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兵,杨家福,瞿刚波,郝攀登,曾智江,袁 俊,袁 毅
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跟骨骨折的主要手段,以往手术多采用外侧L形切口入路,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经跗骨窦入路能够清晰暴露距下、跟骰关节,方便复位、固定,疗效良好,可减少术后并发症[1]。本研究对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科采用经跗骨窦入路和外侧L形切口入路内固定治疗的96例跟骨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1 病例资料纳入标准:① Sanders Ⅱ、Ⅲ型骨折; ② 单侧闭合骨折;③ 年龄18~70岁;④ 随访时间≥12个月。排除标准:① 伴足踝部其他骨折;② 病理性骨折;③ 伴神经损伤;④ 合并糖尿病或下肢血管病变;⑤ 既往有下肢手术史;⑥ 临床资料不完整。本研究纳入96例,其中50例行经跗骨窦入路内固定(微创组),46例行外侧L形切口入路内固定(传统组),两组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常规消肿处理,待肿胀消退、出现皱皮征后再手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患者健侧卧位,大腿气囊止血带包扎,压力为53.2 kPa。① 微创组:取跗骨窦4~6 cm切口(由跟骨前突到腓骨尖),在腓骨之下,切口平行足底。锐性分离直至骨折端充分显露,恢复跟骨高度,矫正跟骨结节畸形,采用空心螺钉固定跟骨结节与载距突骨块。然后行后关节面复位,复位满意后应用克氏针临时固定载距突骨折块,手法挤压使膨出的外侧壁复位,达到满意后固定。生理盐水彻底冲洗伤口,充分止血,逐层缝合,术区常规留置负压引流管2~3 d。② 传统组:沿外踝上4 cm纵向切开皮肤,于跟骨外侧做L形切口,抵达第5跖骨基底部,逐层切开,向上掀起骨面外侧软组织,剥离骨膜。分别于外踝、距骨外、骰骨置入1枚克氏针。行切口皮瓣牵拉处理,充分保留骨折端,明确骨折移位方向,了解关节面塌陷情况,撬拨塌陷的关节面,注意避免损伤腓肠神经。挤压跟骨,复位后关节面,恢复距下关节,复位骨折,使跟骨Böhler角恢复正常,必要时行自体骨移植。C臂机透视下确认复位满意,选择适宜钢板,预弯后置入跟骨外侧壁固定。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充分止血,逐层缝合,留置负压引流管2~3 d,如引流量较多,可适当延长1~2 d。
1.3 术后处理去枕平卧6 h,患肢抬高30°,常规换药及应用抗生素。术后2周酌情下床活动,避免患肢负重;术后6周开始前足负重行走,8~10周开始全足负重活动,术后12个月摄X线片复查,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物。
1.4观察指标①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② 切口感染、皮缘坏死、软组织损伤、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③ 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Böhler角、Gissane角。④ 末次随访时根据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获得随访,微创组随访12~18(14.52±2.56)个月,传统组随访12~20(15.58±3.54)个月。
2.1 围手术期一般情况见表2。与传统组相比,微创组术中出血量少(P<0.001),术后住院时间短(P<0.001);两组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术后并发症微创组切口感染3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传统组切口感染5例,皮缘坏死2例,软组织损伤2例,创伤性关节炎3例。微创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0%(4/50),明显低于传统组的26.09%(12/46)(χ2=5.643,P=0.018)。
2.3 影像学评价见表3。术前两组Böhler角、Gissane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Böhler角、Gissane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术前一般资料比较
表2 两组围手术期一般情况比较
表3 两组影像学评价指标比较
与术前比较:*P<0.05
2.4 AOFAS踝-后足评分及优良率末次随访时,微创组AOFAS踝-后足评分为68~95(87.12±4.58)分,优29例,良18例,可3例,优良率为94.00%(47/50);传统组AOFAS踝-后足评分为42~93(80.48±5.36)分,优18例,良19例,可8例,差1例,优良率为80.43%(37/46)。微创组AOFAS踝-后足评分明显高于传统组(t=6.541,P<0.001),优良率也明显高于传统组(χ2=4.031,P=0.045)。
2.5 典型病例见图1~4。
手术治疗跟骨骨折旨在恢复跟骨解剖形态,包括Böhler角、Gissane角及跟骨长、宽、高的恢复[2]。跟骨解剖形态恢复程度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案尤为重要。以往常采取外侧L形切口入路内固定,术中骨折线显露清晰,便于骨折复位,同时损伤腓肠神经的概率较小;但其未能充分显露关节面,且创面剥离范围广,易破坏跟骨外侧血供,钢板置入会撞击关节面,造成软组织损伤[3-4]。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经跗骨窦入路内固定成为治疗跟骨骨折的新术式。
经跗骨窦入路直接复位跟骨后关节面,应用空心螺钉固定关节面后可使关节面得以解剖恢复,有效矫正Böhler角、Gissane角;此外,克氏针固定作用能够抵消跟腱牵拉力,辅助支撑跟距关节面,从而可避免骨折愈合过程中Böhler角丢失。本研究结果显示,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时Böhler角、Gissane角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末次随访时Böhler角、Gissane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提示L形切口入路和经跗骨窦入路内固定都能恢复跟骨解剖结构。
图1 患者,男,38岁,左侧跟骨骨折(Sanders Ⅲ型),行经跗骨窦入路内固定治疗 A.术前轴、侧位X线片,显示跟骨粉碎性骨折;B.术后即刻轴、侧位X线片,显示骨折对位线良好,角度恢复,内固定在位;C.术后12个月轴、侧位X线片,显示骨折线消失 图2 患者,男,35岁,右侧跟骨骨折(Sanders Ⅲ型),行经跗骨窦入路内固定治疗 A.术前轴、侧位X线片,显示跟骨粉碎性骨折;B.术后即刻轴、侧位X线片,显示骨折对位线良好,角度恢复;C.术后12个月轴、侧位X线片,显示骨折线消失
图3 患者,男,35岁,左侧跟骨骨折(Sanders Ⅲ型),行经跗骨窦入路内固定治疗 A.术前轴、侧位X线片,显示跟骨粉碎性骨折;B.术后即刻轴、侧位X线片,显示骨折对位线良好,角度恢复,内固定在位;C.术后12个月轴、侧位X线片,显示骨折线消失 图4 患者,男,32岁,左侧跟骨骨折(Sanders Ⅲ型),行经L形切口入路内固定治疗 A.术前轴、侧位X线片,显示跟骨粉碎性骨折;B.术后即刻轴、侧位X线片,显示骨折对位线良好,角度恢复,内固定在位;C.术后12个月轴、侧位X线片,显示骨折线消失
本研究显示,与传统组相比,微创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末次随访时AOFAS踝-后足评分及优良率均高,提示经跗骨窦入路内固定较L形切口入路内固定疗效更好。与L形切口入路比较,经跗骨窦入路具有以下优点:① 手术切口较小,创伤小;② 手术视野暴露更为充分,利于手术操作;③ 手术时间较短,减少软组织损伤风险;④ 通常情况下无需植骨,大大减轻患者经济压力;⑤ 术后骨折愈合良好,缩短住院时间,并发症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