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CT 影像特点及其在肢体康复中的指导作用

2020-07-03 05:13王如维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低密度肌力康复训练

王如维

(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济南 250011)

脑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 其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都比较高。 CT 影像是诊断脑梗死的常用方法,具有便捷、准确的优点,可在短时间对患者进行快速扫描,降低伪影干扰等问题的影响,能够提升检查时的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可准确判断患者病情, 能够为制定肢体康复计划提供有效依据,并且随着CT 影像特点的变化, 临床上可及时调整康复计划,确保康复计划的有效性,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以2018 年1—12 月为研究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7 例患者中,男性27 例,女性20 例,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57.6±3.7)岁。 患者的既往病史资料为:35 例患者有高血压、39 例患者有动脉硬化、12 例患者有糖尿病。 单侧肢体运动障碍的患者有35 例,双侧肢体运动障碍的患者有7 例, 视野缺损患者有7例,头痛患者有41 例,失语患者有16 例,视物模糊患者有8 例。

1.2 方法

首先,对患者进行CT 检查。47 例患者均在脑梗死发病的12 h、24 h、5 d、14 d、30 d 实行颅脑CT 扫描。结果显示:发病后的12 h 内患者未见异常,仅有6 例患者的病变区域可见轻微的低密度影,没有显著的占位效应。 24 h 之后再次检查,可见所有患者出现大小不同的点状或是片状低密度影,占位效应的程度也有一定的差异性[1]。5 d 时再次检查,占位效应明显增强,且有10 例患者出现中线偏移、患侧脑室受压等。 14 d时检查显示患者的占位效应与明显改善,病变区域的密度也有所改善,边缘处比较清晰。 30 d 时检查显示,多数患者的占位效应消失,边缘有清晰的低密度液化现象。其次,以患者CT 检查时显示的占位效应和病变区域的密度变化、 患者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出的CT 特点为依据,针对不同阶段的疾病特点制定肢体康复计划。 (1)从发病至7 d 时为急性脑水肿期,可在生命体征平稳,且神经系统所表现出的症状不再发展之后的24 h 开始进行肢体康复训练, 训练以床上体位变化、刺激感觉和知觉等为主。 (2)7~14 d 为脑水肿消退期,此时的肢体康复训练可以结合理疗、 针灸等方法,在床上进行肢体的被动和主动训练;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床上和轮椅上轮换展开训练[2]。(3)2 周以后为恢复期,康复训练以日常活动和运动功能为主。 训练的主要方法为:坐位平衡训练,即从30°~45°开始训练,患者的背部放置被褥等物品,能够保持平衡后要求患者坐在床沿,训练下肢活动,并进行适当的站立和行走训练。 患者还可以坐在椅子上,坐直,挺胸抬头,双手交叉后向前伸,尤其需要注意保持肘关节伸直,肘部弯曲触及胸口,连续动作3 个数的时间,且在第3 个数时需要站起,需要旁边有医护人员陪同。 (4)结合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状态,在不同的阶段制定不同的康复训练计划,加强上肢分离运动训练和步行训练,保证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

1.3 临床观察指标

(1)观察患者入院时和出院前1d 肌力情况,共有6 个等级:0 级表示无法感觉肌肉收缩;Ⅰ级为肌肉收缩,无法运动;Ⅱ级为能够在医护人员或是家属的帮助下完成运动;Ⅲ级表示患者可以克服自身重量的影响,可完成一些简单的运动;Ⅳ级为患者可独立完成中级运动;Ⅴ级为患者的肌力基本康复,无障碍上床、下床。(2)使用Barthel 指数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时间分别为患者入院时和出院前1 d。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肌力变化

47 例患者在入院时肌力状态较差,其中处于Ⅲ级状态的患者所占比例较高,为31.91%;而在CT 影像特点的指导下,患者肌力康复效果较好,肌力状态最差的患者也能够达到Ⅲ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具体情况如表1 所示。

表1 对比患者入院时和出院前肌力变化[n(%)]

2.2 对比Barthel 指数评分

患者入院时Barthel 指数评分较低,经过治疗后评分显著上升,即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如表2 所示。

表2 对比患者入院时和出院前Barthel 指数评分[(±s),分]

表2 对比患者入院时和出院前Barthel 指数评分[(±s),分]

时间Barthel 指数入院时(n=47)出院前(n=47)t 值P 值43.11±15.64 82.06±20.13 6.501 1 0.034

3 讨论

脑梗死患者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CT 影像表现: 第一个阶段是急性期, 是指患者在发病的2 d 之内, 通过CT 扫描能够看到略低密度灶或是正常组织表现,并且这是区分脑梗死和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根据[3]。 第二个阶段是疾病的进展期,是患者在发病的2 d 之后,CT 扫描能够观察到典型的脑梗死症状,出现明显的增强效应、占位效应,并且在病灶区域出现低密度灶。 第三个阶段是疾病进入后遗症期,是指发病后的4 周之内出现后遗症的环节,CT 检查显示的结果以增强效应、 占位效应以及低密度影像逐渐减轻、消失为主。

占位效应的CT 影像特点: 早期时患者所表现出的占位效应在邻近脑回遭压迫消失,采取单一层面进行CT 检查时能够反映出脑沟和外侧裂池之间存在的非对称情况, 故而需要采取超过3 个连续层面的CT检查,从而确定脑沟和裂池之间存在的问题[4]。 大多数脑梗死患者会受到水肿等症状的影响而出现占位效应, 少数患者会在天幕疝的影响下导致预后效果较差。 部分脑梗死患者还会出现中线移位症状,而脑室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受到挤压变形,严重者还会发生脑室移位,致使脑干附近池发生形变或是消失。

病变区域的低密度灶CT 影像特点: 这是最为稳定且典型的CT 特点。 CT 检查显示低密度灶的变化较快,一般集中在患者发病的几个小时之后,持续时间一般大于10 d。在患者发病的24 h 内,CT 检查就可以发现这一特点, 但可能会出现漏诊。 在患者发病的2周之后,CT 检查结果通常会显示低密度灶逐渐减少,临床上将这种症状叫做“模糊效应”[5]。 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因素有:巨噬细胞出现持续外渗症状,毛细血管不断扩张,清理坏死的脑细胞;发生脑梗死位置出现弥散性渗血,导致低密度影像消失;发病初期的水肿症状消失。

脑梗死发展的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CT 影像特点,临床上将其与患者肢体康复训练结合起来,即根据CT 检查结果确定患者病情发展变化, 掌握患者肢体康复情况,及时调整康复计划,确保康复计划的科学性,发挥其作用,逐渐恢复患者肢体功能,进而使患者拥有自主生活能力,达到改善其生活质量的目的[6]。因此,在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积极利用脑梗死CT 影像特点指导肢体康复训练, 从而全方位保证康复训练效果。

该次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入院时的肌力情况较差,经过康复训练后,在出院前多数患者的肌力恢复效果较好, 尤其是达到Ⅴ级的患者比例为48.94%;同时,患者出院前的Barthel 指数评分为(82.06±20.13)分,明显高于入院时。 可见,在脑梗塞CT 影像特点的指导下实施肢体康复训练,能够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CT 检查能够准确显示出脑梗死患者在不同时期的占位效应、病变区域大小、形状以及密度等信息,便于医生评估患者病情发生变化;同时,结合患者在临床上的表现, 评价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效果。在这个基础上制订科学的肢体康复计划,有利于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 进而显著提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改善其生存质量。 可见,利用脑梗死CT 影像特点指导肢体康复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低密度肌力康复训练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低密度隔热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及性能研究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