画家不断壮大,平民百姓同样也乐见風俗绘画可以表现自身的客观生活场面。

三、宋室南渡——盘车形态与内涵在风俗画中的审美演变

“靖康之变”后,南宋定都临安,国家经济中心南移,画家文人纷至沓来。相比北宋风俗画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图景,南宋绘画呈现了不同的面貌,凄清萧索的画面日益增加,逐渐冷清,表现出画家们对山河破碎、偏安一隅的悲戚与愤恨。由于南宋地理位置的变化,盘车的用途和形态也发生了转变。因而,南宋时期风俗画家笔下的《盘车图》也蕴含了不同的时代特色与审美内涵。

(一)从《闸口盘车图》到《溪山行旅图页》看盘车的异同

《闸口盘车图》和《溪山行旅图页》是存世的关于盘车的卷轴画作品,关于这两幅作品的考据在学者余辉的文章中已有描述。笔者希望以这两幅作品为例,从画面场景表现和盘车形态方面进行对比,探究这两幅作品中蕴含的审美意涵。

1.画面场景表现

《闸口盘车图》藏于上海博物馆,据专家考证,是五代宋初的卫贤所作,该图上的鉴赏印“政和”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徽宗时期。该幅作品表现的是北宋初年的磨面作坊,该图左下方表现的三辆盘车环绕山坡前进,桥上的盘车紧跟其后,前后各一名车夫押车,图右下方有独轮车和太平车。以图中百姓的衣着可以推测出该图所表现的可能是初夏农忙时节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风俗场面和生活图景。

《溪山行旅图页》藏于上海博物馆,也称《盘车图》,该图被认为是南宋画院待诏朱锐之作。该作品表现的冬日雪天,在凄清萧索的野外,白雪皑皑,枯枝乱石。图中描绘的盘车有两辆,一辆置于图的左侧,于斜坡之上,车后有车夫推赶,图的正下方由三牛拉车,车轮底压入雪地,车前有一车夫引路,后有一人坐骑毛驴前行。该图与《闸口盘车图》表现出的喜悦劳作气氛形成鲜明对比。

2.盘车的结构形态

《闸口盘车图》中可见的盘车形态各异,主要用于运输的盘车由木制而成。主体以四面木板围成,盘车顶上以卷篷作为覆盖,呈拱形,车顶以绳索为系带,将圆形盘状物和四角方桌倒扣与卷篷之上。车后方的下角收纳三卷呈圆柱状的木制品。

《溪山行旅图页》中的盘车在结构上大体沿用北宋盘车的形态,与《闸口盘车图》的盘车相比,车顶和车下角都没有再收纳物品,车的地板似有拓宽,车身后方可以放置竹筐,正下方的盘车后方则有家犬。从斜坡上的盘车可以看出盘车车顶为前宽后窄的拱形卷蓬。

(二)盘车所寄寓的时代特色与审美意涵

盘车之所以作为题材进入宋画,与北宋的城镇商品经济息息相关。北宋以东京为中心,汴河成为北宋物资运输的主要枢纽,货物往来离不开盘车作为运输工具。

汴河作为北宋经济的生命线,也存在许多社会问题。汴河的水源来自黄河,由汴口引入河道,黄河水患历来已久,黄河上游会带来大量泥沙淤积,尤其在冬季,黄河会带来大量冰凌。“每岁自春及冬,常于河口均调水势,止深六尺,以通行重载为准”。于是,对于汴口的治理成为北宋王朝治理河运的难题,甚至成立汴河堤岸司治理汴河。北宋初年,汴河漕运农历十月封口,次年二月放水,“楚泗至京千里,旧定八十日一运,一岁三运”。因此,冬季的物资运输,只能依靠陆运,盘车成为北宋冬季运输的主要方式。

北宋时期盘车作为创作题材被引入风俗画中,体现了画家立足于现实生活,着力表现百姓安居乐业,展现盛世清明的北宋社会实况。以极为写实的手法描绘盘车形态,再现了北宋欣欣向荣的商业活动和货物往来、熙熙壤壤的情景,描绘出“八方辐辏,万国咸通”的水陆大都会——东京城。从现存的几幅北宋《盘车图》来看,图中的盘车极为真实地还原了宋代制作工艺的高超水平。同时,画中的一辆辆盘车都蕴含了风俗画家心中对世俗生活的喜乐愿景,是画家们对现实生活的由衷体悟与情怀。

宋室南渡后,临安成了南宋的经济中心,据《武林旧事》等书记载:“南宋时的临安商业有440行,各种交易甚盛,万物所聚,应有尽有。”临安的东南方向是钱塘江,西北是大运河,城区里主要有茅山、盐桥、市河、清湖四条河流,加上相应的支流,形成了一个密集的水网系统。对于商业货物的运输也从盘车陆运改为漕运,盘车对于运输的作用也日趋减小。

北宋自苏轼提出“士人画”,愈来愈多的画家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在绘画中寄托自己的审美情感。到了南宋,文人墨戏更盛,写意盛行,这一时期的绘画创作更多地融入了画家内心的感怀。南宋时期的《盘车图》在绘画技法上也更趋于写意简约,对于情感氛围的渲染也更胜北宋时期。南宋时期的《盘车图》,对于盘车的刻画虽然继续保留了北宋的写实风格,但局部结构出现了变化,画面题材从描绘热闹的商旅往来逐渐转变成人迹寥寥的乡间野外,茅屋村店也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寒意冷清的自然景观。这些变化或许与“靖康之变”带来的愤恨之情有关,体现了这一时期画家内心深处对偏安一隅的感慨与不平和对北宋故土的思念。在用笔用墨上,也更加洒脱飘逸,布景造势上也颇见逸趣。《盘车图》的表现也从工致柔腻、气象恢弘向逸笔洒脱、空淡萧索的风格演变,其本质是画家心中审美心境的变化。

四、结语

盘车作为一种绘画题材在宋代风俗画中其实并不少见,我们从其兴起到普及的过程,可以管窥宋代城镇商品经济和市民生活的嬗变和画家创作语言的转变。宋代风俗画家将市民阶层的世俗生活展现于绘画之中,体现了古代文人阶层立足于现实生活的审美自觉和情怀。从北宋到南宋,《盘车图》创作方式的差异,体现了风俗画家对于自身所处的不同社会时局、不同地域环境和不同生活境遇的回应和主体性创造。对于盘车在宋画中的研究,其现实意义远不止于梳理研究盘车形态的差异,而是透过画家应物象形的创作心态,了解差异背后文人审美意识与社会存在之间的互动,以及生发出来的人文情怀的审美演变。

参考文献:

[1]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45.

[2]王国平.西湖文献集成·附册·海外西湖史料专辑[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10):679.

[3]朱景玄,于安澜.唐朝名画录·妙品上[M].画品丛书.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82.

[4][汉]司马相如.子虚赋[M].任继愈.中华传世文选·昭明文选.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6):22.

[5]程国政编注.中国古代建筑文献集要·先秦·五代[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3(5):17.

[6][汉]刘安著,许慎注,陈广忠校点.国学典藏·淮南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11):382.

[7] [明]宋应星著,胡志泉注.天工开物[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公司,2016(11):131.

[8][宋]孟元老,吴自牧著.王旭光校注.东京梦华录[M].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9(1):22.

[9][宋]孟元老,吴自牧著.王旭光校注.东京梦华录[M].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9(1):10.

[10][宋]米芾.画史·唐画[M],汉语大词典普及本.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8):1373.

[11]余辉.宋代盘车题材研究[J].艺苑.1993(3).

[12]王文学主编.中国古代商业文化[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2.(4):94.

[13]唐宋运河考察队编.运河访古[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10):330.

[14][元]脱脱,等.宋史·汴河上[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5][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开宝五年七月甲申[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作者简介:郑少奇(1995-),男,汉族,福建省漳州市,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古代绘画史。

猜你喜欢
审美
阐述西方音乐剧与中国戏曲审美特征的异同性
论风骨与崇高
论少儿美术培训对审美的作用及影响
“民族唱法”的表现形态美
“诗意地栖居”与“看上去很美”
《闲情偶寄》中的中国女性之美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