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0-07-03 02:48张继海
内蒙古教育·理论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应用策略初中数学

张继海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于初中数学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初中数学教学既要注重科学、合理性引导,也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精神,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进而推动学生快速发展。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下,初中数学教学目标有了一定的调整,数学作为全民素质教育的基础性课程,有其重要性,但是在初中教学中,它一直是一个难点教学科目,由于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与思维性要求,更多学生害怕学习数学。为了更好地推进教育工作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了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本文就以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做研究分析。

关键词:合作探究教学法;初中数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2C-0077-02

合作探究教学法符合当前新课程改革要求,它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突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法的关键在于引导。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并引出探究思路,促进小组深入的合作交流以解决问题。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意识,还可以提升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一、初中数学教学问题研究

(一)教师教学问题

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有一些教师自认为有一套严谨、科学的教育手法,并在自身教学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优化改进、创新,但却忽视了对数学教材编写意图的细致研究, 常常根据自身经验来更换教学课题内容,并自认为符合当前新课标改革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并没有真正联系实际,将学生与教学任务做细致分析,导致很多学生学习跟不上节奏,缺乏对课堂的兴趣。

此外,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仍就沿用老一套的教学方法。大部分教师基本上是采取先讲解基础性知识点,再结合具体题型进行演示教学,然后布置类似题型让学生练习。这样的学习模式并不适合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数学是一门严谨科学的学科,需要理论实践与自主参与,才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单靠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学生很难集中精力学习,思维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也不利于思维的发散,学习知识并理解知识只能停留在表面,难以开展深入学习。

(二)课堂缺乏学习氛围

就目前而言,初中数学教学有一定的难度,相较于其他科目,数学所需要投入的精力与时间会更多。而由于缺乏有效的教学手段,很多时候的初中数学课堂比较枯燥、沉闷,很难让学生集中精力,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数学在很多同学眼中是一门困难的学科,学生在开始阶段还能轻松应对数学知识,但到了中后期,数学知识增多,内容难度加大,学生开始觉得学习吃力,教师在其中并没有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学习效果参差不齐。加之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题型练习上,并没有对基础知识进行巩固,教师自顾自地教学,学生闷头记笔记,缺乏良好的交流,学习上也没能达成一致意见,导致学生在课堂压力增加,缺乏学习激情与动力,束缚了创新创造思维的发展,难以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一)创设优良学习情境,激活学生探究精神

要想在初中数学课堂开展合作探究式教学法,首先应该针对初中数学的教学要求做研究,结合合作探究式教学的特点与教学要求,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提出科学有效的教学问题,并根据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相关特点来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推进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比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这一课时,单靠教材知识学生很难理解到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便可以找实例来演示,创设优良的学习情境。如在学习前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教学用的图形纸张,有圆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等,让学生熟悉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然后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纸质图形提问学生:哪些是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有哪些特点?学生通过教师的演示对轴对称图形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在后续引入图形计算公式时也将更加轻松,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增加课堂的学习氛围。

(二)课堂分组,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

在初中数学课堂开展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关键在于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模式有多种,包括小组内合作、师生之间合作以及学科帮扶合作等,不管如何分组,都是为了实现学生更好地交流探讨,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在开展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时,教师需要对班级内同学分组,组建成学习性合作小组,共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并帮扶有需要的同学,以此来提升学习效果。不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课堂组建学习小组需要把握几点要求:首先是分配人数要求,一般而言,学习小组人员要求在五人内即可,男女人数应当均等;其次是人员素质分配要求,每一个小组都应该有一个优秀的组长,能够在小组内起到帮扶作用,并且每一个小组内人员学习素质基本一致,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帮助有需要的同学。学习小组的功能是共同参与学习、形成良好的交流效果,确保每位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每个学生也可以发挥自己的特色和能力,在小组学习中发挥学习效果。

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知识时,就可以开展小组内合作学习,教师提前可以准备一根40厘米长的绳子,让学生在事先安排的学习小组内讨论,用一根绳子围成三角形,三角形包括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通过组内合作学习,学生能够更清楚地了解三角形的特点,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提高其学习兴趣。

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目的就是组织学生共同参与讨论、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客观评价,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

初中数学不同于小学数学,它的难度大幅提升,并且知识点也更多。很多学生刚接触初中数学就打起了退堂鼓,失去了对数学学习的信心与兴趣。因此,对于初中数学的教学,教师要给学生树立足够的学习信息,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兴趣引导与问题启发,帮助学生解惑,以此来减轻学生对于数学的恐惧心理。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中,教师既要组织合作交流学习过程,也需要组建客观有效的评价体系。建立客观性评价体系目的:首先是檢验并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对后续合作探究式教学进行进一步优化,提高教学效果。其次是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对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学生给予鼓励,并做肯定奖励,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信心,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比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时,有一道习题看似简单,但是学生往往考虑不够充分,忽略了定义域在其中的问题,很多同学都答错了,教师在这个时候便可以认真对问题进行分析,帮助学生解惑,对于答对的同学进行鼓励,对于答错的同学进行勉励,树立其信心,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初中数学教学应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定制差异化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让其更好地学习。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符合学生发展规律,也满足教育改革的要求,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将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张晓平.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概述[J].学周刊,2019,(31).

猜你喜欢
应用策略初中数学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水平井钻井技术及其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探析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