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独立学院党组织引领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2020-07-04 02:12邓楠
山东青年 2020年5期
关键词:独立学院思政教育模式

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使命。基层党建引领大学生思政教育,是高校党组织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一种基本方式。独立学院是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独立学院黨组织引领大学生思政教育,必须发挥党委、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始终要把“立德树人”摆在首位,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创新党建引领的教育理念与工作方式,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履职能力;必须协同创新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形成大学生思政教育多元化的工作模式。

关键词:独立学院;党组织;思政教育;模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还明确指出,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独立学院是我国改革开放时代的产物,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政教育关乎大学的情怀与雄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创新独立学院党组织引领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摸索出行之有效的路子,积累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从而增强独立学院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与时效性。这是摆在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 独立学院党组织建设与思政教育面临困境

党的十九大指出: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因此,我国高校不管是公办还是民办都是党办,创新研究新时代广东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引领思政教育协同创新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独立学院基层党建工作机遇与困境并存

1、立学院基层党建工作机遇。独立学院的党组织隶属于与母体高校的党委,在其直接领导下开展党建工作,与普通民办高校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1]首先,申办独立学院的母体高校都具有多年本科及其以上层次的学历教育经验,拥有专业的教师党员党务工作队伍,教师党员党务工作经验丰富,能够保证党建工作有序开展,保证党务工作的质量。其次,独立学院党组织基本“克隆”母体高校的党组织体系,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党组织机构,比如独立学院院系党支部,党建组织部、党建宣传部等。再次,母体高校直接领导独立学院党建工作,能够保质保量、循序渐进地完成党务工作。

2、独立学院基层党建工作困境。独立学院开展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这源于“尴尬”的党组织地位。独立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校)长负责制,因此,懂事会在学院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这就容易出现行政组织代替党组织的突出问题,使独立学院党组织处于尴尬的地位,党组织的真正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另外,有部分院校对党建工作敷衍了事,走形式,这严重影响了高等院校党建工作的有序开展。[2]

(二)独立学院思政教育面临困境与挑战

新时代、新征程、新要求。近两年通过对广东民办高校与独立学院思政教育研讨会的论文数据分析[3],发现当前广州地区独立学院思政课教育普遍面临的一些困境与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知上出现误区。我国高等教育由公办大学、民办大学和独立学院构成。独立学院每年学生招生计划纳入国家统一计划,与公办大学一样,学历得到国家承认。区别是办学主体不同,就是说出资办学的主体不同,学历上的本科(学士)都得到国家认可,没有什么区别。如果说有区别,只是办学历史长与短的区别,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区别。但在现实中,无论是社会、学校、家长、还是学生,总认为独立学院天生低人一等,独立学院思政教育不能与公办高校相提并论,独立学院思政教育往往被弱化、虚化、边缘化,这些看法或认知是一个误区。

2、思政课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无论是公办高校还是独立学院,都要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采取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不能搞千篇一律。而在独立学院思政课教学中,在教育方式方法上强调共性多一些,关注个性少一点,一样教材,一样教法,照本宣科,千篇一律,造成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吃不了”,这样对基础好的学生和基础差的学生二者都有意见。这种教育方式上的一刀切,导致学生学习无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动力不足,这是独立学院思政教育教学中面临的普遍性问题。

3、思政教育面临社会环境的挑战。互联网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给意识形态工作带来新考验,同样给思政教育带了新的挑战。网络化生活成为常态,网络舆论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格局的形成,这些都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冲击。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浮躁的情绪,由该情绪所致,则便是难以沉下心来安心学习。这是新时代独立学院思政教育中面临的又一困境。

二、独立学院党组织引领思政教育创新模式

在文化多元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存在、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协同创新研究新时代独立学院党组织引领思政教育的有效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党组织引领思政教育关乎“育人”。

一所大学的情怀与雄心,自然体现在“育人”上。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2日在北大的讲话中强调“高校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才能办好,才能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4]新时代的高校除了培养大学生能力、扎实学科知识外,更要培育大学生政治坚定、品德优良、作风过硬基本素质。2019年1月5日-19日由广东省委宣传部、省委党校、教育厅联合举办的68、69期全省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如期进行。“研修班”十多年来常态化的举行,广东省委向各界传递了思政教育关乎大学人才培养的理念,同时释放了高校思政教育常抓不懈的信号。

(二)党组织引领思政教育需协同创新。

思政教育协同创新是指思政教育要总结经验,重视协同推进,多方合作,共同努力,达到目的。一是强调团队意识培育,整体意识和协同教育意识,形成合力,协同推进;二是学校党委直接领导,宣传部牵头,成立思政教育协同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党群工作部门、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参加,部门之间加强沟通与联系,培育协同教育意识,避免各搞一套;三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创立“三全”育人的具体的规章制度,形成共识和协同育人的机制。四是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思政教育主渠道的作用,思政理论课教师应担当思政教育协同创新的重要责任,成为思政教育协同创新的主要实践者、推动者。

(三)思政教育须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

独立学院党委一定要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必须牢牢把握正确办学方向。独立学院要把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思政工作常抓不懈,实行党政齐抓共管,比如高校的新学期思政“第一课”由学校书记、校长来做报告,既帮思政教师上好第一堂课,也向学生传递出学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学校党委同时要注重思政教育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构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政教育大格局。

(四) 实行“三贴近”与“导师制”开展思政教育。

1、坚持“三贴近”与重视正面舆论引导。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引领思政教育一定要坚持“三贴近”原则,绝不能空对空,有形式没内容,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在坚持“三贴近”原则的同时,基层党组织要传递正能量,重视正面舆论引导人、教育人、鼓舞人。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要充分运用新媒体等网络工具广泛传播中国先进文化,通过正面舆论引导,传播先进文化和大学生中的优秀学生和先进事迹,达到鼓舞人、影响人、发挥文化引领和正面舆论引导人的教育作用。

2、创新“导师制”实行“精准”化教育和管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重要思想,用于独立学院思政教育很贴切。基层党组织针对学生思想实际现状,要做好“五个”精准,即“教育对象要精准,教育内容要精准,教育方法要精准,教育目的要精准,教育效果要精准”。创新“导师制”[5]这是符合“精准”化教育和管理模式的有效方法之一。为了实施“精准”化教育和管理,一是在导师选派上要启用思政课专业教师或专业学生工作辅导员,因为专业老师在专业领域熟悉,专业发展方向明确,这是培养教育学生的独特优势;二是教育和管理精准,每位导师负责一个自然班,一轮为4年,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变动,导师从学生进校开始,掌握不同学生的性格、心理特点、学习成绩、活动能力、家庭背景、经济状况等基本要素,做到心中有数,精准了解,精准引导,精准培育。

(五)全面培养骨干教师打造品牌性思政课。

1、全面系统培育骨干教师。一位思政課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为了培育思政教育骨干教师,从2004年起广东省委宣传部、省委党校、教育厅坚持每年联合举办两届为期15天的全省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十几年来为广东高校培育了大批思政课骨干教师。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一个老师,如果只知道“授业”“解惑”而不“传道”,就不能说这个老师完全称职——充其量只能是“经师”“句读之师”,而非“人师”。[6]

2、全力打造品牌性思政课。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渠道。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教学载体,思政课无疑关乎青年学生能否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能否为成长成才打下科学思想基础。思政教育事关高校人才的培养,培养什么人,是思政教育的首要问题。独立学院思政课培养学生一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只有这样,独立学院思政课才能让学生有认同感、获得感。

3、强化实践能力让学生参与发声。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老师和学生都要共同参与社会实践之中。比如把“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课作业改为课程小论文,增强大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和实际写作能力,让学生边学边实践,让学生发声,既锻炼培养了学生,又检验老师的教学效果;利用暑假时间比较长的特点,安排学生作社会实践调查,并在调查的基础上写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强化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育,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协同推进,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发声,让学生受益。

总之,高校党组织引领大学生思政教育,是一所大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情怀与雄心的根本保证。独立学院党组织引领思政教育应面对新时代,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探讨思政教育协同创新有效途径,高度重视思政教育多方同向发力、齐抓共管的协同创新教育理念。这样,思政教育将会在独立学院“活起来”,甚至“火起来”。

[参考文献]

[1]岳雪侠. 习近平党建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2]刘静. 微时代语境下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路径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3.

[3][1]邓奎伟.广东省第一届民办高校与独立学院思想政治课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广州:广东培正学院,2017.

[4]曾繁华.思政教育关乎大学的情怀与雄心[EB/OL].中国青年网,2018-05-07/2019-01-16.

[5]张旭敏,张多来.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7(3):143-145.

[6] 习近平.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J].人民教育,2014(19):03-04.

[基金项目]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天河学院创新强校工程项目《广东民办高校思政教育协同创新研究》(主持人:邓楠,项目编号:2019KY001)。

(作者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大学天河学院,广州 广东 510540)

猜你喜欢
独立学院思政教育模式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