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玉芬,李凤先,田美静,黎倩男,李艳平,张红阳
(北京市石景山医院 护理部,北京 100043)
超声引导对浅表组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对于上肢浅静脉的效果良好。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因穿刺点表浅,具有微创伤、易止血、留置时间久等特征,有助于提供一条安全的静脉通道[1]。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长期输液患者中。但由于长期肠外营养、肿瘤化疗,加之患者自身血管条件差,盲穿失败率相对偏高,即使穿刺成功,置管出现异位的可能性也高,导致PICC的使用价值受到了一定影响。PICC导管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的导管,由外周静脉(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下1/3,用于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股静脉置管感染率高,易形成深静脉血栓,适用于短期置管患者,一般置管长度为20~25 cm[2-3]。本研究将通过便携式超声仪在超声引导下经下肢置入PICC导管和股静脉置管并进行比较,具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北京市石景山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晚期卧床患者5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7例。对照组男16例,女11例,年龄36~91岁,平均(63.52±4.87)岁。观察组男15例,女12例,年龄35~90岁,平均(62.58±4.95)岁。入组标准:(1)恶性肿瘤晚期卧床;(2)神志清楚,能配合操作;(3)同意行成人下肢PICC置管操作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或血栓风险极高;(2)精神障碍。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操作方法
1.2.1超声设备及参数 两组均借助LOGIQ 500型彩超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为5~10 Hz,或者采用飞利浦HD11XE彩超诊断仪,频率为5~12 Hz。
1.2.2观察组 接受超声引导下经下肢置入PICC导管。使用的穿刺包来自美国巴德公司,导管类型为4Fr。由置管经验丰富的护士操作。穿刺点选择:在患者腹股沟中线向远心端20 cm左右。导管尖端位置:上腔静脉下段1/3,平第1腰椎位置或平第3~4腰椎水平最佳。置管后,经X线检查导管末端位置。导管维护情况:先测量腿围,然后对脱脂穿刺点周围皮肤用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棉球消毒3次,碘棉球消毒3次,消毒面积为10 cm。用9 g·L-1氯化钠注射液脉冲式冲管,用无菌贴膜固定。在日常维护过程中,每次输注前后分别用10 mL 9 g·L-1氯化钠注射液冲洗脉冲管,避免纤维蛋白沉积于导管内,冲洗管道时避免血液倒流。导管留置时间同上肢PICC留置时间(<1 a)。
1.2.3对照组 接受超声引导下经股静脉置管。采用益心达公司生产的单腔中心静脉置管穿刺包,导管类型为8Fr。由外科医生操作。穿刺点选择:在患者腹股沟区域股动脉内侧0.33~1 cm。导管尖端位置:下腔静脉上段。导管插入长度:15 cm。置管后,经X线检查导管末端位置。导管维护情况:先测量腿围,然后对脱脂穿刺点周围皮肤用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棉球消毒3次,碘棉球消毒3次,消毒面积为10 cm。最后,用9 g·L-1氯化钠注射液脉冲式冲管,用无菌贴膜固定。在日常维护过程中,每次输注前后分别用10 mL生理盐水冲洗脉冲管,避免纤维蛋白沉积于导管内。冲洗管道时避免血液倒流。导管留置时间:不超过4周,超过4周需重新穿刺置管。
1.3 观察指标观察时间:从置管到计划拔管时间段。指标包括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穿刺时长、置管相关并发症(包括穿刺点感染、静脉炎、血栓等)发生情况。
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较对照组高,置管相关并发症较对照组少,穿刺时长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各项指标比较
近年来,随着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肿瘤患者需要反复化疗、营养支持。静脉输液方式的合理选择已成为医疗实践的重点,既要减轻患者的痛苦,又要保护患者有限的外周静脉。传统的外周静脉输液方式不仅增加了患者静脉炎和局部坏死的风险,且由于多次穿刺,增加患者痛苦,增加并发症出现的可能[4]。因此,选择一个方便、安全的静脉通路对恶性肿瘤的治疗至关重要。
对于恶性肿瘤晚期卧床患者,即使没有深静脉置管,由于血液黏稠、长期卧床导致血流缓慢,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较高,加之穿刺引起的血管损伤,满足了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可见保留静脉通路会促使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上升。然而,对于此类患者,生存期有限,为了抢救及营养支持的需要,保留静脉通路是必须环节,同时下肢外周静脉短导管无法满足及时抢救和治疗,故经下肢置入PICC导管应用于此类患者是优选方案之一。相比股静脉置管,PICC导管优势在于:(1)经下肢置入PICC是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2)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置管,穿刺成功率高;(3)经下肢置入PICC导管利用改良赛丁格技术,对静脉损伤小,且PICC导管硅胶材质较柔软,导管较细,对静脉血流影响小。穿刺点选择远离会阴区,留置时间长[5-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比对照组高,置管相关并发症比对照组少,且穿刺时长比对照组短,说明超声引导下经下肢置入PICC导管较超声引导下经股静脉置管一次成功率高,同时穿刺时间更短,且并发症更少。因此,对于特殊患者,在严格掌握置管适应证的前提下,经下肢置入PICC导管比股静脉置管有一定优势,可作为一种输液通路并应用于临床。但由于本研究适应证选择面较窄,故样本量较小,需要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基础上,与股静脉置管相比,超声引导下经下肢PICC置管具有一定优势,并发症少,成功率高,是一种可行的静脉通路选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