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 路
(新沂市人民医院老年病科,江苏 新沂 221400)
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选取我院老年患者8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男、女为22例、19例,年龄62至77(76.83±4.81)岁,观察组男、女为24例、17例,年龄63至76(74.83±4.25)岁。一般资料对比,P>0.05。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安全管理,对老年患者可能出现的危机进行分析,在具体护理过程中加强对该环节的重视与管理。加强护理人员技能培训,提高其沟通技巧,合理分配护理人员,并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记录等。
观察组给予新型综合管理,①根据老年患者特点,通过综合评估、讨论、分析制定新型综合管理措施。大量阅读相关文献,查阅相关资料,对老年人出现跌倒等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危险因素评估表。②采用Braden量表对患者情况进行观察,根据不同评分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发展,避免压力性损伤的发生。15至18分(轻度危险)者,1周评估1次,13至14分(中度危险)者,1周评估2次,10至12分(高度危险)者,1天评估1次,9分以下者(极度危险),进行每班评估。高度危险及极度危险者,需卧气垫床,增加翻身频率,使用三角垫进行翻身,护理人员还需指导患者取正确体位。③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对口进食患者有无噎食情况进行观察,进食时床头抬高30°至60°,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坐位或侧卧位。老年患者一般以半流质饮食为主。痰多需及时吸痰。④将管道情况分为3种,高危管道为红色标识,中危管道为黄色标识,低危导管为蓝色标识。通常情况下,高危管道、中危管道、低危管道分别需要4小时评估1次、12小时评估1次、1天评估1次[2]。⑤跌倒风险可采用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估,总分在4分及以上时,表明为高风险患者,需悬挂警示标示,患者身边必须有人陪护,护理人员则应加强巡视,向患者及家属普及跌倒相关知识,提高风险意识,并做好防范措施。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安全管理质量及护理质量:各100分,评分高即质量好。
SPSS20.0,计量资料表示:(±s),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n,%,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7.32%)低于对照组(24.39%),P<0.05,见表1。
观察组护理安全管理质量评分(90.77±3.71)分,对照组护理安全管理质量评分(79.36±4.82)分,t=12.0115,P=0.0000,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89.36±3.26)分,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74.62±3.51)分,t=19.7024,P=0.0000。
表1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n%)
传统护理管理主要在医生治疗后对患者进行护理,进而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对于老年患者来说,由于其自身特性,语言表达不清楚,反应变慢,进而加大了护患之间的交流难度,并且这类患者大多存在基础疾病,病程较长,也使恢复过程变得缓慢[3]。护理并不仅仅是实现疾病治愈,更注重患者在医院的康复速度与护理安全性[4]。
新型综合管理能强化老年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不仅能抑制病情发展,并且使其机体退化速度减慢,延长患者寿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证患者自尊及舒适度。本研究中,在老年人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新型综合管理,能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提高护理人员管理意识,进行连续性的护理,使患者身心得到合理的抚慰,进而达到更好的护理效果。护理过程中,通过对老年患者相关情况进行有效评估,并查阅相关资料,分析患者出现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能制定针对性管理措施。评估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针对高度危险及极度危险患者,可通过卧气垫床、改变体位等方式降低压力性创伤发生风险。合理抬高床头,并选择合适的体位,能避免患者出现噎食情况。评估患者跌倒风险,高风险者必须有人陪护,且悬挂警示标识,普及预防性知识,防止跌倒发生。可见,新型综合管理措施的实施,能够准确认识到老年患者护理安全因素,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性管理措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所以,在老年人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新型综合管理,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安全管理质量及护理质量,效果较好,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