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功 闵令涛
(沂水县人民医·院 山东 临沂 276400)
分泌性中耳炎由于初发时疼痛不明显,所以尽管患儿的听力出现衰退,但家长却不易发现,待发现就诊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就诊和治疗时期[1]。由于该类疾病对儿童的听力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影响今后儿童语言中枢的发育,所以患者的家属和医生都应该给予该类疾病极大的重视[2]。对于成年人所患的分泌性中耳炎来说,要通过一系列检查将鼻咽部或者周围间隙的肿块尽早进行排除[3]。作为中耳和外部环境进行沟通的独特的部位,所以当人体的咽鼓管出现闭塞时,两者之间正常的通气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当那些留在中耳内部的气体被吸收时,此时极易出现中耳低压的现象,就会造成中耳部的黏膜壁层和中耳部位的小静脉出现扩张,此时外渗的血清就会在中耳部位进行积聚,久而久之中耳积液也就慢慢形成了[4]。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主要随着患者体位的改变而改变,患者会出现轻微的耳痛、耳鸣,并且在摇头时会听见水声,在进行耳科专科检查时,会发现患者的骨膜出现凹陷,颜色为琥珀色或者偏暗,相应的鼓膜的活动度会降低。临床上常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多采用传统的骨膜切开置管手术,但该类手术的治疗效果较差,本文主要探讨鼻内镜下咽鼓管手术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并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
本文观察所选取的研究对象是2018 年2—8 月在我院住院的40 名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告知患者本次实验的目的后,在征求患者同意的情况下,与所有患者签订了知情同意书。把本次需要进行观察的患者用随机的方法分成了两个大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各有20 例患者。对照组年龄15 ~56岁,平均年龄(35±1.8)岁。其中男性13 名,女性7 名,平均病程(2±0.4)年。观察组的年龄16 ~57 岁,平均年龄在(36±1.7)岁。男性和女性患者各有10名,平均病程(2.1±0.3)年,有可比性。
1.2.1 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骨膜切开置管手术。先对患者的外耳道进行常规的消毒,然后用丁卡因表面浸润麻醉,对患者骨膜的前下方或者后下方用切开刀,若此时有液体外渗,可以将液体吸收完毕后,将少量的抗生素和地塞米松进行注射,将哑铃状的通气管一端放置在鼓室内,另一端放于骨膜表面凹槽可以放置于骨膜切口处,患者手术结束后,医护人员要对患者通气管的位置以及中耳是否存在液体渗出情况进行观察,3 个月后可以将通气管取出,并叮嘱患者每周进行复查。
1.2.2 观察组患者给予经鼻内镜下的咽鼓管手术。嘱咐病人平躺,并用2%的丁卡因和麻黄素对病人进行反复的麻醉。通过鼻内镜发现患者病变部位并对鼻腔阻塞性的病变部位进行清除,随后将硬膜外麻醉导管金属欧氏管进行导入,并用丝线或者龙胆紫对插入刻度进行标记,一般插入2.5 厘米即可,将配好的鱼腥草和糜蛋白以及泼尼松混合液进行注射,退出金属欧式管,留置硬膜外麻醉导管。
本文主要的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评价标准和方法为:患者治疗效果:复查时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并记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53,P=0.015,见表。
表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还需对中耳黏稠的分泌物和咽鼓管功能障碍进行相应的治疗,避免加重病情,造成听力的丧失。该病的治疗重点为将原本闭塞的咽鼓管进行重新的开放,包括平衡中耳内外的气压。传统的治疗方法尽管有效,但效果只是暂时性的。近些年来,临床上又引入了骨膜切开术,尽管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只能对中耳的内外气压进行平衡,不能起到纠正咽鼓管障碍的作用。鼻内镜下咽鼓管手术只在鼻内镜下对患者进行导管的插入,减少了盲目操作对咽鼓管咽口的损伤,此外,通过导管对中耳进行扩张,可以将注射的药物作用于鼓室和咽鼓管,从而达到抗炎消肿的目的。从本文结果也可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鼻内镜下咽鼓管手术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