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信花
(南京市溧水区精神病防治院,江苏 南京 211200)
选取82例本院在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期间接诊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均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将其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分为2组,其中,比对组分配41例,男性30例,女性11例,年龄26~64岁,平均(45.09±1.18)岁;研究组分配41例,男性32例,女性9例,年龄29~68岁,平均(48.49±1.66)岁。比对2组基础资料(性别、年龄),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比对组:常规护理,包括:环境干预、病情监测、日常监护等。
研究组:预见性护理。①心理干预。平时工作时护理人员要保持亲切和蔼的态度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建立信任关系,洞悉患者得内心想法,根据其个性化心理特点予正对性的护理措施,如指导患者应对不良情绪的宣泄方法,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护士要耐心解答,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患者感兴趣的事物来拉近与患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②预防性监控。护理人员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人行为和情绪变化,随时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高风险因子及时给予预防措施,对于部分存在冲动、被害妄想、伤人、自杀、自伤等行为的患者,在患者床头卡、腕带标识醒目的标志,便于护士识别危险行为,必须时要对其安置在专门的病房和监护人员,随时观察患者的动向,从而较好的控制患者的危险行为[1]。③行为干预。护理工作人员可以定期组织科室内病情稳定的患者进行相应的集体活动,如:唱歌、八段锦、绘画、集体游戏等,丰富其日常生活内容,促进患者之间的感情。④危险因素分析。病区对所有患者实行三级风险评估(即当班护士完成一级评估,中度危险的由责任护士组长进一步完成二级评估,高危险者由护士长进一步完成三级评估),确定危险因素,由护士长负责定期对科室内所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组织所有护理人员制定预防护理措施和应急方案等,从而有效的降低患者危险行为的发生率[2]。
统计2组患者在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干预后的BRPS评分情况与危险行为发生情况。其中,BRPS评分,即精神病评定量表,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的精神病症状越严重。
数据应用SPSS23.0软件开展,计量资料以(±s)代表,t检验;计数资料以(%)代表,行卡方检验,P<0.05。
与比对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在预见性护理干预后的BRPS评分明显较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如表1.
组别 猜疑 焦虑 敌对性 定向障碍 合计研究组 1.18±0.32 0.95±0.17 1.09±0.28 1.14±0.23 4.36±0.78比对组 2.51±0.43 1.31±0.25 2.28±0.41 2.36±0.35 8.31±0.95 T 15.89 7.62 15.35 18.65 20.58 P 0.00 0.00 0.00 0.00 0.00
研究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预见性护理干预后的危险行为发生率为12.2%(5/41),包括:外走危险(1例)、自杀自伤危险(2例)、攻击危险(2例),比对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后的危险行为发生率为31.71%(13/41),包括:外走危险(3例)、自杀自伤危险(6例)、攻击危险(4例),相比较来说,研究组明显较低,x2=4.56,P=0.03。
精神分裂症,具有病情复杂、持续时间长、易反复等特点,其临床表现包括妄想、幻觉、易激惹、抑郁、焦虑、认知缺陷等,截止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类疾病仍然是以药物治疗为主[3]。
在本次研究中,相关的数据显示:在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BRPS总评分(4.36±0.78)显著低于比对组(8.31±0.95),P<0.05;且危险行为发生情况相比较来说,研究组较低,P<0.05。主要原因分析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护理工作人员必须要保持一种亲切和蔼的态度与患者进行交流,利用患者感兴趣的事物来拉近双方的距离,消除其内心的抗拒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另外,在护理人员实际工作过程中,还要定期对科室内存在的潜在危险进行风险评估,掌握危险因素,及时做好预防措施,为患者安排丰富的住院生活,促进患者之间的感情,降低危险事件的发生率。
综上,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措施,一方面,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的各项不良症状;另一方面,还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在治疗期间危险行为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