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瑞仙 苏伟才 高墨涵
护士分层管理是近年来护理管理探索的热点问题[1]。如何实现护士分层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是护理管理者和护理人员共同关注的话题。对护士按照不同层级要求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护士分层及晋级依据之一是护士分层常用的方法[2]。传统的护士分层考核需要设计考题、印制试卷、批改试卷、统计结果等程序,组织管理程序繁杂,耗费人力和物力,管理成本高。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管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护理系统,如何通过构建护士分层理论考核信息系统,解决传统考核方法存在的难题也是热点问题之一[3]。本文报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护士理论考核信息系统的建设及实施效果,供大家参考。
护理部组织成立信息化考核小组,该小组包括护理组成员和信息组成员,统一由护理部领导。
1.护理组成员及工作职责:护理组成员由6名临床护理专家(10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副主任护师及以上职称),9名护士长(5年以上临床护理管理经验、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及9名护理教学老师(5年以上临床带教经验、专科护士、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组成。护理组的职责:根据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护士分层管理办法(试行)的相关要求,拟定理论考核方案和提供考题内容,形成在线考核功能及业务逻辑需求申请。
2.信息组成员及工作职责:信息组成员由信息工程师2人组成,均具备5年以上医学相关信息管理工作经验,熟知护理专业的特点,是本院信息系统的开创者。信息组的工作职责是利用功能模块层实现护理组的需求,将功能模块层处理完成的数据发送到浏览层,实现在线考核的功能和业务逻辑需求。
护理组在反复讨论和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确定题库架构由基础知识和肿瘤专科知识二部分组成。
1.基础知识部分:基础知识是区别于肿瘤专科知识而言,涵盖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外科护理、护理管理、医院感染、健康教育、护理伦理等7部分内容以及本院护士日常工作需掌握的应知应会手册中的内容。鉴于掌握应知应会手册内容是本院对护士进入临床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新护士需在入职后快速、准确掌握。因此,该部分题目考核申请N1的护士。为了兼顾权威性和实用性,基础知识部分的内容参照某知名出版社的护士资格考试题库以及初级、中级、高级职称晋升考试题库,4个题库分别对应N1、N2、N3、N4护士的基础知识题库。
2.肿瘤专科知识部分:护理组成员根据科室的专科特点,提供肿瘤专科护理试题。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案例分析题。在案例分析题中,会先描述一段患者的患病情况,如题干描述:患者,胡先生,56岁,便血及肛门下坠感已1年,近2个月发现大便呈扁平状,表面带有脓血,去医院检查指诊发现直肠中段有约2 cm×2 cm大小的肿物质硬,边缘不清。其后的问题设计会突出专科护理的相关内容,如该题目问题为患者的诊断是什么?术后的护理应重点注意的问题?出院的康复指导以及相关护理措施等。
信息组根据护理组所提出的考核系统的构建目的及功能需求,基于Oracle数据库平台,采用JAVA语言、BS架构进行开发。系统从逻辑上分为三层结构应用模型:数据服务层、功能模块层、用户浏览层。
1.护士层级基本标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为肿瘤专科医院,肿瘤的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科室有共性的护理内容,同时也具有较强的专科特性。根据2012年《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本院将护士层级分为N0级(新护士,已取得护士执照入职未满1年的护士)、N1级(成长期护士,工作1年以上3年及以下的护士)、N2级(熟练期护士,工作3年以上的护师)、N3级(精通型护士,主管护师层面)、N4级(临床护理专家,具有高级职称的护士)。
2.考卷生成原则:考核小组根据分层要求,结合科室特点,遵循依层级递增加大肿瘤专科知识占比的原则,确定基础知识、肿瘤专科知识不同占比,见表1。考核前,护理组人员根据对不同层级护士知识占比要求,按规定录入相应比例数值,系统自动生成相应层级试卷,保证了同一层级不同护士的试卷内容比例相同、难度相同、内容不同。这样既保证了考核结构的统一性,又避免了护士在不同时间考核可能存在的考题泄露的问题,增加了考核的公平性。具体比例见表1。
通过各阶段的逐步推进,实现了面向全院护士的信息化分层考核。因本院从事临床工作的护士中尚无高级职称,故本次考核并未涉及N4级别。参与考核的护士基本情况见表2。具体应用过程如下:(1)小范围预实验:根据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护士层级管理办法中的规定,按照不同层级护士各部分考核内容所占比例的要求,结合医院科室和护士分布比例情况(非手术科室总数:手术科室总数=1:2,非手术科室护士总数:手术科室护士总数≈1:2),测试了1个非手术科室(内科化疗病房)、2个手术科室(结直肠外科病房和胸外科病房)共64名护士的3个层级(N1、N2、N3)的考核试卷。每份试卷共50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要求被测试科室护士在1周内登陆考核系统完成答题。经过该轮测试,考核小组成员认真分析试卷成绩,对于以上3个层级,均降低了基础知识中护理管理、健康教育、医院感染、护理学基础等题目的比例,着重突出了内科、外科护理知识。具体比例安排见表3;(2)按照修改后的比例,首先对本院申请N1层级的174名护士进行了考核,考核过程顺利。通过对试卷的分析,符合管理预期;(3)最后,用6天时间,考核小组完成了全院其余554人的分层考核。
表2 参加考核护士基本情况(例)
全院728名护士考核所用时长和考核成绩见表4。按照100分为满分,60分为及格,80分及以上为优秀的标准,本院拟晋升N1级别的护士的合格率为100%,优秀率为79.31%(138/174),晋升N2级别的护士的合格率为100%,优秀率为49.70%(257/517),晋升N3级别的护士的合格率为100%,优秀率为64.86%(24/37)。
考前准备时间包括出题、抽题及试卷打印等,考核系统与普通考试相比较,节约了大量的考前准备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1,P<0.05),见表5。
考核系统与普通考试相比较,节约了大量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1.227,P<0.05),见表5。
表3 不同层级不同科室护士理论考核内容所占比例(%)
表4 护士考核情况汇总(n=728)
采用考核系统后,护理人员对考试方式满意度明显高于以往普通考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63,P<0.05),见表5。
护士答题时间均在30分钟以上,使用了考试总时间的66.67%,既没有提前交卷的情况,也没有出现考试时间终止尚未答完题目的情况。本次申请考核的所有护士成绩均达到所晋级别的合格要求,完成了相应级别晋级。这说明此次考试的难易度适中,符合肿瘤专科医院的特点。在不同层级的优秀率中,N1级别的护士优秀率最高,这可能是因为处于该级别的护士脱离理论学习的时间短,在考核中能够有较为出色的表现。但由于本院临床护士中,尚没有获得副主任护师聘任的护士,没有晋级N4级别的护士。因此,对于N4级别的使用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利用计算机实现在线考核,相对于以往的纸质版试卷,考核系统极大地节省了人力资源,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体现了护理管理信息化和现代化管理[4]。考核系统具有按规定组合试卷、自动评分、成绩分析与管理等功能,护理部可以根据对不同年资,相同层级护士的考核结果反馈分析,不断完善题库系统和培训内容,达到持续改进和不断更新的目的。考核系统为各护理单元护士长对其管理范围内的护士的考核结果进行多维度的对比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指导护士后续的学习提供了途径。此外,护理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按护理部要求完成考试,这也极大地方便了护士,体现了“以护士为中心”的信息化改进理念[5]。系统通过计算机随机出题,自动阅卷,且所有题型均为客观题,这也提高了考核管理的科学性。
考核系统借助医院局域网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不同科室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快速通道,可以实现在院内不受时间、地点范围限制的考核[6]。考核系统既可以完成大范围的集中考核,还可以满足科室层面的小范围考核,为护理人员根据自己的时间做好参加考核的安排提供方便。考核系统操作简便,极大地提升了护士的满意度。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护士考核信息系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还需要不断完善:①进一步完善题库设计。根据此次考核的结果,进一步分析题目难度,发现容易题和易错题,为考核难度系数改进作参考。不断补充和完善专科新进展,并且将不同层级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开发出相应的试题;对原有试题库的加强维护,对已更新的相关指南、共识标准的相应试题及时更新,保证试题库的广泛性、全面性和前沿性;②不断优化试卷考题比例与题量设置、分值分配的关系。与相关教育学专家合作,继续探索更适合专科医院发展和临床工作的试卷结构与比例;③加强在线考核系统应用后的效果评价;④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复习和考核即可以用来指导现在的实践,还可以帮助护士熟悉新的业务进展,更好地服务患者。
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管理是未来护理工作发展的趋势。通过加强护理信息化建设,可以使得护理管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7]。考核系统将原来十分繁琐的事情变得简单、高效,同时提高了护士理论考核的学术性、专业性、保密性和科学性[8]。考核系统以信息化为载体,构建了护士理论考核的题库,实现了资源共享,在线考核、随机出题、按比例生成试卷、自动评分、成绩分析与管理等功能,它使得护士的分层管理落到了实处。
表5 考核系统应用前后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