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之渗德育人

2020-07-02 12:23刘存思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14期
关键词:德育价值体育教学有效性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结合体育的教学特点及优势,提出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充分利用体育具有的德育教育优势,提升体育运动者的心理防线和坚韧品质的培养以及团队小组合作与分工的意识,通过以上能力和意识的提升,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体育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注意力及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体育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体育教学  德育价值  小学生心理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5(b)-0125-03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through to the students'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ports teaching characteristic and advantage, puts forward the elementary school sports teaching make full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moral education for sports psychological line of defense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he grit and the consciousness of team cooperation and division of labor, through the above ability and consciousness of ascension, can carry on the sports classroom teaching more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and attention, study enthusiasm, thus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Moral value; Pupil psychology; Effective

體育是教育的载体,体育教学是一种潜力巨大的教学力量。体育课是我国学校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项必设课程,是从小学到大学学习课程中一直贯彻和实施到底的课程,也是教育系统一直不断关注和强调的一门课程。因此,在很多层面上都体现了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和必不可少的学校教学内容之一。而素质教育时代的到来更是强调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及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的渗透。教学的质量和作用在于教学的有效性,而课堂效率在于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对课堂知识学习的欲望和自身能力的认可与展示。体育具有其独特的德育优势条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与融合,便能很好地起到教育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1  小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分析

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是教育的重要依据,学校教育体系构建和课程设置必须根据学生的生心特点进行规划和编排,必须按照其循序渐进的特点逐步增加课程和难易程度,以及心理和道德品质的建设。小学生具有其独特的阶段特征,如下所示。

(1)好奇心强、喜欢新事物。小学生大脑处于发育阶段,听视嗅觉能力逐渐加强,对新鲜事物敏感[1],对重复和旧事物有厌恶和排斥心理。

(2)活泼好动。由于触觉能力的提升和敏感,小学阶段的孩子对事物的观察力加强,但此阶段的孩子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很难集中,往往容易分散。

(3)竞争意识和好胜心增强。随着生长发育,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运动能力逐渐提高,往往喜欢在同学或老师面前获得胜利,想要证明自己而讨厌失败。

(4)畏难情绪。此阶段的孩子好学但往往能力还不够,遇到困难害怕面对,习惯选择逃避。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结合具体事例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应道,而体育教学活动往往就是学生的学习和实例展示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具有很大的优势,因为在体育课中可以寓教于各种活动中,在玩乐中渗透思想教育,这样小学生就可以亲身体会,易于接受。

2  体育教学中育德于教优势分析

2.1 体育自身项目种类优势

体育本身活动内容和项目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参与人群跨度大。随着技能和水平的提高有助于自信的培养,又能在团体中培养集体荣誉和团队精神,享受快乐的同时又能锻炼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欲望。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目前人民对体育的需求日益增长,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号召更是使得体育教学更为重要,且学校体育配有专业体育教师,能更好提供平台和资源。体育活动需要有组织地进行,项目不同,要求和规则也不同,因此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要求,并且需要相互协调和尊重。

2.2 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的优势

其一,一般情况下,小学生对次科老师形象会较随和、易于亲近,对体育课喜爱程度较高,易吐露心声,给体育教师创造了更多机会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心思,有针对性解决问题,进行思想和心理的疏导。其二,体育涵盖项目多,内容丰富,教师技能多样,学生会更想学习且敬佩老师。体育教师能利用这种效应对学生起到直接目标管理和树立正确价值观。直接的身体和技能教学使得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向小学生进行思想品行教育,具有及时、具体、自然的特点,可以避免形式主义和空洞的说教,容易接受,打破心理防线[2]。

2.3 体育教学德育价值体现

2.3.1 增强学生组织与规则意识

学生组织与规则意识贯穿整个学校教育体系,遵纪守法也是立德树人的关键。班级管理中,遵守学校和班级制定的规章制度是保证课堂有序进行的前提和基础。任何一项体育活动都有专门的规则和要求,需要在教师的精心准备和组织下才能完成,而实施过程更需有强烈的组织和规则意识才能有序进行,因此体育教学本身就是增强学生组织和规则意识的过程。尤其体育赛事中,学生需要正确对待规则和纪律,不然便会失去参赛资格。例如,跑步比赛中,越道踩线即为犯规,取消成绩。因此,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正确地看待、处理和遵守这些纪律与规则,能够有效地培养自身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和品德,从而实现贯彻遵纪守法教育的目的[3]。

2.3.2 增强学生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精神

团队合作与小组分工是学生在校园生活环境下所必须学习的,尤其是在班级管理中这种意识和精神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也是学生学会分享、责任和勇于承担的基础,更能体现学生主体意识和提升学生在班级和小组中的主人公身份。而体育教学中往往涵盖最多的就是小组分组学习和练习,还有许多团体类的项目,其规则的制定与要求本身就是对学生团结合作的最基本要求。

例如,接力教学分为迎面接力和4×100m接力2种形式,两者都要求学生学会基本接力动作,理解规则,成绩的关键在于每个学生是否竭尽全力地拼搏参与,有一个人出错都会导致成绩的落后或者失败,这就直接体现合作精神的重要意义,也能直接用结果和过程向学生展示和教育只有团结合作,才能获得成功和成绩的提升。

2.3.3 增強学生坚忍不拔、勇于克服困难、拼搏进取的意志品质

体育运动能够锻炼学生的体能和体力,尤其是有氧耐力和爆发力,需要学生在练习中足够的持久,足够的自我忍耐力才能坚持。而且体育教学根据每个阶段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以及对学生的要求不尽相同。例如,花式跳绳学习。练习者按照由易到难进行学习,需要足够的耐力和毅力才能不断提升自我。多人项目,完成一个配合或难度动要求练习者有相应水平的技术技能,并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不放弃的决心,体现了在运动中培养练习者坚忍不拔的品格。尤其是对计数类项目的学习和练习,动作结构单一,主要锻炼练习者的速度、耐力和体能,对练习者心理暗示和耐受力有十分重要作用[3]。

2.3.4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的培养和加强是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以及学生自尊心的培养和建设,为学生的人格建设做基础,自信心的增强能够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和体验后行为,自信心强的学生能更好的展示自己,在困境中更好地鼓励自己,展现自我人格魅力。体育教学都是需要由易到难,逐步掌握,尤其是对有难度的内容,学生由不会到会,由生疏到熟练,能体验到不一样的愉悦感、自豪感,促使学生想要展现自己和再次体验成功的心理,经过多次的努力和成功后,学生会逐渐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面对困难和解决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因此,体育活动练习的本身就在教育和锻炼着学生,是德育教育的大平台。

3  体育教学中育德于教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

3.1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

无论是从生理或心理方面,每个学生都是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对待学生教师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和方式,注重个体差异性。体育任课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贯彻落实德育教育时,一定要关注学生自身的特点,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因人而异选择实施教育的方式,始终遵循差异性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从不同角度鼓励和教育学生。例如,在跳跃类项目学习的时候会因为学生体重和弹跳等因素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可以对能力强的学生及时给予赞扬,并分配其“教学一帮一”的小助理工作,让其在获得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同时也增强其责任感和培养互帮互助的精神。在对待能力较弱的学生时,对其进行鼓励和重难点的讲解和教授,并告诉其自身的特点会在其他方面占优势,要发扬其优势弥补其劣势,知道坚持和努力克服困难,增加其抗挫能力。

3.2 注重教学突出实例的展示

给学生最好的教育就是直接用事实说话,尤其是小学生,用一件实例告诉他们所含的意义和价值远大于站在讲台上对学生讲形式上的道理来得直接有效。体育教学就是一个活的教育实例大展台,无论是在教师教的过程,学生学的过程还是在精彩激烈的比赛上,时刻展示着教育实例。听与不听会直接影响学生会与不会,练与不练会直接影响学生熟练的程度,是否遵守比赛的规则和秩序直接影响比赛成绩和参赛资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及时抓住这个过程中的现实实例及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他们真实感受和领会其中的价值,参与过的和经过的往往要比听到的体会更深,记忆很深。

3.3 注重教学考核与评价方式的改革多样性

教学质量是通过教学考核来进行评价的,尤其是文化课,往往都是被一考定结局,造成学生自信心的丧失和努力的缺失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评价、认可和鼓励。学习是过程性的,学生需要在遇到困难或取得微小进步时得到认同感,增强其自信心和自尊心,以培养其坚持不懈的精神。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改变考核和评价方法,改掉终结性评价,结合过程性评价和多角色评价,不只用测试结果评价学生成绩,要结合学生学习前成绩,以及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能力、进步等情况,在有小组分组时,要结合小组成员的评价进行综合性评价,综合评定结果。实现教学考核和评价的多元化和多样化,注重人文和道德品质上的教育和强化,强调人格和品质品德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体育本身具有其他科目所不能替代的特殊德育优势和条件,尤其是体育活动的举办和开展,还有本身多样性的项目特征,能使不同条件的学生在不同的方面和领域获得不同的体验和优越感,展示不一样的自己,能够获得纯文化学习所得不到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并且能在生理和心理各方面得到锻炼和提升。因此,充分利用体育的德育优势,配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等进行及时有效的教育,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在小组合作中激发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让课堂由教师监督变成学生自发督促和相互勉励、鼓励的有效积极课堂。

参考文献

[1] 李传安.刍议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当代体育科技,2013,3(27):54-55.

[2] 林志军.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问题初探[J].当代体育科技,2012,2(30):39,41.

[3] 刘存思.花样跳绳运动价值及其在长沙市小学推广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德育价值体育教学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大学生篮球选修课的德育价值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