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
摘要:孟子曾经总结了大量的教育观念,这一系列思想即便距今久远,不过还是对目前的教育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德育工作者可以参考社会发展产生的各种现象以及问题,尊重教育教学的原理和学生发展的特点,对孟子的教育观念批判继承,让他在德育工作中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孟子;教育思想;德育工作;启示
我国传统文化属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关键来源,更属于世界文化脉络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继承传统文化,可以扩充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让人们树立起高度的文化自信。从我国传统文化来看,古往今来道德、人格等方面都是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孔子等强调的“圣人”“君子”的相关概念,充分反映了古代崇尚的理想人格。儒家伦理概念主要包含两种公认的理想人格,即圣王、君子人格。圣王属于最高级别的人格标准,而君子则是更贴近于实际的人格类型。孟子始终强调“性本善”,在此基础上,又探讨了君子人格的本质,为其注入现实价值。他的这些思想可以给思想政治教育从培育完善人格方面提供借鉴,以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
一、孟子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性善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远古时期天神地位至高无上,随着社会的发展,西周时期天神的地位日渐衰落,人们逐渐降低了对神的依赖;春秋战国时期,奴隶主经济瓦解,封建地主经济逐渐兴起,阶级矛盾日益加剧,人们由对神的依赖转向了对人性的探讨。于是,人性问题成为春秋战国时代的焦点问题,孟子的性善论观点便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二)性善论的核心思想
孟子认为人的善性是先验的,但并不是说人生来就具有完美无缺的道德,孟子曾说:“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他强调发挥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指出“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认为任何东西得到滋养都会生长,如果没有得到滋养便会灭亡。孟子通过“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的典故来证实其性善论。孟子在探讨人性为什么是善的时候,把原因归为先验的,带有唯心主义的色彩,但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为当今德育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引导和鼓励人们向善行善。
二、孟子核心理论的思想内涵分析
(一)君子“存養四心”的内涵
性善论属于孟子的理论基础,给理想人格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孟子强调,恻隐、辞让等心理属于人和禽兽的本质差异,更是人生来具备的善端,充分证实了人向善为善的特征。“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四端”主要表示了良心的出发点,而若要达成“四德”,还应该逐步养成仁、义、礼、智。最关键的是之后维持心态,君子和普通人的主要差异体现于可以维持“四心”,同时塑造、拓展成优秀的品格。“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君子的本质是深入领会道德规范且牢记在心中,从实践中执行,从里至外彰显于行为举止当中,展示出在品德规范上的高度认同和言行一致。修身立德属于人发展和成长的关键所在,君子的重要品德主要体现于关注德性的内涵,强调个人品格的修养。君子将内在善端当成起点,懂得维持本心,且强调“自得”,尤其是激发主观能动性,从生活里持续学习,依靠自身的主动探究来实现发展。
(二)君子“由仁义行”的内涵
“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从孟子的观念来看,“仁”蕴含了人的善良,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与人的关爱,彰显出相应的人文价值。但是“义”存在“应当”的概念,尤其是蕴含了常规的原则、规范,解释了人在社会当中应该遵守的道理,属于引导人们前进的重要方向。由此可见,“仁”注重感性,而“义”更加契合理性,感性的体现要求相应的原则,但是理性原则的执行同样满足对应的仁爱精神。“仁”“义”相互联系,共同发挥影响,且统一在道德践行的过程中。孟子认为“仁”的彰显要满足“义”的规范,也就是仁爱要提供给值得关怀的人,而存在恶行的人不应该得到仁爱,道德行为的出现应该将理性原则当成基础,过于仁爱反而会陷入不理智的困境,这一状态下也无法体现其价值。“由仁义行”属于君子人格思维的关键,而在“仁”“义”的范围之外,同样存在另一层内涵:外在的仁义凭借君子的领悟逐渐内化成个人品格,内在的善意也充分彰显在行为谈吐之上,原本的善端从中得以发展。孟子还认为道德行为的出现必须优先明确周边的道理,领会人的情义,之后参考仁义之道践行。君子并未只将仁义当成基本规范来遵循,更应该懂得内化,在自身意愿的前提下实现仁义的需求。所以,仁义必须从自我感悟中逐步奉行,不可将仁义当成获得功名的噱头,防止将其视为实现个人利益的工具。在“行仁义”逐步发展至“由仁义行”的过程中,主体从自在状态转换成自为,这体现了理性的转化步骤。道德强调理性认知和自觉认知的相互一致,也就是从评估是非的前提下,进行道德决策,并投入实践,达到知行合一。
(三)君子“与人为善”的内涵
正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君子之爱从“亲”到“民”,由“民”至“物”,最后推衍至自然天地之中,人们在这个过程中,自我不断扩张,从小我走向大我,最终把小我消融于浩渺的宇宙之中,达到一种新的和谐。君子人格所践行的是从“修其身”到“与人为善”的过程,君子之志不限于己之善,更在于民之仁,在于以己之力形成道德教化力量,带动全社会的行善向善,人生的价值因此由“小我”升级到“大我”。
三、孟子教育思想对当今德育的启示
(一)注重培育社会责任感
孟子从《万章上》里强调:“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由此可见其责任意识,以及“自任以天下之重”的觉悟,认为要和人民相互共进。从如今的社会情况来看,人们更加强调生活的质量,并且存在对物质的要求,学生群体也通常反映出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对国家以及社会缺乏一定的关注,在这一前提下,国内德育工作必须关注精神层面的培育,尤其是塑造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
(二)重视挫折教育
另外,孟子还曾经阐述了一个重要的观点:“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也就是倡导人要历经困难,从中产生坚定的毅力,领悟生活以及生命的价值。目前的社会里出现了大量年轻人自我伤害的问题,这说明当前国内德育工作缺乏对挫折教育的关注,教师要深入领悟挫折教育的关键价值,尤其是强调学生的心理以及生理情况,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疏导,塑造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协助学生去应对各种挫折以及困难,从中总结经验,并且作为今后发展的积极要素。
(三)教育者要乐于为师
孟子说:“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目前大量的社会人员长期参与并不感兴趣的工作,且择业方面普遍存在为就业而生存的问题,工作热情难以提升,人仅有参与自身热爱的事情方可产生积极性且勇于奉献,基于此,在参与德育工作前,教师要明确个人的择业机会,尤其是做好决策之后,在工作中积极努力,明确教师职业和个人价值的关系。
(四)加强自我教育
任何道德是否融入社会,重点是其最后可以转变成社会成员各自的道德素养。孟子阐述的教育观念,指引我们德育工作者关注学生自我成长,倡导学生开展体验、反思,从中提高他们对世事的鉴别和判断能力。目前,德育工作者应该使学生在内心上认可接收到的各种道德理想,推动学生思想发展完善。学生应该在听从老师教育的前提下,懂得自我教育,学会将外界正确的理论和观念内化成自己的知识,逐渐培育出相应的素养。基于此,德育工作者应该懂得教育阶段学生各自的发展特征,以正确的方法去塑造学生的自我教育观念。
(五)注重形成教育合力
孟子自幼受益于孟母的“三迁之教”,这一言传身教深刻影响孟子的环境教育思想。在《离娄上》中孟子讲述了楚国人学习齐语的例子,这个故事形象地说明了环境对人的教育影响。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德育是一个受多方面影响的过程,学校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将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统一起来,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品德的提高。德育工作者应参考学生的客观情况,综合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开展德育活动。另一方面,德育工作者应该和家长进行密切的交流以及沟通,使学生能够在家庭、学校接受长期的德育教育,家长和教师也应增强各自的素養,发挥有利的影响。
(六)重视差别教育
孟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尤其体现了道德教育必须满足针对性以及阶段性。德育工作者不可在面对任何受教育主体的情况下选择同样的方式,缺乏个性化的教育手段无法达到学生多元性的发展诉求,德育工作者必须从教学阶段仔细了解以及研究相关受教育者的特征与要求,强调个体差异性,应对发展的不均衡性。国内德育目标存在普遍性的特征,不过,目前社会当中的学生又具备各自的追求和目标,基于此,要在关注普遍性的前提下,明确特殊性,达到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互融合的效果。
四、结论
综合来看,孟子的观念即便存在唯心主义的性质,不过相应的教育思维在目前国内德育工作上存在很强的启发以及参考价值,要对其批判继承,尊重全新的教育环境以及问题,让孟子德育理念彰显出作用。
参考文献:
〔1〕殷陆陆.刘大槐《评点孟子》今存评语考[J].经学文献研究集刊,2020(02):289-296.
〔2〕乐爱国.“仁义未尝不利”:朱熹对程颐义利观的展开——以《孟子》“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的诠释为中心[J].江淮论坛,2020(06):99-105.
〔3〕郑天恩.基于孟子道德教育理念对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探析[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23):82-83.
〔4〕龚瑞.理学视野下薛瑄对孟子“存心养性”的诠释[J].焦作大学学报,2020,34(0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