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雷州历史文化渊源流长,在华夏五千年的文明长河中,在祖国大陆的最南端——雷州半岛,依然屹立着一个有别于中原文化的雷神像——石狗。雷州石狗堪称世界一绝,石狗文化是中华民俗文化的精华,素有“南方兵马俑”之称。
【关键词】雷州石狗的诞生;雷州石狗的雕刻演变;雷州吃狗习俗
【中图分类号】J305 【文献标识码】A
一、雷州石狗的诞生富有传奇般的色彩
现存的雷州石狗数量上虽然没有陕西兵马俑之多,目前被发现的只有四五百只,但是,据文物专家考证,雷州石狗产生于远古时代,比西安兵马俑还要早,那雷州石狗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呢?
根据史书记载,在远古时代,当时雷州半岛聚集有“黎族、瑶族、狸族、獞族、壮族”等少数名族,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十分落后,人们对自然界产生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出现的各种怪异现象无法解释,他们只能把这些诡异的现象寄托在百物中以求得心灵的安慰,这样图腾的崇拜就在人类原始部落中产生。图腾就是记载神的灵魂载体,是古代原始部落迷信某种自然或有血缘关系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等,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象征。而位于雷州半岛的百越各少数民族都有各自的民族图腾崇拜,随着历史的发展与各少数民族的多次融合,雷州半岛的共同图腾——石狗,终于在隋唐时期随着陈文玉神话般的诞生而最终确定下来,而陈文玉也成为雷州半岛的雷祖。
在唐朝时,雷祖陈文玉,历史记载说他的父亲陈洪公,在家里面养了一只九耳犬,陈洪公每次打猎都会带上这只九耳犬。每次出门打猎前,九耳犬都会动动自己的耳朵,而陈洪公也会看那只九耳犬耳朵动的数目,如果打猎当天九耳犬的耳朵动了一只的话,那他当天进山打猎的话就会收获一只猎物。有一天,据说是农历九月初一,那只九耳犬的耳朵都动了,陈洪公非常高兴,他就邀请伙伴们进山打猎。他们找啊找啊,找了大半天,一只猎物也没有打到,甚至连猎物的影子都没有看到,就在这时,陈洪公他们发现九耳犬在树林里面挖土地,他们看到九耳犬在地上挖到一个石卵(也有传说是石蛋),陈洪公就把石卵抱回家里。第二天,农历九月初二,天空狂风暴雨、闪电雷鸣,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那个石卵被闪电劈开,从石卵里面跳出一个英俊的小男孩。这个小男孩天赋过人,出生时在他的手掌里面就发现两掌有文,左曰雷、右曰州。后来陈氏将男子和石卵一起禀告当地知府,当地知府将卵壳收进仓库,小男孩则交给陈氏养育,取名陈文玉。之后,九耳犬则日夜守护着陈文玉长大,凡见陌生、它就狂呼驱赶。“尝闻不凡之人、不凡其生、胡足奇也、然不凡其生而能垂万古者、正足奇矣。”
雷祖陈文玉诞生的神奇美丽的传说,既是雷州先民崇拜雷神,把狗作为图腾的信仰,也是时代造就伟人的不同凡响的传说。
就这样,雷州石狗在雷州半岛社会历史与自然条件下,受多民族民俗文化的融合中而产生,带有浓重的民间民俗信仰色彩,它以图腾崇拜、雷神、雷祖信仰为文化底蕴,受楚汉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风水堪舆术的深刻影响,有呈祥灵物、“守护神”“司仪神”等称呼。
二、雷州石狗的雕刻演变
2007年起,雷州文化保护协会发布了一则收集民间石狗的消息,将散落在民间的石狗统一收集在湛江市雷州博物馆。现在,雷州市博物馆展览厅里有从雷州半岛各地收集回来的石狗约有四、五百只,从它们身上的雕刻艺术可以映射到它们存活的年代。
如果单纯从艺术层面来区分,雷州石狗可以分为原始化、具象化、抽象化等类型,其面部雕刻从简单粗犷到雍容华贵的发展,从凶神恶煞到笑脸迎人,从站立警惕到坐像斯文的形态,从高瘦的形象到符合时代变迁的丰满和近现代宠物拟人化的变迁,无一不是雷州半岛人民千年的缩影。
雷州博物馆里的石狗根据文物考证专家和画家推测,暂时主要有战国时期、汉代、明清以后等朝代的石狗雕像。
(一)战国时期的雷州石狗
现存在雷州市博物馆的战国时期的雷州石狗数量很少,仅有一只。雷州石狗的造型千姿百态,但这尊从覃斗地区收集回来的石狗造型单一,但是雕刻技艺高超,它仅用一块石头做材料把整体形象雕刻出来,一横当做嘴巴,只有长的鼻子和眼睛,像飞机一样,特别简单。不过,这只石狗在工艺上属于抽象型石狗,可以给欣赏者无限丰富的想象力。
(二)汉代时期的雷州石狗
雷州半岛地处祖国最南端,中间有岭南五座大山与中原相隔,这里的雷州古时被中原人称为蛮荒之地,中间复杂的地势也把中原文化阻隔在外。在覃斗地区,汉代时,西汉路博德将军平定越族落地居雷,也把当时文明的汉文化带到雷州半岛,我们从这里的石狗纹饰可以看出来。
汉代时期的石狗雕刻很古朴也很简单,一块石头稍微雕刻一下,就成为一个充满灵气的石狗造型,跟战国时期的雷州石狗雕刻差不多,最特别的地方是这时候的石狗身上都雕刻有“敢当”,石敢当是当时汉代的文化,是中国旧时宅院外或街巷口建筑的小石碑。因碑上刻“石敢当”字样故名,是古代民间驱邪、镇妖的方法之一。不过,从“石敢当”的书写文字看来,有些专家又对这时期雷州石狗的存活年代持有怀疑态度,我们期待发现更多的实物来进一步进行考证!
(三)明清以后的雷州石狗
石狗身上刻着时代的影子,这是民间艺人观察生活后的的结果,大多数的民間艺人都是来自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明代以后,中原文化和闽南文化南传,雷州的本土文化有了很大的变化,南北文化的相互融合,民间艺术——“雷州石狗”的形象也逐渐开始变化。雷州石狗开始融入狮子的特征,石狗的头部也变成了大头大脸的形象,但是腿部的标志符号云雷纹一直被保留传承下来,这个云雷纹符号是告诉人们,虽然石狗和狮子的头部形象造型都是环形,但是由于云雷纹的存在就意味着该雕像是石狗而不是狮子,在雷州出土的铜鼓也有云雷纹,就证明了古代雷州先民对雷神的崇拜。
清代的老百姓是扎辫子的,民间艺人也会把辫子纹饰雕刻在石狗身上,这是清代石狗的一种特色,其雕工精细、注重形美、纹饰清秀、石狗造型纹饰也比较精美,这种“扎辫子”的石狗有点像“四灵”中凤凰的尾巴,给人带来吉祥之感。
雷州博物馆展览的石狗雕像除了具有明显的朝代特色的石狗外,这里还有林林总总的形象,它们的历史朝代暂时不详,但是它们的外表形象却是活灵活现的。比如有些石狗的雕像很像青蛙,那就寓意着当地的农民渴望农田能够迎来大丰收;比如有些石狗的额头特别饱满,像老人,那雕刻石狗的人则希望供奉的老人可以健康长寿;比如有些石狗脚踩小蛇,在古代传说中蛇跟龙是有关系的,是风雨之神,可以管控风雨,雷州半岛比较干旱,在干旱的季节老百姓会把这样带有寓意的石狗抬出来求雨。据当地的老百姓反映,一般老百姓举行求雨活动后,当天晚上或者过两天都会如愿。
雷州石狗于2008年被当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老艺人吴其林则成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之一。那这些活灵活现的雷州石狗就是通过这些艺人的高超技术不断蜕变。吴其林老前辈是这么说的:雕刻一只石狗一般需要八至十天,大的需要一个月左右,小的则需要三四天。最大的一般有一米三四,比较粗的则有1米七,这些石狗都是供奉在门口的,最小的只有一只手这么大,成为了现代有明的工艺品。那我们又是怎么去评价这些石狗雕刻艺术水平的高低了,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其林是这么评价的:要看石狗的造型是否优美,表情和形态是否逼真,比例是否合适,纹饰是否丰富。或许这就是为什么雷州石狗闻名天下的原因,雷州石狗灌注了本民族的图腾与信仰因素,雷州石狗雕刻注满了社会生活的气息!
三、雷州吃狗习俗
雷州是沿海城市,在远古时代地处祖国大陆最南端,生产力落后,当地的老百姓生活艰苦,刚开始由于对民族图腾的崇拜,在村子里是不准杀狗的,怕狗血玷污了村中的灵气,杀狗吃狗都在野外。但是,据说由于苏轼被贬到海南路路过雷州带来了中原吃狗的文化,并融入到了当地文化,给当地的老百姓更新了观念,把狗当做美食,这样就出现了家家户户吃狗肉的习俗。雷州白切狗非常出名,雷州是海滨城市,主要的餐桌食物来源都是海上的鱼类,鱼类天性偏寒,肉食当中的鸡、鸭、鹅中的鹅,有些湛江人又认为是“有毒的”,他们在平常生活中比较少吃甚至不吃,只会在清明时节做特殊的用途。这样,湛江老百姓的餐桌的肉食选择范围就会变窄,而当地老百姓认为吃狗有滋补、祛湿、祛病的作用。根据李时珍《本草纲目、狗》的记载:狗味咸、酸、性温无毒,可以安五脏、补绝伤、轻身益气。宜养肾、补胃氣、壮阳、暖腰膝、益气力等功效。狗肉的这些功效弥补了海边饮食的偏颇,或许这就是为什么雷州半岛的人们既出现了崇拜石狗又喜欢吃狗肉的习俗!
雷州石狗拥有悠久的历史,一尊尊的石狗似乎在向每一位的欣赏者诉说着当年的人和当年的事,时光流逝,无论是制作石狗的工艺还是传承美好的寓意,希望雷州石狗这个“人间兵马俑”能够继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林涛.雷州石狗文化[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62-64.
[2]谭海清.雷州半岛的石狗文化[J].小康,2016(19):88-89.
[3]陈波.雷州半岛的石狗雕刻艺术[J].装饰,2007(8):82-84.
[4]实地考察雷州市博物馆.
作者简介:黄英花(1984-),女,汉族,广东清远人,本科,清远市职业技术学校,研究方向:旅游服务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