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现状及对策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

2020-07-03 09:23:26贺桂祯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考核党员

贺桂祯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 遂宁 629000)

学生党员是高校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高校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党建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大学生的党建工作要从基层党支部着手,进一步提高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水平,将学生党员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 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点人群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但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在全面,“全面”就是管全党、治全党,面向全国所有党员和基层党组织,覆盖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部门。作为党的新鲜血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大学生党员,全面从严治党也不例外,加强对其教育管理很有必要。

(二) 提升大学生党员综合素质水平的需要

当前部分大学生党员入党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错误的入党动机,“入党前积极肯干、入党后放松一半”的现象一定程度地存在,思想尚处于 “可塑期”,存在较多的不稳定和不坚定,为民服务意识不强。如果不对他们进行教育管理的话,在价值观多元化时代的影响下,他们会极易产生思想偏差,甚至忘记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加强对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他们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坚定“四个自信”,有助于他们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增强为民服务的意识和本领,进而提升综合素质水平,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健康发展,后继有人。

(三) 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的需要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总结吸收实践创新成果,对党员教育管理的内容、方式、程序等做出规范,是新时代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遵循。《条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党员队伍建设质量,激发党组织的生机活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实现党伟大执政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条例》的贯彻落实,是当前各级党委党组的重大政治责任,而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高校也不例外。

二、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为调查了解目前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现状,课题组对省内8所高校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公办本科、公办专科、民办本科、民办专科各选取两所院校,调查对象为学生党员。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700份,收回696份,有效问卷696份。通过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到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尚存在一些问题。

(一)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形式单一,内容缺乏生机活力

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党员参加的组织生活内容和形式主要为“读报纸、念文件”“领导讲话”“上党课”,其他形式所占比例较小(见表1)。另外,从调查学生党员参与组织生活态度不积极的主要原因(见表2)及学生党员希望的组织生活的形式(见表3)也可以看出,目前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形式比较单一,内容缺乏生机活力。

表1 学生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表2 学生党员参与组织生活态度不积极的主要原因

表3 学生党员希望的组织生活的形式

(二) 高校党组织对学生党员的管理重视不够,教育管理不严

问卷调查显示,从学生党员对学校党组织对其管理的评价(见表4)及学校对学生党员教育的重视程度(见表5)来看,当前,高校党组织对学生党员的管理重视程度不够;从目前学生所在党支部存在最主要的问题来看,党员教育管理不严所占比例为20.69 %,位列第三(见表6)。

表4 学生党员对学校党组织对其管理的评价情况

表5 学校对学生党员教育的重视程度

(三) 学生党员培训机会相对较少,培训质量不高,且与实际不相符

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党员半年以内参加一次培训的占34.20 %、每年一次的占10.06 %、几年一次的占30.89 %、从来没有的占24.86 %,可见,学生党员参加培训的机会较少。从培训的效果来看(见表7),培训质量不高,部分学生党员党内知识缺乏,如搞不清楚入党时间和转正时间,甚至部分学生认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确定为积极分子就是党员了,培训的内容与形式比较单一,与学生党员的学习、生活联系紧密性不强,很难引发思考和共鸣。

表6 学生党支部目前存在的最主要问题

表7 学生党员培训存在的问题

(四) 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与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弱化

问卷调查显示,当前,高校少数学生党支部软弱涣散,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作用发挥不明显(见表6),部分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见表8)。

表8 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情况

(五) 高校党组织执行相关制度情况不好

问卷调查显示,高校党组织执行相关制度情况不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一些制度尚未健全,如一些高校尚未制定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见表9);二是相关制度未严格执行,如对党员的奖惩制度,大多数只是执行了奖励制度(见表10、11);三是对中共中央2019年5月发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工作条例》中党员日常教育管理规定性动作执行不好(见表12)。

表9 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表10 学生党支部制度建设情况

表12 学生党支部执行《条例》中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情况

三、新时代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建议

(一) 不断完善教育管理机制

健全的教育管理机制是开展各项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与保障。一是建立健全党员发展制度。《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已于2014年颁布,各高校可以根据不同类型学校的特点,制定完善学生党员发展制度,在保证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党员数量。把好每一关口,做好每一阶段的考察培养工作,必要时实行“答辩”制,切实规范党员发展程序,提升党员发展质量,注重几个阶段的教育培训,改变过去“重发展轻培养”的做法。二是制定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制度。2019年5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这是新时代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遵循。高校可以以《条例》为指导,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符合高校特点的具体的教育管理办法,一方面落实中央相关政策,另一方面更好地规范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提高学生党员综合素质,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奠定基础。三是制定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制度。针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制度的缺失及对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忽略,亟需制定相关教育管理办法。办法要保持对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连续性。如可规定毕业前学校或院(系)要开展集中教育,以加强毕业生党员的党性教育和组织观念教育为重点,教育引导毕业生党员正确处理好就业与履行党员义务的关系,做好组织关系接转事宜,增强组织观念和纪律观念,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 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培训

一是充分发挥高校党校的阵地引领作用。高校党校要将规范培训工作和提高质量水平作为党校工作的灵魂和核心,与党委组织部通力合作,根据学生党员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配套的培训方案,使学生党员无间断地接受教育,促进其政治素质的提高。二是完善培训制度。高校应将培训工作予以细化,要让学生党员认识到积极参与培训的重要意义,相关的制度包括党课培训制度、学生党建工作者的相关培训制度以及学生党支部政治学习方面的制度等。三是优化培训内容。按照《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要求,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引导学生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主要以《条例》中规定的政治理论教育、政治教育和政治训练、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党的宗旨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知识技能教育等七个方面为主要内容。一方面,可以将抽象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同党的历史、民族奋斗史结合起来,同时加入党情、国情、世情解读。高校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及各级党组织应拓宽信息渠道,推送国内外时事热点,发挥学校资源优势,邀请相应专家学者撰文解读,引导学生党员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另一方面,开展理论联系实际活动。课上,主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授为主,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学习理论知识;课外,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实践活动的开展。

(三) 丰富党员教育管理的形式与内容

一是创新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教育管理中,高校应当创新形式,使学生党员能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提升自身的党员意识,提高自身的素质与修养。例如,结合高校实际,校内可以开展知识竞赛、辩论赛、征文比赛等,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宿舍党支部,开展“党员联系学生宿舍”活动。校外,可以引导学生党员赴扶贫地支教、绿化环保、义务讲解、赛会服务等各类志愿活动。还可以利用省内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组织学生党员赴红色教育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党员进一步发挥自身的价值,服务广大群众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党性修养进一步提升。二是充分利用好网络阵地。针对当代学生党员思维活跃的特点及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可以搭建“互联网+”党建教育平台,探索线上网络平台教育模式,根据学生党员发展的不同阶段情况制定相应的学习要求,设置相应的课程,学生党员根据要求,选择相应课程随时随地学习。也可分享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学校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强舆论监督,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地位,让全体学生党员弘扬社会正能量,接受正面教育。

(四) 强化对学生党员的考核

一是科学制定学生党员考核标准。针对当前多数高校未制定学生党员考核标准的状况,高校在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党员的特点,制定考核标准,实行目标管理,构建一个涵盖学生党员思想、学习、实践、守纪、表率等方面的科学化、立体化的目标考核体系。对每项指标赋予一定的分值,实行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全面与重点指标相结合的考核形式。二是严格对学生党员的考核。可以对学生党员的考核实行量化“积分”,定期对“积分”进行公示,并与七一表彰、年度的评优评先、民主评议相结合,建立多源考核机制,以此来保证考核的有效性。通过量化“积分”考核,可以将积分高的团员择优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积分高的入党积极分子确定为发展对象、发展为预备党员。对考核较差的学生党员进行诫勉谈话,使其明确自己的不足及努力方向,充分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不断提高党员综合素质,力求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更规范更高效,从而较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考核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岭南音乐(2022年4期)2022-09-15 14:03:12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3:50
内部考核
童话世界(2020年10期)2020-06-15 11:53:22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40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24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学习月刊(2015年16期)2015-07-09 05:3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