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涂层球囊治疗股总动脉病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2020-07-02 07:35姚子平邹英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截肢夹层球囊

姚子平,杨 敏,宋 莉,邹英华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北京 100034)

股总动脉起自腹股沟韧带中点后方,是髂外动脉的直接延续,分支为股深动脉和股浅动脉。股总动脉是介入治疗最常用血管入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累及股总动脉者虽不多,但治疗十分困难[1]。2019全球血管指南(Global Vascular Guidelines, GVG)推荐以股总动脉内膜剥脱术作为治疗股总动脉病变的首选方案[2],可获得良好的远期通畅率,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患者住院时间较长[3]。介入治疗股总动脉病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及可同时治疗多处病变等优势[4],但单纯球囊扩张后远期通畅率难以令人满意;且受髋关节运动影响,在此部位植入支架亦存在支架断裂和再狭窄风险。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 DCB)是近年来出现的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病变新技术,与传统球囊扩张相比能够改善股腘动脉病变通畅率[5],且与减容技术联合应用可减少支架植入数量[6],但目前关于DCB治疗股总动脉病变的报道尚少。本研究观察DCB治疗股总动脉病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8年9月11例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接受DCB治疗的股总动脉病变(均为单侧)患者,男8例,女3例,年龄59~84岁,平均(70.1±8.7)岁;Rutherford分级:2级2例,3级5例,4级2例,6级2例;11例均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6例,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4例,高脂血症7例,肾功能不全3例,脑卒中2例,吸烟史6例;见表1。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Rutherford分级≥2级;③股总动脉狭窄≥70%;④接受Acotec DCB治疗;⑤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孕妇或备孕者。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GE INNOVA 4100 DSA机为介入引导设备。首选穿刺病变对侧股总动脉,行腹主动脉及下肢动脉造影,以明确腹主动脉、髂动脉、股总动脉、股深动脉、股浅动脉、腘动脉及膝下动脉情况。以导管配合导丝翻山成功后,交换7F或8F长鞘,以0.018in或0.014in导丝配合导管开通股总动脉病变段,直至远端股浅动脉正常段;合并股浅动脉病变时,同期开通股浅动脉病变。如顺行导丝无法顺利通过病变或进入夹层无法返回真腔,则于透视下逆向穿刺远端动脉,而后使用相应技术开通闭塞段血管。对于同意接受减容治疗的原发病变患者,以0.014in导丝通过病变后,首先采用TurboHawk对病变进行定向旋切,而后常规以直径为4 mm或5 mm普通球囊对股总动脉病变进行预扩张。血管准备满意(残余狭窄<30%且无血流限制性夹层)后,以直径5.5 mm或6.0 mm DCB对股总动脉病变进行扩张,扩张时间180 s,压力10 atm (1.013 MPa)。如DCB扩张后仍存在血流限制性夹层或残余狭窄>30%,则以普通球囊行后扩张,或植入直径为 6 mm的自膨式支架。见图1。

1.3 观察指标 统计技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后30天死亡率、截肢率。于术前、术后48 h及随访12月时评估Rutherford分级和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 ABI)。技术成功标准为治疗结束时目标病变残余狭窄<30%,且无血流限制性夹层。统计术后12个月累积一期通畅率,一期通畅指靶血管在随访期内保持通畅或再狭窄<50%。统计术后12个月免于靶病变重建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Rutherford分级和ABI以±s表示,3个时间点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法;以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一期通畅率和免于靶病变重建率。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图1 患者男,59岁,股总动脉病变 A.CTA示股总动脉处闭塞性病变(圈); B、C.以Turbohawk对病变进行定向旋切并减容; D.以直径为 5.0 mm普通球囊对股总动脉病变进行预扩张; E.血管准备满意后,以直径为6.0 mm DCB对股总动脉病变进行扩张

表1 患者临床资料

注:—:未行此检查

2 结果

11例中,股总动脉闭塞7例,重度狭窄4例;其中原发性病变9例,支架内再狭窄2例。股总动脉累及股浅动脉5例,单纯累及股总动脉6例;病变长度 30~380 mm,平均(136±117)mm。以外周动脉钙化评分系统(peripheral artery calcium scoring system, PACSS)评价病变部位血管钙化程度,0级4例,3级3例,4级4例。

介入治疗过程中,5例采用DCB联合减容治疗,6例行单纯DCB治疗。7例使用1个DCB,3例2个,1例3个。8例DCB扩张后未出现夹层;2例出现非血流限制性夹层,1例出现血流限制性夹层。2例应用补救支架。11例术后均未出现治疗相关并发症,术后30天内无死亡病例。

10例患者获得有效随访(11号患者失访),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随访期间1例(5号患者)出现病变再狭窄,但因无明显症状而未行再次介入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累积一期通畅率为85.75%,均未行靶病变重建,2例患者(9号和11号患者)截肢,免于截肢率为81.82%(9/11)。1例(3号患者)随访中发现股总动脉动脉瘤形成。随访12个月时Rutherford分级较术前降低(P<0.05),而患侧ABI较术前升高(P<0.05),见表2。

3 讨论

股总动脉病变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相对少见,指南推荐以股总动脉内膜剥除术作为标准治疗方法[2],但需在全身麻醉下手术,且创伤较大、患者住院时间较长[7]。回顾近期股总动脉内膜剥脱术的临床研究[2-4,8],发现股总动脉内膜剥脱术总并发症发生率超过15%,其中切口感染发生率超过8%,且术后30天死亡率达1.5%,安全性存在不足。

表2 3个时间点间Rutherford分级及患侧ABI比较(±s)

表2 3个时间点间Rutherford分级及患侧ABI比较(±s)

时间点Rutherford分级患侧ABI术前3.55±1.25(n=11)0.51±0.30(n=9)术后48h2.27±1.83(n=11)0.96±0.24∗(n=8)随访12个月1.67±1.11∗&(n=10)1.05±0.24#(n=8)F值9.53310.617P值0.0010.001

注:*:与术前比较,P<0.05;#:与术前比较,P<0.001;&:与术后48 h比较,P<0.05

近年来血管介入治疗发展迅速,新技术、新方法的出现为治疗股总动脉病变提供了更多选择[4]。单纯球囊扩张是介入治疗股总动脉的传统方式,其通畅率低于股总动脉内膜剥脱术[9]。BONVINI等[9]分析360例接受介入治疗的股总动脉疾病患者,术后1年再狭窄率为27.6%,靶病变血运重建率为19.9%。一项纳入20项研究、包括836例股总动脉病变患者、897条患肢的Meta分析[10]结果显示,术后6、12、24个月一期通畅率分别为87%、77%和73%。

股总动脉位于髋关节运动部位,支架植入后存在断裂风险,使再狭窄风险升高[11],故对应否于股总动脉植入支架存在争议。SIRACUSE等[12]报道1 014例接受介入治疗的孤立股总动脉病变患者,术后1年无截肢生存率、免于再狭窄/死亡率、免于再次血管重建治疗率分别为93.5%、83.0%和87.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支架植入是导致病变需再次干预和截肢的独立危险因素。但近期有研究[4,13-14]表明,股总动脉植入支架的断裂率为1.8%~8.9%,支架断裂并未造成再狭窄或临床症状恶化;且与单纯球囊扩张相比,植入支架可提高技术成功率、一期通畅率及免于靶病变重建率[9],常规支架植入后12、24个月的一期通畅率均高于选择性支架植入[13]。近期一项随机对照试验[4]显示,传统股动脉内膜剥脱术与支架植入术后24个月患者生存率、一期通畅率及靶病变重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均明显降低。本研究对2例患者采用补救支架治疗,但受限于样本量,未能分析支架植入与通畅率的关系。

KUO等[15]的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DCB治疗股总动脉后12、24个月时一期通畅率均低于股动脉内膜剥脱(12个月:75.0% vs 96.7%,P=0.003;24个月57.1% vs 94.1%,P=0.001),但二期通畅率无明显差别(12个月:97.5% vs 98.3%,P=1.000;24个月:90.5% vs 97.1%,P=1.000)。减容治疗可减少腔内成形术中发生夹层及再狭窄的风险,破坏钙化屏障,提高DCB药物转运效率;理论上联合DCB治疗可获得良好临床效果[16]。谈洪统等[17]以紫杉醇DCB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并与普通球囊治疗组对比,发现药物球囊干预能降低再狭窄率,且近期疗效优于普通球囊。STAVROULAKIS等[18]对比单纯DCB(DCB组)与定向斑块切除术+DCB(DAART组)治疗股总动脉病变的效果,术后12个月DAART组一期通畅率高于DCB组(88% vs 6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DAART组二期通畅率明显高于DCB组(100% vs 81%,P=0.03)。本研究中随访12个月时累积一期通畅率为85.75%,免于靶病变重建率为100%,均高于文献[18]报道,可能与本组部分患者接受减容治疗有关,但由于样本量少所限,无法评价其对通畅率是否存在影响。

综上所述,DCB治疗股总动脉病变的效果较好,安全性高,是治疗股总动脉病变的有效方式。但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且样本量小,使结论的外推性受到一定影响,且未设置股动脉内膜剥脱、单纯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治疗方式作为对照,尚需进一步完善。

猜你喜欢
截肢夹层球囊
How to ensure leftovers are safe to eat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整层充填流动树脂与夹层技术在深楔状缺损修复中的比较研究
浅谈夹层改造常用设计方法
宫颈阴道双球囊与米索前列醇在高危产妇引产中的应用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压缩载荷下钢质Ⅰ型夹层梁极限承载能力分析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隔夹层参数对底水油藏注水效果影响数值模拟研究
——以渤海A 油藏为例
老人崴脚后缘何要截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