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发
(开封市中医院 普外科,河南 开封 475000)
大隐静脉曲张是临床常见下肢静脉疾病,是指大隐静脉呈曲张状态,发病率高,若不及时治疗,病情进一步发展,静脉纡曲可导致软组织坏死、下肢溃疡,严重者甚至截肢,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1]。目前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曲张静脉剥脱术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但其创伤大,影响术后恢复。激光腔内凝固术是近年来在临床应用较广的微创方法,具有损伤小、疗程短、可靠等优势。基于此,本研究探讨激光腔内凝固术对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开封市中医院收治的79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男15例,女24例;年龄40~76岁,平均(59.16±8.23)岁;病程2~15 a,平均(9.37±2.75)a;患肢部位为左侧23例,右侧16例;静脉分类系统(CEAP)分级为C5级4例,C4级10例,C3级12例,C2级13例。观察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39~73岁,平均(56.39±7.76)岁;病程2~14 a,平均(8.48±2.46)a;患肢部位为左侧21例,右侧19例;CEAP分级为C5级3例,C4级11例,C3级11例,C2级1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患肢部位、CEAP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知晓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开封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经屈氏检查、下肢深静脉造影等确诊为大隐静脉曲张;(2)具备手术指征;(3)无手术禁忌证;(4)患肢表现为酸胀、沉重感等症状。排除标准:(1)CEAP分级为C0、C1、C6级;(2)继发血栓性静脉炎;(3)深静脉不畅;(4)感染性疾病;(5)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6)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7)血液系统疾病;(8)免疫系统功能障碍;(9)恶性肿瘤;(10)不配合本研究。
1.3 手术方法
1.3.1对照组 接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曲张静脉剥脱术:切开患侧耻骨结节下皮肤,做1个切口,显露解剖组织,寻找到大隐静脉主干,并将其5个属支分离、结扎;切断大隐静脉主干,结扎近端;纵行切开内踝前上方1.0 cm处皮肤,显露大隐静脉起始处,将静脉剥脱器从近端插入,将小腿交通支分离至筋膜下结扎;分段切除曲张血管,缝合小腿各个切口,并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下肢;自股部由下向上将剥托器抽出,全程顺行剥脱大隐静脉;术毕,逐层缝合切口,并实施加压包扎。
1.3.2观察组 接受激光腔内凝固术:取站立位,在曲张浅静脉处做标记,采用硬膜外麻醉;于内踝关节前上方1 cm处,选择内踝大隐静脉起始部主干位置,采用18号套管针实施穿刺;采用静脉曲张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湖北武汉博激世纪,GIGAA)治疗;光纤导入曲张静脉,设置功率为12~18 W,脉冲为1.0 s,间隔时间为1.0 s,移动距离为2~3 mm;采用连续脉冲方式,开启激光,同步将光纤退出,每次后退0.5~1 cm,同时采用湿纱布垫压迫已行激光治疗的区域;术后使用弹力绷带包扎患肢2 d。
1.4 观察指标(1)手术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数。(2)应激反应:检测患者术前及术后3 d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抽取空腹静脉血4 mL,离心(3 000 r·min-1,15 min)后取上清液,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NO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NF-α、IL-6水平。(3)复发率。随访12个月。复发标准:经下肢深静脉造影显示,下肢内侧浅表静脉表现为伸长、扩张和蜿蜒屈曲,且患肢存在肿胀、疼痛、酸胀和沉重感。
2.1 手术指标观察组切口数、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2.2 应激反应术前,两组血清NO、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 d,观察组血清NO、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应激反应比较
注:NO—一氧化氮;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IL-6—白细胞介素-6。
2.3 复发率随访12个月,两组均失访2例。对照组复发1例,观察组复发2例。观察组复发率[5.26%(2/38)]与对照组[2.70%(1/3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981)。
大隐静脉曲张是静脉血管常见病,其病因复杂,多与重体力劳动、长时间站立等因素相关,从而引起浅静脉内压力持续升高,引起下肢血液循环障碍,患者多伴有疼痛、肿胀、出血等症状,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2-3]。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曲张静脉剥脱术通过将曲张静脉剥脱,阻断静脉血液回流,减少瘀血,从而阻断静脉血管病理改变,改善病情,但其切口多、创伤大,且易发生多种并发症,术后康复较慢。而激光腔内凝固术利用激光纤技术,促使周围血红蛋白吸收足够能量,从而发生组织气化,作用于周围血管壁,促使血管内膜变性,导致管壁收缩及纤维化,实现管腔闭塞。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曲张静脉剥脱术相比,激光腔内凝固术创伤小,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恢复,且其手术切口少,术后瘢痕少,不影响美观,尤其适用于追求美观的年轻女性患者[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切口数、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表明激光腔内凝固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此外,两组复发率比较无明显差异,表明激光腔内凝固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能改善患者预后。
TNF-α属于多种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因子,IL-6是机体重要的多肽类细胞因子,两者均可介导和调节免疫应答、炎症反应。NO与血管内皮功能呈正相关,能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状态。大隐静脉曲张属于进展性炎症反应疾病,相关研究证实,血清IL-6、TNF-α、NO水平可有效反映机体应激损伤情况[5]。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术后3 d观察组血清NO、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表明激光腔内凝固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能减轻应激反应。同时,激光腔内凝固术应用时需注意:(1)术中将光纤置入大隐静脉腔内时,若多次穿刺不成功,可于直视下实施穿刺,提高穿刺成功率;(2)光纤凝固起始点不可定位过高,以在腹股沟韧带下2~3 cm处最佳,以避免伤及股静脉,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不利于预后;(3)术后应鼓励患者早期进行下床活动,并穿弹力袜至少6~8周,以减少复发风险。
综上可知,采用激光腔内凝固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应激反应,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