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课堂是教师传播知识、塑造灵魂的主渠道,是学生获取知识、追逐梦想的主平台。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课堂教学出现了诸如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等弊端。为了消除类似的弊端,教师需要构建高效课堂。文章从打造高效课堂的必要性、小学数学教学中打造高校课堂的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数学语言;生活化;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0-007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0.035
小学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能力,对正处于身心发育关键时期的青少年会产生直接、重大且深远、持久的影响。所以要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加强教师的定期培训,增强教师在德智体美教育等领域的专业技能,为小学生开设更多符合学生需求的课程。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打造高效课堂的必要性
数学学科是小学阶段重要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能力以及素质的关键。由于受到小学数学课程以及发展特点的影响,该阶段的教学形式也不容乐观。一方面,教师教学方法创新性不强。除了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之外,当前小学阶段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使得部分教育者认为学习的知识比较简单,就算是现在无法掌握,到了高年级之后也能掌握。就会使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被忽略,即未能考虑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小学生正处于各方面发展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学习的关键时期,对未知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教师在教学中若未从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学生在学习中就会被其他事物所吸引,就无法集中注意力进入到学习中。数学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若教师无法应用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数学学科的学习中,就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此可见,在小学阶段教师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也是相当必要的。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打造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
1.应用生活化的数学语言。数学教学实际上也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这也是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曾经说过的话。就算是学习同一部分内容,由于教师不同,学生接受的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与教师的语言水平有一定的关联。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学生理解与接受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因此数学教学需要有较高的语言艺术。當教师在学习中理解了教材内容及其思想,也就说明其有了完整的认知结构,但这并不等同于学生也能理解和掌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非依靠教师头脑中的数学方法来掌握新知,而是通过自己将思想变为行为。学生是通过教师的语言、教师设计的教学过程、创设的思维空间抵达知识彼岸的。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能否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完全依靠教师的主导。在此背景下,教育者应以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特点、心理特点等应用生活化的数学语言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这也是学习数学学科的重要手段。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小学的教育管理过程中,教师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要向学生讲授知识,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并通过实际教学经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教师来说,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从而引导学生走属于自己的道路。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数学王国中,这也是教师教学的关键。教育者在教学中要遵循“精讲”“精炼”“精评”的原则,以此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简化课堂环节,简则明了,简则灵活,简则大气。通过这样的方式给学生充足的学习自主权以及学习时间,才能将学生的学习创造性与学习自主性激发出来。
(二)教师驾驭课堂能力的要求
1.创设情境诱导学生思维,激发兴趣。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好奇是学生的天性、学生的好奇心,其实是一种求知欲、探索欲,是创新的胚芽。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喜闻乐见的题目,以少量的趣题及多种形式让学生从知之转变为乐之。
数学学科是一门十分严谨的学科,但是很多教育者在教学中过于重视给学生传授知识,使得整个课堂的气氛较为沉闷,学生也感到乏味,因此整体的学习效率不高。教师要想上好数学课,让学生轻松学习、听得有趣,就要重视课堂导入环节。教师要善于利用情境创设的手段,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以此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求知的欲望,从而助其深化对知识的学习与理解。例如,在学习奇偶数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学号,分别抽取学号为奇数或者偶数的学生,检查其对该课的具体学习情况。通过简答的情境创设,能够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状态下学习,从而增强学习效果。这样激发学生的求知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使整个课堂非常活跃。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导入环节,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让学生走进数学,才能发现数学之美,深深爱上数学。
2.鼓励学生进行相应的思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生在学习数学学科时启动自身思维的起点。教师在教学中要主动给学生提出能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让学生产生疑问,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在课堂上也可以恰当地提问,将学生的思维启发出来,实现师生情感的沟通,让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从中反馈教学效果,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以教学“图形的拼组”这部分内容为例,给学生展示几个不同形状的图形(三角形拼成的正方形、长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等),在此之后给学生提出问题:“你们能用几个不同颜色的三角形拼成哪些美丽的图案?”以类似的问题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思维想象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数学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因此需要大胆猜想,大胆尝试。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进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直觉。若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意识,也会增强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如此也能合理地应用学习到的知识观察和理解周边事物的数学特点与规律,从而有效解决客观事物的问题。要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体会数学学科的魅力。
小组合作这一学习活动是继承“团结合作”这一优良传统美德的,也结合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将小组合作的学习活动镶嵌到教学中,如此也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有利于让学生在内部进行思维碰撞以及分享资源。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掌握必然会更加深刻,在想其他解法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考欲望也能得到激发。
(三)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习惯,就是习以为常的惯性动作,平时的行为会养成习惯。当前的競争日益激烈,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孩子成功的前提是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若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受益终身,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习惯影响学生的性格,性格又决定人生。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令学生受益无穷,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学会关心、激励和帮助学生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主动帮助、激励学生,尽自己所能地关心学生,主动与之进行交流,帮助其解决生活或者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多鼓励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产生学习的动力。不要轻易直接批评或指责某个学生的错误,而要采用谈心、打比喻等方法委婉地指出,避免刺伤他们的自尊心。而且要设法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时刻真诚地像朋友般和他们相处。课下用尽可能多用的时间辅导那些学习差的学生,和他们谈心。在交谈中了解学生的想法,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
另一个方面,就实际的解题过程来看,比较原始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先掌握,这也是一些学习基础不强的学生的底线。一些看似笨的方法其实很管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精神。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要先让学生掌握之后再优化教学方法,这也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需要。
(五)布置作业上要有细致的考查和安排
就小学数学学科的学习方法来看,主要以理解为主。只有学生在课堂上消化了学习的知识,并通过教师减少家庭作业的布置,才能实现减负增效。为了让学生保持较强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教师要注意不可在学生的课外生活中布下阴影。实际上,课外作业主要是以质量取胜的,因此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也要细致考查题型与题量,促进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当今的教育需要充满智慧的教育,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可能会超过预计的范畴。作为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在为学生讲解数学知识和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时候,更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才可以增进教师和学生间的交流,最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服务。
参考文献:
[1]王爱兰.重视思维训练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探究[J].成才之路,2015(23).
[2]徐广福.以创新为主旨的课堂教学论[J].山东教育科研,2001(6).
作者简介:孙彦霞(1978.9— ),女,汉族,甘肃定西人,小学二级,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