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意识与教学内容的确定

2020-06-30 10:11王耀松
关键词:司马光王安石书信

王耀松

摘要:文言文教学要立足文体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答司马谏议书》一文,立足本文的书信与驳论文体,统筹教学内容,让教学内容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加强文言诵读与体悟,丰实教学内容;关注历史与时代背景,借助知人论世和联系现实两种阅读方法,深化教学内容,力争将课堂教学内容挖掘得更为透彻。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文体意识教学内容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文体特征是区分不同文章的显著标志,解读文本一定要有文体意识。在文言文教学中,立足文体特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分析,能够把复杂的内容条理化,有助于学生清晰、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和形式。笔者在教学《答司马谏议书》一课时,便是立足文体特征,确定教学内容。

一、立足书信与驳论文体,统筹教学内容

从标题来看,此文是王安石回复司马光的一封书信,文章首尾两段也具有很明显的书信特征。从内容来看,文章的主体部分具有很明显的驳论特征,驳论条理清晰。以书信为教学导入,以驳论为教学主体,教学内容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一)书信文体,措辞得体,柔中寓刚

一般而言,书信体的文章,在首尾部分都有客套性的寒暄,主体内容用以呈现作者的真情实感。文章第1节,为书信开头,属常规酬答。王安石简述了两人的交际情况:私交甚好但政治观点不同。继而,指出回信言辞扼要的原因:始终不被司马光理解,没有必要烦冗拖沓。最后,交代回信的动机:感念对方的看重,出于礼节尊重而回信。措辞得体,堪称往来书信的典范,也能看出王安石虽与对方政见不同,但在回信时仍能以礼相待。总体而言,本文有典型的書信的特征,语言呈现出“以情感人,柔中寓刚”的风格,在表情达意方面有独特作用。

(二)驳论文体,思维严密,要言不烦

从文体特征看,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是确定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文章第2节为书信主体,属反驳的具体内容,包含两个部分。一是王安石首先指出双方分歧的根本在于“名实之争”,由此确立反驳的总纲。在此基础上,就司马光所陈述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进行逐一批驳,虽言简意赅,却气势磅礴。在具体辩驳的过程中,作者要言不烦,直击要害。二是后发制人,转守为攻。逐一驳斥之后,王安石并没有鸣金收兵,而是痛斥现状:“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借以揭示对方的本质:不恤国事、同俗自媚。同时,在痛斥士大夫苟且政事的基础上,阐明己方动机:上欲变此,吾出力助上——改革是“上乃欲变此”,是君王意图,自己只是奉旨办事。这种驳论的技巧,好比采取乾坤大挪移之手法,用圣上的盾牌抵挡对方密集的火力,而自己却分毫不损。

为进一步增强辩论效果,王安石又引用“盘庚之迁”的典故,指出盘庚改革阻力倍胜于自己,却仍能坚持改革,以此表明自己改革的决心。以古比今,准确恰当。最后,王安石又指出:“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这一句,虽没有正面反驳,但委婉回避对方的指责,柔中带刚,不但没有削弱驳论的效果,反而丰富了驳论的形式。

总体而言,本段驳论能够抓住要害,各个击破,以退为进,巧妙批驳,收到了以少胜多、以一敌众的效果。

二、加强文言诵读与体悟,丰实教学内容

文言文教学中,反复诵读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古汉语的语感;熟读和背诵能帮助学生逐步积累起比较丰富的感性材料,而在诵读的基础上适时引导学生进行语意咀嚼和体悟,能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一)因声求气,反复涵泳,揣摩情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代诗文尤其要重视诵读。诵读可以增加学生语言积累,增强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学生文言阅读水平不是靠“串讲”和训练就能提高的,而是需要通过“因声求气”来品味思想感情。本文开头和结尾的语气委婉含蓄,但又把握分寸,委婉中见刚劲,需反复体会。而在驳论时,如何读出驳斥的力量、铿锵的气势,也值得好好揣摩。至驳斥内容的第二层结尾“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语气和前面的驳斥语言又有不同,显得舒缓。全文虽只有358字,感情却是起伏跌宕的。

在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司马光指责的内容和王安石批驳的内容时,第一组学生也许未进入情境,朗读声音不够洪亮,节奏感不强,对人物感情把握不准。我让学生进一步诵读体会后,请第二组学生朗读。学生酝酿感情,进入情境,“司马光”语气低沉,显得进退失据,底气不足;而“王安石”则理直气壮,步步紧逼,慷慨激昂,在读的同时,有节奏地敲击桌子,可谓“击节而起”。通过诵读,王安石作为改革家的形象跃然纸上。可见,教师千万不能低估学生的创造能力,要善于引导,激发学生的热情和潜能。

(二)因文思人,感知形象,想见其人

教学中,师生首先是立足文本朗读来揣摩人物形象。如开头王安石两次提及两人私交甚好,说明他辩驳时以礼相待,不以势压人。其次是结合文本细节来展开讨论,分析人物形象。讨论的问题是:“王安石与司马光私交甚好,可他却提前下定论‘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他是否不甚礼貌,言辞激烈,做事武断?”在学生的争辩中,王安石的人物形象愈发清晰:强调私人交情好,说明王安石并非不近人情、铁石心肠;强调自己的政治观点与对方格格不入,说明王安石坚持原则,不愿因私交而含糊政治立场,越发体现他是一名刚正的优秀政治人物。此外,课堂中还通过补充王安石的一些诗句来丰富其坚持理想、不随波逐流、恪守政治立场和人格操守的形象。如《登飞来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梅花》中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北陂杏花》中的“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等。大书法家黄庭坚的评价“余尝观其风度,真视富贵如浮云,不溺于财利酒色,一世之伟人也”,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参考。

三、关注历史与时代背景,深化教学内容

学习一篇文言文,首先要关注其特定的写作背景,在历史的具体情境中回溯事件的来龙去脉,以期获得更为理性、客观的认知。同时,读者还要结合个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力求以史为鉴,通过历史映照出本文在当下时代场域中的文本意义,做到“既紧扣文本,又不局限文本”,更为深广地挖掘课堂教学内容。

(一)知人论世,名实之争,辩驳关键

“知人论世”是阅读古诗文最基本的方法。了解本文的背景知识,无疑有助于学习的深入。本文的内容与王安石变法有关。所以,我组织学生课前搜集与王安石相关的背景资料,在课堂进行现场交流展示,主要介绍王安石变法的时代背景、变法的主要举措,以及变法所遭遇的阻碍。同时,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文章中所提及的“名实”,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又展示了司马光写给王安石的书信《与王介甫书》,提醒学生思考为什么司马光在给王安石的信中,几乎每一段落都引用孔子的话,如: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光不材,不足以辱介甫為友,然自接侍以来十有余年,屡尝同僚,亦不可谓之无一日之雅也。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之道,出处语默,安可同也,然其志则皆欲立身行道,辅世养民,此其所以和也。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很快就发现司马光尤其强调名与实的关系,处处引经据典,为自己的辩解正名,强调自己的想法符合儒家思想。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去理解王安石的“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这几句话。学生恍然大悟,原来王安石在回信中采用“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策略,对对方反复强调的“名实”进行有力还击。如此一来,抓住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名实”,文章难点的化解水到渠成,学生很快就找准了驳论的切入口,继而顺着王安石的思路,“天下之理得矣”。

(二)以史为鉴,联系现实,传承文化

“学习文言文,最终的落点是文化的传承与反思。文化是文言文所传达的中国古代仁人贤士的情意与思想,即‘所言志,所载道。”王安石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文方面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作为改革家的形象也历来为人传颂。笔者教学此文时正逢举国上下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学习此文,念及此人,更有现实意义。所以,在教学时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图片导入,设计情境,联系古今,结合王安石不畏艰难、勇于改革的形象特点,借古喻今,对当下破除改革阻力很有借鉴作用。这样,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场景中考察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认识作品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可谓水到渠成。

王荣生教授说:“好的阅读教学,往往基于合适的文本解读;不那么好的阅读教学,其原因往往是不顾文本体式,采用了不当的解读方式、阅读方法。”依据文本体式来解读课文,来把握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则,也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遵循的。

参考文献:

[1] 王成功.《答司马谏议书》的逻辑分析[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1(3).

[2] 赵改变.对《答司马谏议书》反驳艺术的教学研究[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1(2).

[3] 宋红霞.重读《答司马谏议书》[J].现代语文,2006(1).

[4] 周洁.笔墨一二见精神——《答司马谏议书》中的王安石形象[J].新语文学习(高中版),2011(10).

[5] 方正,龙芳琴.文言文教学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J].语文建设,2018(34).

[6] 王荣生,童志斌.文言文阅读教学设计[J].语文教学通讯,2012(29).

猜你喜欢
司马光王安石书信
失窃的书信
北陂杏花
梅花
“一生无悔”等十二则
永不说假话
司马光说谎受责
司马光“警枕”夜读
初夏即事
司马光砸缸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