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课不停学”,危机应对中的校长领导力
——“危机时期的校长领导力”网络主题研修侧记

2020-07-04 02:05郑瑞芳赵建军卞盈欢
开放学习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停课不停学家长疫情

郑瑞芳 朱 郁 刘 芳 赵建军 卞盈欢

(1.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北京 100097;2.北京海淀区培星小学,北京 100091;3.中国农业科学院附属小学,北京 100081;4.中国农业大学附属小学,北京 100193)

疫情袭来,如何把握教育契机?

郑瑞芳

疫情时期的教育实践是考验校长对事物发展动态的预判能力、顺势而为的决策能力、周密细致的谋划能力以及团队工作凝聚能力的重要契机。校长首先对事态形势应有敏锐准确的预判能力。在事态潜伏时期敏锐地发现潜在危机,提前思考制定预案,为开展后续工作提供充足时间准备。其次,校长应有审时度势的决策能力。校长躬身力行,把握节奏,在准确领会上级精神的同时,科学决策,开展创新性工作。第三,校长应有教育家必备的把控教学主场的能力。疫情时期学校应秉承“以学定教”的理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抓住教育契机,把权力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制定个性化方案,能够“一事一得”,培养学生自主规划及时间管理能力。

在全国人民应战新冠肺炎突袭之时,落实疫情时期“停课不停学”任务对学校教育来说是一次大考。一方面,疫情给正常的学校教育造成巨大困难,师生处于居家教学与学习状态。另一方面,作为教育领导者应该看到,这样一个疫情时期也是检验学校社会信誉、探索学校教育创新、增强办学能力的难得契机。因此,我们唯有全员投入、全力应对,化不利为有利,把挑战当课题,才能打赢学校教育的抗“疫”狙击战。

一、精准预测——校长的预判与规划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人大附小”)拥有六个校区,地跨京冀,师生7 000多名。面对突发事件,校长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大局意识,对形势作出准确预判。不等待,早准备,启动快,依靠敏捷的行动力,主动应对,让疫情时期的学校教育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2020年1月24日大年三十,我与教学副校长商议,疫情日益严重,很可能会推迟开学,教学研究中心应制定预案。随即通过会议决定,参照2003年非典经验,学校各部门制定出详尽的延期开学方案,规划学生未来一个月的居家生活学习,提供全面的保障安排。

二、审时度势——校长的教育统筹能力

在教育部发布了“停课不停学”的通知后,各校高度重视,积极准备。面对眼花缭乱的各种网课,五花八门的延期开学方案,引发了我新的思考。学校制定的方案无论如何精细,都是从学校教学的角度出发,并未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人大附小经过多年探索创建的“七彩教育课程”,倡导教师“一课一得”,意在回应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助力学生多元成长。疫情时期,我希望学生们能够做到“一事一得”。我们更应该注重学生们的成长需求,培养学生的自我规划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2月4日以“笑长妈妈”(学生对校长的亲切称呼)名义邀请学生们做一次项目策划主席,“我的方案我做主”,请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允许学生们设计自己的个性化成长活动。尊重学情,以学定教,从而给学生定制出“好吃又爱吃的营养餐”。

在广泛征求学生、家长及教师的意见后,学校制定了符合不同年级学生特点的学习生活指导。“低年级学习单”规定得比较具体,进度明确;“中年级学习单”不再规定每天的学习进度,让学生自己把握;“高年级学习单”则只给出学习内容,具体学习形式和进度由学生自主规划。除了北京市教委、海淀区教委推荐的线上学习平台,学校和教师不再向学生推荐其他网络平台。这样既充分利用了区域内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又尊重了学生多元成长的需求,利于学生在疫情时期获得自主规划、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亲身体验,并从中发展其自身能力。

疫情时期,学校依旧紧紧围绕办学理念及育人目标,保持学校教育的一惯性与延续性。同时学校又要把握教育契机,制定符合学校育人特点及学生发展需要的延期开学方案,也要将学情调研与学情分析作为制定方案的依据。

三、靠前指挥——校长的行动力

疫情时期的居家学习拉开了师生与学校的空间距离。疫情的严峻形势容易让人产生焦虑情绪,关注师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需求显得尤为重要。

(一)开通“彩虹专线”发挥校长的影响力

疫情时期,对学生们进行适当心理疏导更重要。考虑到学校的孩子和校长的关系很密切,孩子们都称呼我为“笑长妈妈”,2020年2月17日,“笑长妈妈彩虹专线”正式开通,学生及家长如有困惑可以打电话或发信息,我将亲自接听和解答。截至3月4日,接听学生、家长电话7个,通话时长101分钟;收到微信120条,回复约8 178个字。学生们把自己的学习成果第一时间和我分享,心中的烦恼及问题第一时间向我求助,家长们的育儿问题也请我支招……同时,我还利用这个专线给过生日的教师送上祝福。非常时期的小小举措,联通了温暖教师及家庭的热线。

(二)发送七封书信传递校长的感召力

虽然不能与大家面对面的交流,但在适当的节点我为不同群体送出有情怀、有温度的书信,鼓舞大家的士气,调动积极性。2020年1月27日,发出了第一封信《给人大附小全体教职员工的温馨告知》,进行了全面的工作部署,让教师明确延期开学的工作重心。1月28日,第二封信《家校携手,众志成城——人大附小给家长朋友们的温馨告知》,告知家长学校的近期安排及后续思考,让家长安心。2月4日,第三封信《风雨过后见彩虹——“笑长妈妈”写给附小学生的心里话》,面向全体学生招募项目主席,征集学生自己的个性化居家学习生活方案。2月5日,第四封信《致人大附小全体党员的倡议书》,激发党员教师抗疫斗志。2月8日恰逢正月十五,第五封信《人大附小党支部致退休教师的慰问信》,拜年的同时表达了人大附小永远是退休教师的家,让老教师们暖心。2月22日,延期开学一周后,第六封信《致敬人大附小教师》向老师们送去校长的感谢与赞扬,增强了教师满满的信心。2月28日,第七封信《“笑长妈妈”给雄安学生的一封信》让远在雄安校区的学生们感受到校长的关心。

(三)官方公众号系列信息彰显校长的凝聚力

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为对外宣传窗口,非常时期更要传递学校声音,及时发布学校工作部署,每一篇官微报道都要把握不同看点和时机,宣示并传递正能量和积极导向。疫情时期借助这些现代媒体技术向每个学生、每位教师、每个家庭、每个校区包括整个社会,传递人大附小的做法。面对突发事件,校长面对不同群体,应该给目标、给鼓励、给方法,积极引导,激发团队战斗力。这些都成为疫情时期校长无形的领导力。回顾这些实践,虽然教与学方式变了,教学内容有增减,但学校的教育理念并未弱化,唯有彰显校长的教育创新能力,才能与学生、教师一起打赢抗疫狙击战!

危机中理解家国情怀,危机中探索创新机遇

朱郁

突然来袭的新冠肺炎疫情考验着每位校长和管理者的危机应变能力。就我自己而言,从匆忙上阵到冷静应对,从被动参与到主动探索,从完成工作到努力创新,经历了一个不断历练的过程。

针对“停课不停学”要求,培星小学结合校情因地制宜,立足知行课程,关注学生核心素质培养,利用建校70周年教育契机,融入学校红色历史教育。学校基于网络调研,针对不同年级设计线上、线下学习单;自制视频、设计程序,创新沟通方式;积极开展了团队共研。

一、吹响战“疫”集结号,带领学生感受危机背后的家国情怀

“抗击疫情”这本教科书如何去学习?我们带领班主任及全体学科教师,结合育人目标,以民族精神教育为切入点,搭建出“停课不停学”期间的德育课程框架。每周为学生推送学习资源,以家庭为教室,借助互联网以“云活动”“云课程”和“云班(队)会”等形式,让学生感受社会关怀,懂得责任担当,学会自主自律,有效落实疫情时期的学校育人目标。

(一)云端课堂,彰显特色——培养爱党爱国好少年

疫情发生后,习总书记亲自指挥,年过古稀的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及一批批逆行者奔向武汉,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守望相助,共克时艰。抗疫实践为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提供了鲜活丰富的素材。

我校徐雪利、李莹、曹艳燃、牛思佳和杨辰五位教师分别录制了五节线上“微队课”。以每天十分钟的微课堂帮助学生了解了白衣天使的非凡事迹,学习他们的榜样精神。同时,引导学生掌握日常科学防疫的正确方法,掌握居家学习的基本方法。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班主任开启了独具匠心的“云班(队)会”。教师、学生及家长线上全程参与。以四1中队的“心系祖国,战‘疫’有我”的“云队会”为例,在家委会的帮助下,韩老师带领小干部通过微信和视频会议讨论确定主题,完成五个环节的内容设计。“云队会”如约而至,规范的队仪式、热烈的小队讨论、辅导员的及时点拨、活动后的感悟思考。感悟环节,队员意识到人人都要为抗击疫情做力所能及的贡献,要更加爱党爱国。

(二)线上活动,全员参与——培养责任担当的好少年

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学校组织了“从小学雷锋,长大做先锋”主题教育活动,这在疫情期间更是别样的体验。学生们将活动内容延展至社会,他们有的用自己的零花钱为武汉捐款,有的为社区保安赠送慰问品,有的为街道值守人员送去暖宝,学生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当代雷锋精神、志愿者精神,体验了责任与担当。

(三)自主劳动,乐于分享——培养自强自立的好少年

延期开学为劳动教育提供了实践舞台,学校充分利用家庭课堂精心设计了低、中、高不同学段的家务劳动系列生活实践课程,每天一小时的生活课堂成为学生们体验生活、学习劳动的秀场。

学校将劳动教育与学科知识、育人特色、节日教育有机整合。例如:在植树节来临之际,号召各年级设计“劳动+环保”的课程内容。通过征求学生意见,低年级为植物种植,定期浇水,每日观察,记录并画出植物生长的样态等。中年级收集家中的废品,变废为宝。高年级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在家里实践分类回收、制作物品。教师们鼓励学生积极分享居家“劳动最美丽”的成果。一个个劳动小能手将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一个个小厨师做出了五花八门的美食,一个个环保小达人践行自己的环保理念。学生们在学习劳动本领的过程中收获了快乐,体会到父母家人的辛苦。家长在参与学生的劳动学习中变身为老师、助手,甚至“晒娃狂魔”。在群里互相围观当中,家长之间也能相互学习。

二、吹响战“疫”集结号,带领教师探索危机背后的创新机遇

疫情时期学校开展非现场教学也是一项新挑战,全体干部、教师一起深入研讨,并结合学校自身课程特色及育人理念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

(一)创建网络管理新机制

根据“停课不停学”工作需要,学校创新了工作管理模式。首先,由教务处牵头,建立了六个年级的延期开学工作群,便于教师们迅速高效地开展工作。第二步,网络调研,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条件,分别设计每周“线上”和“线下”两个版本的自修计划单。第三步,建立年级群、学科群,由组长牵头开展教学研讨,各学科领导负责把关设计自修学习单,保障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提供更多选择权。第四步,组建了以班级为单位的学习成果分享圈,在各班级分享圈中各学科教师又分别建立了学科分享主题。第五步,干部和所有科任教师都下沉到每个班级群和班级分享圈,及时解决家长和学生的疑问,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第六步,建立及时评价反馈制度,及时反馈、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每周记录学生成长,不断促进学习质量的提升。

(二)开启教学新模式

疫情来袭悄然改变了学校教学方式。学校积极引入“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理念,开启了全新教学模式。实践探索不仅帮助教师应对当前形势下的教学困局,更为今后学校教学方式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第一,借助市区各级教育平台及学校自身网络教育资源,学校搭建网络学习平台,通过平台不断向学生推送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的学习资源包,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成长环境。

第二,由教学干部牵头组建了覆盖所有学科的线上辅导教师团队。通过网络视频、微信群组、电话、短信等多种途径,随时解答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服务支持。

第三,依托班级群组积极创建学习成果分享圈,教师点评指导,鼓励学生主动分享学习成果,倡导同学间互动交流心得体会,为学生进步和持续学习加油。

(三)凸显实践育人新特色

培星小学“知行课程”实践研究开展多年,一直倡导实践育人。生活即教育,各学科教师从疫情、学生的学习生活入手,挖掘各门课程的育人价值,关注学生知识、能力的综合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体验、探究、设计、实践等方式,提升学生居家学习的效果。

各学科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并实施了“认识新冠病毒,做好自身防疫”为题的多学科主题课程。科学学科开设了科学防疫课,帮助学生认识新冠病毒,了解防疫小知识和实用技能,尝试利用家里的现有材料制作口罩,为家里设计每日防疫消毒的小妙招。信息学科关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收集防疫知识,制作电子宣传小报;引导学生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规划每周个人的学习生活,制作每周生活时间表。学生改学为用,体验了信息技术对学习生活的影响。美术学科依据区级平台内容设计了“战疫招贴”与“设计口罩”的主题作业,利用所学知识技法,设计宣传招贴画,宣传疫情防控。此外,还引导学生为医生设计功能可靠又美观的口罩。

居家学习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坚持学习,只有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读、写、背”为“玩、做、学”。培星小学的延期开学课堂真的变得不一样了。英语课做沙拉、烤面包、制作三明治、包饺子,学生还创作了英文美食海报;美术课玩起了吹泡泡,彩色的泡泡变成了一幅幅精美的美术作品;语文课不仅读书,还要预测故事情节,是不是比原著更精彩呢;数学课不做题,一张张思维缜密的思维导图在学生的手里展开……

(四)激励评价,促进成长

要使学习见成效,评价机制必先行。学校以终为始,基于学习目标设计学习内容。全校学科教师着眼于学校核心理念——健康、善学、负责、践行、创新,设计学生自主学习单。例如:为了达到锻炼学生体魄,培养意志品质等目标,体育老师们利用每日“阳光体育一小时”的时间,精心设计了“雄鸡斗胜”“并肩作战”等游戏运动,学生在有趣、互动的氛围中开展体育锻炼,为相对局限的居家体育活动注入了活力。

新的教学方式让教师从台前走向了幕后。师生管理模式也调整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以教师鼓励评价为辅”的新型师生管理与评价关系。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们的评价更加具体、细致,涵盖了学生们学习的整个过程: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中充满了肯定和鼓励,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中指导性很强、很具体,能够引领学生每天的成长;学生们作品的评价富有很强的启发互动性,吸引了其他同学都来学习和交流。

三、吹响战“疫”集结号,引导家长做好居家陪伴的“第一责任人”

(一)发挥三级家委会作用,居家陪伴有方向

疫情伊始,学校不仅通过公众号、网站、班级微信群、家委会群等平台先后推送科学防疫知识,同时还倡导校级家委会牵头,带动年级、班级家委会在科学防控、居家指导等方面进行宣传、引领与陪伴,促进了学生在疫情时期的健康成长。

(二)开设家长云课堂,居家生活有智慧

延期开学期间,学校的夜间家长云课堂已如期而至。每周一期,直播和录播交替,结合家长的实际需求确立培训主题。例如:居家防疫期间,家长的自我心理状况与调适策略是什么?如何利用在家的时间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一系列的云课堂培训,既体现了教育的针对性,又满足了家长的多元需求。

(三)倡导亲子互动,居家学习有温度

应对超长的“特殊假期”,学校为家长精心设计了系列亲子学习、实践探索、亲子游戏等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为家长和学生搭设了一个共同成长的舞台。这些活动设计,帮助广大家长开启了家庭教师的新身份。同时,家长在亲子活动中也更好地充实自己、了解孩子,增强了亲子关系。

停课不停学,成长不延期

刘芳

2020年2月17日本应是全市中小学生新春开学的日子,但由于突如其来的疫情,北京市所有中小学校不得不以“停课不停学”的方式开始学习。疫情既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如何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机遇,如何一手抓安全防控,一手抓学校全面工作不停歇,校长作为学校的第一责任人,从中也经历了一场实战历练。领导团队立足学校不同学生群体的学习条件,制定了四种“停课不停学”的方案,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学习。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与学生构建多重交流渠道,家长借助学校的资源平台协助学生自主学习。初步实践成果显示,学生们在生活自理、自主学习、情绪管理等方面都有很好表现。

学校认识到“停课不停学”,就是学校通过多种平台,指导学生学习生活,以学生身心健康为核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自主劳动,实现更有价值的自主成长。

一、精准调研与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院附属小学一校五址,教职员工近500人,学生4 700人,还有90名3至5岁的学龄前儿童,涉及5 000多个家庭。调查显示,在疫情防控初期,41位教师滞留外地,967位学生在京外其他省市,其中湖北地区31人包括3人滞留武汉。有些学生回山区老家,没有条件使用北京市和海淀区的教育资源平台。2020年2月14日中午12点,学校通过班主任给家长发出一封信,信中除了解读“停课不停学”相关政策,还告知了学校的教学安排及要求。为了精准研判学情,学校通过“问卷星”调研了4 700个学生家庭。调查数据显示,53.23%的学生既可以收看歌华有线,也可上网;44.04%的学生不能收看歌华有线,但可以上网;1.25%(11人)的学生不具备上网条件;1.48%(64人)的学生既不能上网,也不能收看歌华有线。66.63%的学生有家人看护并指导学习,28.04%的学生有家人看护但不能指导学习,5.33%的学生单独在家无人看护。我们细化并下发数据,大家共同关注有困难及特殊需求的学生。

二、课程规划与学习指导

基于前期的精准调研和分析,学校结合不同家庭的实际问题和需求,安排了四种教学方案:第一种学习计划方案是给既能够使用北京市资源平台收看歌华有线电视,也能够使用海淀区资源平台进行网络学习的同学们设计的(见下页表1);第二种方案是给只能收看歌华有线电视的同学提供的学习计划;第三种方案是给能够在海淀区资源平台上进行网络学习的同学们提供的学习计划;第四种方案是给那些既不能收看歌华有线电视,也不能在海淀区资源平台上进行网络学习的同学们提供的学习计划。每个方案包括具体的德育和学科目标、学习时长、学习内容、学习评价、学习用具准备、学习建议等。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由搭配方案,学校不做统一要求,无需学生统一网上打卡或交作业。

为了保证学生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学校规定班主任和配班老师合理分工,每人负责部分学生的联系工作,每周确保与每位学生“一对一”沟通至少1次,并做好《“停课不停学,成长不延期”家校沟通记录表》记录。教师运用语言艺术、沟通技巧,及时了解学生状态,争取家长配合支持,确保学生在延学期间的学习质量。

延期开学的第一天,资源平台拥堵、全面瘫痪,但由于学校准备充分,家长自动选择了第四套方案。很多家长反馈认为,学校方案灵活、易操作,很适合学生教育需要。调研结果显示,96%的家长很满意,40%的家长已经开始尝试多方案组合,并根据学生的特点有效补充一些网络资源,还有一些家长希望学校能够补充一些学科资源,满足学有余力学生的需求。我们充分考虑到家长和学生的需求,调整第二周课程方案,改进和完善了延学方案。

以语文学科为例,我校1至6年级利用海淀区学习资源和北京市歌华有线学习资源,开展了整本书阅读活动。学生学习阅读方法,同时教师根据学习资源设计了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例如:绘制阅读地图、制作绘本、设计人物简历、梳理事件时间轴等。学生们利用学习时间,将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通过多种形式表达,学习效果显著,形成了浓厚的全员阅读氛围。

三、立德树人与创新

全国上下抗击疫情,也是学校德育、少先队教育的好契机。学校在延学期间进行了爱国爱党手抄报、书画作品、朗诵、讲一讲我身边抗疫英雄故事等活动。

学校要求学生每天与家长收听收看新闻联播,关心国家大事,了解医护人员、科研专家、解放军战士、人民警察、社区干部还有无数志愿者们舍己为公、服务社会的事迹,从中认识到个人的社会责任。有的学生随家长一起自愿拿出零花钱、压岁钱购买口罩、牛奶等慰问品送给抗疫一线的英雄们,以表达对英雄们的敬意。

学校有60多位学生家长从事医务工作,其中20位家长坚守在北京或湖北武汉抗疫一线,他们都成为学生们身边的榜样。“寻找身边的榜样”“在家我能行”“让爸爸妈妈放心”“奉献爱心卡”等特色活动让学生们学会担当责任。

德育课程中学生们还学会了正确洗手、使用温度计、制作家庭防护牌等技能。不仅自身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能提醒家人注意个人卫生。为了充实居家学习生活的内容,学校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家务劳动。“做美食展才艺”“为爸爸妈妈庆生日”“关心关爱他人”等成为同学们每日的必修课。

为了促进同学间相互交流与学习,学校充分利用2018年开辟的“金穗秀场”微信平台,鼓励同学们分享个人成果,打造具有农科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高手在民间,创新也在民间。在这个大舞台上,我们发现了很多创新成果,例如:云合唱、云生日、云见面、云班会、云交流、师说心语等,创编表演歌曲、体育操、家庭小剧等,还有“抗疫”小战士开发的一款广受欢迎的“抗击疫情”小游戏。目前“金穗秀场”已经累计发表了学生“不停学”的风采展示视频700多条,每天都有几十条更新信息。

表1 第一种教学方案示例:停课不停学教学计划(四年级)

四、思考与感悟

作为校长,我们把“停课不停学”期间的课程和学校“四个学会”育人目标相结合,将“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赋予了新内涵。“停课不停学”让学校不再是唯一的学习场所,获取学习资源的方式变得多样化,学习内容更丰富,不但有知识,还有生活技能、沟通技能以及健康生活的态度等。疫情终将过去,在今后常态教学中我们在利用“网络直播课程”平台的同时,更要积极发挥自建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及自主开发小程序的作用,让学校、家长以及学生成为学习资源的共享者。

家校共育,携手战“疫”

赵建军

新冠肺炎疫情将全国人民带入了一场“防疫抗疫”的阻击战。中国农业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农大附小”)应对疫情开展了以下工作:成立专班,明确责任;分层落实,逐级管控;家校携手,顺势而为;整合资源,线上推送;德学相随,创新模式;党团先行,带动少先队。征集学生抗击疫情的书法作品进行线上拍卖捐款;“小手写大爱”主题活动,借助特色传统工具《农大附小·自我管理手帐》规范学生生活习惯;面向不同群体做好“停课四不停”(不停教育、不停培训、不停学习、不停沟通),让协同育人达成实效。

一、用好《自我管理手帐》,强化学生自主习惯

《农大附小·自我管理手帐》(以下简称《手帐》)是我校坚持多年的学生自我管理项目。教师、家长和学生借助《手帐》,真正落实“自主+习惯”。《手帐》紧盯“五个一”, 即:科学睡眠、运动健身、阅读管理、学习规划和家务劳动,旨在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个人月管理清单,坚持践行计划内容,完成每日记录单。《手帐》俨然成为学生“停课不停学”期间不可或缺的生活学习指导“宝典”。

疫情初期,学校在已有《手帐》基础上拓展编制了《生活指南和学习课表》,对生活和学习习惯给出更为详尽、细致、具体的指导。

1. 生活习惯

全校学生每日一表,包括按时起床、就寝,整理被褥、主动洗漱;一日三餐主动参与摆放碗筷、洗菜洗碗,承担力所能及家务等,日日、时时以温馨提示的方式提醒学生。周五的生活总结与回顾、新一周学习计划等内容,帮助学生养成总结与反思、计划生活与学习的习惯。

2. 学习习惯

为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技能与习惯,学校还根据具体学习内容,专门设计了一系列学习记录单,这也是《手帐》中部分内容的延续与补充。

二、“小手写大爱”主题活动,凸显我校书法教育特色

农大附小作为书法特色校,在疫情期间抓住疫情背后“自我管理,奉献精神”元素,结合农大附小“自主合和”理念,立足于“大爱、责任、担当”的教育价值追求,组织了“同舟共济渡难关,温暖之手传真情”主题教育活动。全体师生通过以下方式创作书法作品为奋战一线的抗疫战士加油鼓劲。

①微信群推送书法创作步骤“选文、练习、折格、上纸、落款、盖章”。让学生通过新闻报道、视频等感性地认知战疫者,并提炼、确定自己想写的词句和书体。

②书法教师根据学生选定内容,指导学生合理章法布局。教师利用软件与学生一对一教学互动。教师制作书写示范PDF文件,完整呈现作品,提供给学生临摹。

③学生在家对照教师提供的文件,自主练习。

④书法教师随时进行线上指导,并为家长提出建议和答疑。

⑤学生完成作品上传到微信群。

学校收到学生作品160余幅,同时启动“农大附小‘小书法家’行动——加油武汉”线上展示及拍卖活动,以“小手写大爱”,共同抗疫,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三、拓宽“生命生存教育”内涵,引导大家关爱生命

生命生存教育,是我校一直坚持的特色教育板块。疫情期间,学校适时推出“生命生存·疫情认知与防控”教育,通过线上推送方式从学生、家长、教师三个不同角度开展专家主题讲座,让学生、家长、教师理性认识疫情,了解病毒产生与传播途径,疫情下调整心理、了解应对策略。

学校从“学生认知、家长需求、教师跟进”三个层面开展线上教学,极大地丰富了“生命生存教育”的内涵,树立“生命第一,安全第一”的安全理念(见表2)。

表2 “生命生存·疫情认知与防控”教育板块与主题

四、立足课程资源整合设计,给予“自主学习”有效指导

学校多年来坚持立足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主课堂”的探索与研究。基于学校实践探索和疫情期间特殊情况,教导处推出“1+3+N”教学资源整合与课程设计模式,将学习目标前置,学习方式与教育方式变革统一,使其行之有效,趋于合理。教师在设计学习课表时,增加了学生和家长自主选择权,设计“必修”和“选修”课程,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家庭差异,让学习目标引导前端设计。

1:学生每日居家做体育锻炼和眼保健操。确保学生每天身体锻炼不少于1小时,内容由学生自主选择,确保学生身体健康,保护学生视力。

3: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学习。时间、方式、内容可以自主调整与选择。给出可选择的多时段安排,即每天A时段08:00至09:30;B时段10:30至12:00;C时段13:30至15:30。学校提供《学习课表使用建议》,以便家长与学生商议选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时段和内容。

N:除体育及语、数、英之外的所有学科,内容、时间、方式都可以自主选择。

“停课不停学”的特殊实践,是特定时期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命题。学校一直以来不懈探索“自主课堂模式”,积极开展“家校协同育人”,疫情期间,学生自主自理、教师指导跟进、家长积极参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停课不停学家长疫情
战疫情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关于“停课不停学”北京特级教师这么说……
“停课不停学”,家长作用不可或缺
我心中的好家长
应用在线教育平台实现恶劣天气下的“停课不停学”
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停课不停学”的教学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