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身份证的普及和科技、通信手段的进步,冒名顶替上大学的难度越来越大。然而,从“罗彩霞案”之后,全国各地一系列冒名顶替案浮出水面。在近日曝光的“陈秋媛案件”中,顶替者不仅冒名“陈秋媛”在山東理工大学上学,还做了公务员,而真正的陈秋媛却在达到山东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后黯然“落榜”。受学历所限,陈秋媛辗转多地打工,16年后,她还想报考成人教育学校弥补当年“落榜”的遗憾。
值得追问的是,陈秋媛的录取通知书为何莫名其妙到了顶替者的手中?高考报名表上的相片和顶替者相貌完全不同,顶替者如何冒用陈秋媛的身份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山东理工大学又是如何审查顶替者的入学资格的?“假陈秋媛”冒名做街道办公务员,资格审查又是怎样通过的?冒名顶替事件是否存在权力寻租?一连串的疑问让人觉得这起顶替事件绝不简单。
按理说,顶替者要完成冒名上大学的过程,要经过高中学校(以前录取通知书多邮寄到考生学校)、教育部门、公安机关及招考部门、录取学校等多道程序层层把关。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多道监管关口似乎成了一推就开的虚掩大门,并没能阻止冒名者顶替上大学的脚步。如果陈秋媛不是因为报考成人教育学校意外发现自己被冒名上大学,冒名顶替者还会继续在公务员岗位上“潜伏”下去。其实,只要高考招生录取的任何一个环节能够严格把关,“假陈秋媛”就不可能完成冒名上大学的过程,更不会让“假陈秋媛”在随后继续“潜伏”。
冒名顶替事件涉嫌多重侵权,渎职、舞弊、伪造国家公文,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伤害了政府公信。相关部门在自查自纠的同时,要扎紧招考制度篱笆墙,一两次偶然的个案曝光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更重要的是,有关部门要把权力关进细密的法律制度笼子,痛下决心砸碎招生考试暗箱,并把详细招考信息放在阳光下暴晒,自觉接受公众监督。
(来源:《中国妇女报》 叶祝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