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炯瑜
【摘要】明确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上如何做到培养学生的四个核心素养,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根据不同的素养目标,不同的文本题材变换不同的教学风格,从而形成差异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 核心素养 教学风格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4-0030-02
语文到底学什么?“语文”就是指“语言和文字”,“语文”学的就是语言和文字的表达与运用。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人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个人具有很强的语文素养。《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个素养中的核心就是我们所说的“语文的核心素养”。
什么是“语文的核心素养”?语文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了“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总共四个方面。
什么是“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指教学活动的特色,是教师的教育思想、个性特点、教育技巧在教育过程中独特的、和谐的结合和经常性的表现。”
那么“语文的核心素养”和“教学风格”会有什么交集?两者如何很好的统一?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关键是课堂教学,而教师不同的教学风格又影响着课堂核心素养培养的不同效果,因此也就形成了语文核心素养下教学风格的差异教学。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實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这个概念说起来有些抽象,不够具体通俗。什么是“语言的建构”?就是先积累语言,然后用这些积累去建造语言的房子,就是“盖房子”,房子盖好以后就可以住了,那就是“语言的运用”。小学先是识字、认字、背诵诗文,初中就要达到更多的文字、诗文的积累,建更大更好的房子,这样这所房子才能住更多的人,让住的人更舒适。
例如学生在学习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的时候,第一步我先让他们把课文熟读成诵,背下这篇课文,积累里面的名句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学生积累以后就可以在论证“安贫乐道”的观点时可以引用。第二步我让他们记下课下的实词注释,然后根据注释疏通文意,如让学生解释“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让学生抓住关键字“名”来解释这句,“名”的意思就是“出名,有名”,那么句子就可以翻译成“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这步的过程就体现了“语言的建构”,所以“建构”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自主的、内在的、全面的对语言的理解的过程。而“运用”呢?学生以后在学习其他文言文就知道“名”是“出名,有名”,作一个知识的迁移了。
这样的一个过程,特别需要“技巧型”的教师来引导与引领。这种教学风格的教师精于教学的技巧,会针对不同题材,不同的教学重点运用不同的教学技巧,信手拈来。如七上《论语》中我们学过“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中的“斯”就是“代词,这,指河水”,那么“技巧型”的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新旧融会贯通的方法来理解“斯是陋室”的“斯”了,恰巧也是“这”的意思,如果意思不一样,教师又可以很聪明地引导学生进行一个一词多义的积累,以便以后的运用。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什么是“思维”? “思维最初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它是以语言为物质外壳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就表现为,学生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方式,而教师的作用就是如何引导,使学生的各项思维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与提升。这样的课堂就要我们变身为一个“理智型”的教师,为什么呢?因为“理智型”的教师讲课深入浅出,条理清楚,对问题的引导像剥洋葱一样层层剥开,一环紧扣一环。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发现文本中的“珍奇”,找到难点,然后找一个简单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课堂上就会产生师生之间思维碰撞的火花。
例如我在教授七下外国诗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我自己要有很严密的逻辑思维来组织这次的引导。我让学生思考:如何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先分析“为什么这段日子令人怀恋?”这个时候我用反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假如这段日子你不镇静,很悲伤,很心急,现在回想起来你还会觉得让人怀恋吗?”学生答:“不会。”教师问:“为什么?”学生答:“因为那时你悲观了,被困难打败了,现在回想起来可能更多的是后悔,或是遗憾,甚至想都不敢再去想”这样一个过程就是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过程,告诉学生思考问题我们可以从反向来思考,就能从正面得到结论:“你会怀念那些你或奋斗、挣扎、苦痛、煎熬、日子,因为有了那些日子的坚持成就了更好的你!所以那些日子令人怀恋。”这里学生学习的方法是先思考“怀恋”的本义?再理解它在文中的含义?然后: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理解“为什么这个怀恋会是亲切的?”思考“亲切”的本义?再理解它在文中的含义?因此,在引导学生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句话时,我变身为一个“理智型”的老师,用严密的逻辑思维来层层深入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这个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与提升。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构建起来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与审美品位,以及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的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什么是“审美”?“审美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而语文课堂就是教会学生审课文中的“美”,这个“美”就是我们常说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在小学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一篇篇课文中,引导学生体会文中人物的“外在美”“内在美”“行为美”“精神美”,探索“世界美”,观察“事物美”。
这样的课堂需要一位什么样风格的老师呢?首选当然是“情感型”的教師了。这种教学风格表现为教师讲课情感十分充沛,情绪十分饱满,擅长讲故事、煽情,善于声情并茂地朗读,在课堂上把学生带入作品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产生共鸣。
例如七下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关于作者的情感我就引导学生结合写作背景知人论世,那就是作者的弟弟罹患癌症,我先感情充沛地念一段作者写的《哭小弟》“小弟去了……我长小弟三岁……一个胖胖的、可爱的小弟弟,跟在我身后。他虽然小,可是在玩耍时,他常常当老师,照顾着小朋友,让大家坐好,他站着上课,那神色真是庄严……他站在山泉边,捧着一个大盆的样子,至今还十分清晰地在我眼前。”这时,我发现学生已经被我低沉的语调,悲伤的情感带入作者深深的哀伤之中,在这样的情境中,我抓住机会问“生死的疑惑”“疾病的痛楚”是什么?学生很快就能说出“为什么人要死?”“为什么是我弟弟?”这样学生就能自然而然理解作者由花的生命力触动了自己对生命的思考,再结合第8段,将眼前的紫藤萝和十多年前的紫藤萝对比,理解花开花谢就如人的命运浮沉,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变身为一个“情感型”的老师,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了作者的“情感美”,文中蕴含的关于生命的“哲理美”。切切实实做到了在课堂上有了审美的鉴赏与创造,学生在这样“审美”的过程中,学会了鉴赏,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断渗透与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就学会了创造。
四、文化理解与传承:
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信态度。”
什么是“文化”? “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初中语文主要就是在课堂上渗透学生对文学、艺术、科学等文化的理解。
这样博大精深的课堂需要一个“自然型”教师,这种风格的教师讲课亲切自然,朴实无华,踏踏实实,没有太多雕饰的痕迹,娓娓道来,引导学生细细品读,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例如在教授七下《驿路梨花》,如何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理解它并传承它,首先教师要充分备好课,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而良好的民风、民俗就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课堂上我发挥“自然型”老师的特点,先给学生讲一个故事:有一个人,他在云南一带生活了一段时间,那里的人们十分热情地接待了他,他在文中这样写道:“我在他们竹楼里做过客,养过病,也曾和他们一起跋涉远行,钻老林,爬大山,睡过无人的山间小茅屋,……”学生这个时候就会被我的娓娓道来带入这个很美的情境,并不禁产生疑问:这是个什么地方?这个地方的人们怎么都这么热心呢?然后这个引导就已经成功了一半,接下来再让学生在略读中,慢慢地领会中华文化中的美德,即雷锋精神。教师再进一步引导,是一个人有这种精神吗?不是!是一群人,一整个地区的人,因为那里有良好的民风,那里就是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那里有着乐于助人、淳朴的民风,作者正是借此歌颂了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貌。在这样“自然型”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学生就能很好地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传承下去。
语文的核心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培养出来的,需要语文教师在不同题材的课文,不同课堂素养目标,不同教学风格之间灵活、机智地切换模式,充分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运用不同的教学风格,十年如一日地在每一节语文课堂上用心地耕耘这片核心素养的小田地,这样他日一定能开出灿烂、绚丽的花朵。我们的学生也就能成为一个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的人!成为一个有很强语文素养的人!
参考文献:
[1]2011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2]刘灵芝《课堂上如何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3]宗璞《哭小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