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明 胡燕芳 应国良
(1.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农业农村局 衢州 324000,2.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柴家柑橘专业合作社)
柑橘黑点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可感染柑橘叶片、新梢和果实,对柑橘果实外观品质影响很大。柑橘是柯城区农业主导产业,然而2001年有局部橘园开始发生黑点病,2008年始发生范围扩大,至2014年,柯城区约98%的橘园有黑点病发生,之后2015年和2017年黑点病均大流行。自2016年开始,柯城区大力推进柑橘产业转型升级工作,通过发展精品柑橘、新品种以及深加工等多方面举措,实现产业振兴,目前已建有设施栽培柑橘达到86.67hm2。前人对柑橘黑点病的研究在药剂选择、喷药时间及作用机理方面较多[1],而对设施栽培条件下柑橘黑点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研究较少,为探明设施栽培对柑橘黑点病的影响,2019年在柯城区华墅乡后王坂村开展了本次调查,现就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供试柑橘品种为椪柑,树龄约18年,株行距为 3m× 4 m,树势中等,橘园位于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华墅乡后王坂柑橘专业合作社基地,土质为黄壤土。椪柑园内建有GLP832型钢架大棚1000 m2,每年 5月至 7月间覆盖薄膜,这期间如遇降雨则及时关闭天窗,以避免雨水淋湿树体,非降雨时段内打开天窗;每年11月至次年 1月间,覆盖薄膜进行完熟栽培,以提高椪柑品质;其它时间段,不覆盖薄膜,实行露天管理。
试验设 4个处理,分别为处理 1:棚内椪柑树冠喷清水;处理 2:棚内椪柑树冠喷大生·代森锰锌80%可湿性粉剂(陶氏益农有限公司,中国)600倍液;处理 3:露天椪柑树冠喷80%大生600倍液;对照:露天椪柑树冠喷清水。各处理自花谢 2/ 3开始喷药,到 7月底结束,每隔15~20d喷 1次,共喷施 4次,供试橘树除试验药剂外其它农药都不使用。各处理小区为2株树,重复 3次,处理区之间设隔离行。于11月 2日,果实转色可以明显见到柑橘黑点病症状后进行田间调查。
按照东西南北中 5点取样法,每小区调查两株,每个小区共调查100个果实,根据病情分级标准进行调查统计,并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病害调查分 9级,标准如下:0级,无病斑;1级,病斑细小,病斑相连面积占表面积 5%以下;3级,病斑容易辨析,病斑相连面积占表面积 5%~10%;5级,病斑较大,病斑相连面积占整个表面积11%~25%;7级,病斑已严重影响果实商品性,病斑相连面积占整个表面积26%~50%;9级,病斑相连面积占整个表面积50%以上,果实商品性完全下降。
病情指数及防效计算公式分别如下:病情指数=∑(各级发病数×该病级数)/(调查总数×最高级数)×100;防治效果(%)=(对照病情指数-处理病情指数)/(对照病情指数)×100。
试验数据使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表1 不同处理对柑橘黑点病的影响田间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表 1),大棚内 2个处理的黑点病病情指数均明显低于露天栽培,对照的病情指数达处理 1的20.8倍、处理 2的16.5倍。棚内 2个处理的相对防效与露天处理间存在着极显著差异(p= 0.01),但是棚内2个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说明大棚内黑点病发生较轻。
柑橘黑点病是一种弱寄生性病害,病源主要是腐烂的树干及枯枝,春天温度升高后,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壳,并形成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经风雨传播至枝干、枝梢、叶片和果实,在适宜的温度(5~35℃,最适温度15~25℃)和有水膜时萌发,从伤口侵入,尚未革质化的嫩叶和新梢容易感病,而成熟的叶片及已经木质化且无伤口的枝梢则抗病,果实也是越小越感病[2]。本次试验中,棚内栽培的椪柑在幼果期实行避雨栽培,黑点病发生的一个必要环节水膜无法形成,传播到树体上的孢子也就萌发不了,所以黑点病发生少。据黄振东等人在浙江台州进行的设施栽培下影响柑橘果实外观质量的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表明,设施栽培的柑橘果实黑点病呈普遍发生,该病害的感染高峰期主要是花期、幼果期以及梅雨季(6月下旬至 7月中旬)和秋雨季(9月上中旬)[3]。这可能与两地的栽培管理方法及气候相关,由于柑橘幼果期未进行大棚覆膜避雨,而本试验果园在黑点病的前 2个感染高峰期实行了避雨栽培,因此黑点病对幼果的危害小,秋季衢州地区常常干旱,所以两地试验出现不同差异。
设施栽培情况下,柑橘黑点病发病率明显降低,与露天栽培的差异极显著,明显提高了柑橘的商品性能。设施栽培柑橘喷80%大生M-45与清水对防治黑点病无显著性差异,建议在设施栽培条件下,通过及时覆膜避雨可以减少防治黑点病的药剂使用,也可减少农药使用,降低生产成本,对推进果树的病虫害绿色防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