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艳,程月飞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重症监护室,河南 洛阳 471000)
重症胰腺炎属于胰腺炎中特殊类型,具有病情进展迅速、起病急、死亡率高等特点,其常见合并症为腹部感染[1]。重症胰腺炎伴腹部感染的死亡率正在逐年向上攀升,而腹部感染和胰腺以及周围组织坏死具有紧密联系,坏死范围越广则腹部感染风险就越高。本研究旨在分析谷氨酰胺辅助治疗在重症胰腺炎伴腹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1 一般资料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重症胰腺炎伴腹部感染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男31例,女32例,年龄28~57岁,平均(42.43±7.20)岁。研究组男33例,女34例,年龄27~53岁,平均(40.09±6.4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并签字,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症状、实验室、CT等相关检查确诊为重症胰腺炎伴腹部感染;②具有完整临床资料;③治疗前1个月未应用谷氨酰胺治疗。(2)排除标准:①伴有肾衰竭、休克等并发症;②合并严重精神障碍或认知障碍;③对本研究药物成分过敏;④合并心脏病。
1.3 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 予以常规治疗,即禁食、胃肠减压、解痉镇痛、纠正电解质紊乱、抗休克、等治疗,并结合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药物治疗,且于禁食期间经全静脉营养液予以营养补充。
1.3.2研究组 基于对照组加用谷氨酰胺(海南皇隆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503)静脉滴注,每次20 g,每日1次。两组持续治疗14 d。
1.4 疗效评估标准腹腔积液、腹痛等症状已基本消失,腹部感染得到控制,且经影像学检查显示胰腺已恢复正常记为显效;腹腔积液、腹痛等症状明显改善,且腹部感染具有显著改善记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甚至加重记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有效率、显效率之和。
1.5 观察指标(1)对比两组临床疗效。(2)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即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取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取血清,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6水平。
2.1 临床疗效研究组无效5例,有效25例,显效37例,总有效率为92.54%(62/67);对照组无效18例,有效20例,显效25例,总有效率为71.43%(45/63);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血清炎症因子两组治疗前血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6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6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重症胰腺炎属于临床极具凶险疾病,且多合并并发症,严重者可产生多器官衰竭、休克等。重症胰腺炎伴腹部感染已缓慢替代多器官功能衰竭和休克,逐渐变为诱发胰腺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重症胰腺炎治疗期间需禁食,而随着疾病发展,长期未接受食物刺激的肠道黏膜逐渐萎缩,肠壁通透性提高,促使肠道内大肠杆菌、肠球菌等相关菌群转至腹腔,从而引发腹部感染[2]。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说明谷氨酰胺辅助治疗重症胰腺炎伴腹部感染效果确切。在病情发展过程中谷氨酰胺消耗加剧,继而对肠道细胞分化以及黏膜细胞更新产生影响,致使肠道内细菌发生移位,导致免疫功能发生紊乱,加重病情,而此时予以药物补充缺乏的谷氨酰胺,利于肠道细胞分化及黏膜细胞更新恢复,进而纠正免疫功能,延缓病情发展[3]。
重症胰腺炎伴腹部感染具有明显炎症反应,且随病情发展,炎症反应随之加重,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6属于临床常用炎症因子指标,其水平高低可直接反映病情程度[4]。本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6水平低于对照组,说明谷氨酰胺可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病情转归。
综上所述,重症胰腺炎伴腹部感染患者采用谷氨酰胺辅助治疗效果显著,可抑制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