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娜
(许昌市人民医院 产房,河南 许昌 46100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产妇选择剖宫产分娩,进而导致剖宫产率逐年上升[1]。仰卧位是传统分娩中常采用的分娩体位,但因产妇长时间处于仰卧位,压迫腹部大血管,进而造成子宫与胎盘的供血量不足[2-3]。临床研究表明,产妇采取自由体位进行分娩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母婴安全[4]。本研究探讨自由体位分娩对产妇产程、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56例产妇。纳入标准:(1)初产妇且为单胎;(2)足月妊娠。排除标准:(1)合并心、肝、肾等异常;(2)头盆不称、骨盆狭窄。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产妇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抽签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8例。对照组:年龄20~29岁,平均(25.12±2.34)岁;孕周37~42周,平均(39.16±1.14)周;大专以上64例,高中27例,初中21例,小学以下16例。观察组:年龄20~28岁,平均(24.32±2.08)岁;孕周38~42周,平均(40.16±1.03)周;大专以上69例,高中23例,初中22例,小学以下14例。两组年龄、孕周、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干预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以卧位为主的体位进行分娩。观察组患者采用自由体位进行分娩,操作如下。(1)术前准备:于产妇进行分娩前将分娩需要的辅助设备如分娩球、分娩凳等提前放入产房并调整适宜的产房温度、湿度,为产妇营造舒适的生产环境。(2)健康教育:带领产妇进行产科检查,确认产妇及胎儿无异常情况;帮助产妇熟悉产房,减轻产妇对分娩产生的紧张感;告知产妇自由体位的方法、辅助设备的使用方法以及下床活动的注意事项等,增加产妇对自由体位及分娩的认知;解答产妇的疑问,纠正其错误思想观念。(3)潜伏期:指导产妇使用分娩球、分娩凳等辅助设备,选择自己舒适的体位(如站位、坐位等)并交替使用。(4)活跃期及第二产程:指导产妇继续采用自由体位,同时做好随时接产的准备;若产程无法顺利进展,则需检查产妇的骨盆情况,评估宫缩情况,协助产妇使用合适的辅助设备及体位进行分娩,纠正异常胎位。
1.3 观察指标(1)产程时间: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所需的时间。(2)分娩方式及结局。
2.1 分娩方式及结局观察组阴道顺产率、产钳助产率、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及结局比较[n(%)]
2.2 产程时间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比较
分娩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生理过程,主要是指胎儿从母体中成功脱离成为独立个体的过程,而产力、产道、胎儿等多种因素均可能会影响妊娠结局[5]。仰卧位是目前产妇进行分娩的常用体位。该体位有利于医生观察产程,监测胎心,便于对产妇进行操作[6]。但临床研究发现,产妇长时间处于仰卧位会导致骶尾关节不易扩张,骨盆的可塑性受到限制,进而造成骨盆的出入口较窄,不利于胎儿顺利娩出[7]。
自由体位分娩主要是指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选择自己感觉较为舒适的体位进行分娩。该体位不仅可充分满足产妇的身心需求,提高产妇和家属的主观能动性,也有利于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8]。产妇于第一产程中取坐位、站立位,可以显著增加子宫静止期间的压力,加快产程进展速度。第二产程中产妇取坐位,有利于胎儿血液循环的改善,进而在分娩过程中减轻胎儿缺氧的程度。直产姿势使胎儿重力方向与产道方向相同,宫缩使胎头在产道中顺利旋转,有助于缓解产妇腰部产生的不适感,增加四肢肌群、腹肌、盆底肌的收缩力,有利于缩短产程,降低剖宫率,促进产妇的成功分娩[9-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阴道顺产率、产钳助产率、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这表明协助产妇采用自由体位进行分娩可以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新生儿窒息和产后出血的发生。
综上所述,协助产妇采用自由体位进行分娩,有助于缩短产程,优化分娩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