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维方,胡 伟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特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公安院校特警方向培养的是公安特警预备队员,未来需要履行“打击各种暴力恐怖犯罪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1]的职责,具有良好、特殊的体能是特警队员履行特殊打击职责的基础。根据体能发展的规律、不同阶段发展任务和要求也会有一定的差异的事实,在公安特警学历教育中主要解决“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无任何职业体能基础的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一定的职业体能的预备特警警员”的问题。体能评价指标体系是体能训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为这一问题解决把握住方向,提高体能训练的效果。另外,科学、合理的体能评价指标体系也是满足公安特警学历教育教育阶段教育评价的需要。
通过前期调研、文献资料查阅发现,国外可能因为不进行公安特警学历教育,所以未检索到公安特警学生体能评价标准的研究,研究的主要关注点在警察体能衰退特征[2,3]、新入职警察体能测试内容[4]和警察体能特征与特定训练方法的有效性[5]等。在国内公安特警人才培养研究、实践中,至今还没有一个经过长时间实践检验、获得普遍认可的公安特警方向体能评价指标体系,开展特警方向培养的各院校采用的标准各异,主要采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或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评项目及评分标准,采用有针对性的公安特警学员体能评分指标体系仅有2个学校。就前两个标准而言,依据它们培养的预备特警警员显然无法满足“反恐、防暴、处突”执法对体能的要求;采用自制评价指标体系相比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评项目及评分标准在形式上显得更加科学性、合理,但是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可能会因为样本采集数量、样本属地和指标内容设计的合理性等原因而使科学性、普适性降低,是否能够作为整个公安教育中特警方向人才培养的评价指标体系使用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论证。随着武装特警的转隶,国家对公安特警人才需求量激增,开展公安特警人才培养的公安院校也在急剧增加,“公安特警学员体能考核标准不够合理”[6]的问题自然也就成为当前公安特警人才培养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研究以国内第一所开办公安特警方向学校的18年办学实践为基础,所构建的公安院校特警方向男生体能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公安特警预备警员培养中的体能训练、体能评价提供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为公安特警队员职业体能平均指标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以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特警方向4届共计560名公安院校特警方向学生为研究对象。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Science Collection和Academic Search Ultimate-EBSCO等数据库以警察院校(police colleges)、特警(SWAT)、体能(physical fitness)、评价指标(evaluation index)、评价标准(grading)等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检索到关于特警体能训练的中文文章46篇、关于特警体能评价指标的中文文章2篇,有关警察体能研究的外文文献6篇。根据公安院校特警方向学生体能测试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需要,有12篇文章为研究提供参考。
1.2.2 专家访谈法 访谈运动训练方面专家上海体育学院教授2人、警务技能训练方面专家2人和公安机关特警方面业务骨干2人,访谈为公安院校特警方向男生体能评价指标设置和评价标准确立提供指导性意见。访谈方式,利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修订论证对警务技能训练和公安机关业务骨干进行访谈,对运动训练方面专家访谈采用现场访谈和电话咨询两种形式。
1.2.3 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对象运动训练方面专家有上海体育学院教授4人、警务技能训练方面专家6人和公安机关警务技能训练教官10人。
构建公安院校特警方向男生体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数据基础。在文献资料梳理、访谈和18年公安特警培养的基础上制定了《公安特警方向男生体能评价指标调查问卷》。问卷调查采用当面发放、当面回收的方式。第一轮,共计发放问卷20份,回收问卷20份,有效问卷19份,问卷有效率95%.第二轮,在第一轮已确定的指标基础上向公安机关特警方向骨干、警务技能训练专家进行第二次调查,共计发放问卷16份,回收问卷16份,问卷有效率100%.研究中,第二轮问卷调查的结果在统计分析后结合专家访谈对第一轮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相应修正,形成最终的公安特警方向男生体能评价指标体系。
确定公安特警方向男生体能评价指标权重的数据基础。确定公安特警方向男生体能评价指标权重是在评价指标确定后,制定《公安特警方向男生体能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问卷发放对象为20名运动训练学、警务技能训练专家和公安机关特警方面业务骨干,发放20份,回收20份,问卷有效率100%.在问卷调查确定的评价指标权重的基础上,结合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特警学院18年公安特警方向培养的实践经验和评价的可操作性原则形成最终的权重。
1.2.4 测试法 研究中选取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特警学院男学生为测试对象,从2010~2014级5级中随机抽取共计560名特警方向男学生,分别取这些学生大学一年级(以下简称大一)、大学二年级(以下简称大二)、大学三年级(以下简称大三)阶段各测试项目的成绩(见表1)。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特警学院被公安机关称为特警培养的摇篮,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特警方向)为公安部重点专业,在所有培养公安特警的警察院校中唯一被评为五星级的专业;学生全部是通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录取,来自全国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不管是用人单位还是咨询的专家,都对测试对象的代表性给予高度评价,能够满足研究需要。为保证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有效性、普适性,对这批测试对象进行纵向追踪研究。
本研究中测试项目是经专家问卷调查、结合特警勤务需要和特警业务骨干访谈后建立的公安院校特警方向男生体能评价指标后确定,原始数据从持续6年的纵向跟踪研究中抽取。原始测试项目以2012年以前评价指标为依据,重新构建后评价指标的测试项目比2012年以前少2个测试项目。
所有项目测试由同一批教官完成,所使用的测试仪器、操作标准统一,采用集中考核的方式进行,最大限度降低测试误差;每个年级测试对象均在相同的训练时间后完成项目测试,以保证所构建的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
表1 测试对象基本情况表(n=560)
注:大一、大二、大三三组为同一批测试对象,分别从2010~2014级学生中随机抽取。
1.2.5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9.0 统计软件包对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对测试的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确定公安院校特警方向男生体能评价指标及其权重;运用“百分位数法”建立公安院校特警方向男生体能评价标准。
2.1.1 公安院校特警方向男生体能评价指标筛选的基本原则 建立公安院校特警方向男生体能评价指标体系的直接目的是为公安院校培养特警人才在体能方面提供评价标准;根本目的是提高所培养人才的体能水平,为今后执法行动提供保障。因此,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实际、实战、实应”的原则、所设置项目易操作的原则、基础体能与职业体能兼顾的原则、教育标准与职业标准兼顾的原则和渐进性原则等。
2.1.2公安院校特警方向男生体能评价指标筛选 根据公安特警“反恐、防暴、处突”等勤务中所使用技能和身体运动的特征,在文献资料梳理、18年公安特警培养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制定了《公安特警方向男生体能评价指标调查表》。采用特尔斐法对4名运动训练学专家、6名警务技能训练方面专家和10名公安机关特警方面业务骨干进行两轮问卷调查,利用SPSS19.0进行描述性统计,计算各指标的加权平均值,将均值大于4的指标作为备选指标,结合警务技能训练专家的意见形成如表2所示的公安特警方向男生体能评价指标体系。
表2 公安特警方向男生体能评价指标体系
研究发现,在警察学历教育过程中,学生体能的不同构成素质在三年中变化不同[7]。基于学历教育评价需要和学生体能发展特征,学生体能测试包括大一、大二和大三,3个学年6个学期。测试指标构成,一级指标大一第一学期仅进行基础体能(A)评价,无职业体能(B)评价,大一第二学期开始采用“基础体能+职业体能”的评价方式。二级指标大一两个学期B2测试项目为1500m,大二、大三测试3000m,它们主要反映的是耐力素质发展水平,是特警危急险重勤务的基础能力;B1测试项目30′绕头跑、30′过头翻反映的是动作速度能力、全身协调发力能力和身体重心频繁变化情况下身体运动能力,是“提高特警技战术的精准性”[8]所需要的能力,结合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和专家意见,反映全身协调用力能力的指标采用两个项目任选其一的方式;100m(A1)、立定三级跳远(A3)、引体向上(A4)和双杠臂曲撑(A5)从大一至大三均需要测试。100m主要是反映学生的快速移动能力,是特警快速接近嫌疑人或避开攻击所必须的能力;立定三级跳远反映学生的下肢爆发力,是特警相对狭小空间内快速执行强制手段的基础;引体向上和双杠臂曲撑反映学生的上肢力量能力,是特警悬空垂直方向运动、压制和控制嫌疑人所必须的一种能力。
2.1.3 公安院校特警方向男生体能评价各指标权重 通过20名运动训练学、警务技能训练专家和公安机关特警方面业务骨干的赋值和结合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特警学院18年公安特警方向培养的实践经验和评价的可操作性原则,形成如表3所示的公安特警方向男生评价指标权重,该权重体系构成是公安特警方向男生体能综合评价的基础。
表3 公安特警方向男生体能评价指标权重
研究中将一级指标分大一第一、第二学期、大二、大三共计四个阶段赋值,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公安院校特警方向学生全部是通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录取的高中生,他们没有经历过系统、针对性训练,所以在接受训练后体能发展的可塑性较强。二是遵循体能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大一第一学期即对学生开展职业体能测试不但难以取得理想的结果而且还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运动损伤。三是遵循循序渐进训练原则、运动训练阶段性特征和最终发展目标,它是一级指标在三个学年中形成不同权重的最直接原因。在评价标准构建中也证明一级指标权重分四个阶段赋值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2.1公安院校特警方向男生体能单项评价标准制定方法与步骤 制定方法:研究中采用百分位数法和20分制的评分方法制订公安院校特警方向男生单项指标评分标准。首先,在找出各单项指标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基础上分别计算出第5,10,15,20,25,…,95百分位数的测试成绩;其次,将最小值定为0分,最大值定为20分,分别将各单项的第5~95百分位数的成绩相应地定为1~19分。
制定步骤:第一步,建立第一学期上各单项指标评分标准;第二步,依据前一学期标准换算本学期成绩,然后通过SPSS19.0检验学生成绩是否呈现正态分布及其不同等级成绩分布情况;第三步,通过专家咨询结合分析的结果决定是否分学期制定评分标准;第四步,在第三步基础上,在需要的条件下制定下一学期体能评价标准,所有学期评价标准的制定以此类推。
表4 公安院校特警方向男生体能相对前一学期评价标准评价的检验结果
注:**代表K-S值小于0.01,*代表K-S值小于0.05;括号中“一”代表第一学期、“二”代表第二学期。
2.2.2 公安院校特警方向男生体能依据前一学期评价标准评价的检验结果 按照公安院校特警方向男生体能单项评价标准制定方法与步骤,基于560名研究对象的测试数据制定了大一第一学期公安特警院校特警方向男生体能单项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对大一第二学期学生的测试成绩进行评分,利用SPSS19.0对评分结果进行正态分布检验,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A1、A2、A3、A4、A5的K-S值均小于0.05,A1、A2、A4、A5按照现行等级评价标准优秀率均超过80%、A3达85%以上,依据教育测量理论学生测试成绩93%呈现正态分布,虽然也有研究持有异议[9],但是结合研究中专家的建议,大一第二学期各项目的评价标准需要重新建立。以此类推,确定其它学期体能评价标准是否需要建立。
表5 公安特警院校特警方向“大一”男生体能单项评价标准
注:本表中“过”代表过头翻、“绕”代表绕头跑、“一”代表第一学期、“二”代表第二学期;A2测试项目为1500m;B1、B2项目从大一第二学期测试。
除A2的3000m从大二第一学期开始测试、B1和B2从大一第二学期开始测试外,其它项目均从大一第一学期开始测试,因此,A1、A3需要建立大一第一、二学期,大二第一、二学期四个学期的评价标准;A2的1500m需要制定大一第一、二两个学期的评价标准;3000m需要制定大二第一、二两个学期的评价标准;A4、A5需要制定大一第一、二和大二第一学期三个星期的评价标准;B1、B2需要制定大一第二学期、大二第一学期两个学期的评价标准。大三两个学期的体能评价标准使用大二第二学期的体能评价标准。
2.2.3 公安院校特警方向男生体能单项评价标准 按照公安院校特警方向男生体能单项评价标准制定方法与步骤和表4的检验结果,基于560名研究对象大一第一学期至大二第二学期的测试数据制定了公安特警院校特警方向男生各学期体能单项评价标准,如表5、表6所示。
基于力量素质、全身协调用力和身体姿势快速变化控制能力对公安特警勤务工作的价值,经专家论证和公安特警培养实践检验,3分为最低计分,体能考核中A4、A5、B1、B2评分如果低于3分,综合评分被记为不及格。评价标准的这一操作方法与国外筛选警官重视身体灵活性[10]审查的操作方法出发点相同。
注:本表中“过”代表过头翻、“绕”代表绕头跑、“上”代表第一学期、“下”代表第二学期;A2测试项目为1500m;B1、B2项目大二上、下两个学期评价标准相同。
2.3.1 制定公安院校特警方向男生体能综合评分公式的步骤及基本要求 公安特警勤务对队员的身体运动能力要求较为全面,要评价队员的体能发展水平,仅通过单项评分无法实现,单项评分只能反映队员体能构成要素中某一个身体素质的发展水平,只有综合评分才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反映队员的体能发展水平。为了实现对公安院校特警方向男生体能的综合评分,整个过程需要经历5个步骤:第一步,通过单项指标评分标准查出学生单项测试成绩的得分;第二步,根据每个二级指标的单项指标在相应一级指标下的权重,将单项测试成绩的得分换算为加权得分;第三步,将学生各单项的加权得分相加,所得值为该一级指标总得分,该总得分为非加权得分;第四步,在第三步的基础上,根据每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再计算出学生每个一级指标的加权得分(Yi),如公式(1)所示;第五步,在第四步基础上,对所有一级指标的加权得分进行求和,如公式(2)所示,所得分即为该学生体能的综合评分(Y).
(1)
其中Yi代表第i个一级指标的评分结果,本研究中i分为基础体能(A)和职业体能(B)两个;mi为第i个一级指标中包含的二级指标数;Yij代表第i个一级指标中第j个二级指标的评分结果,本研究中基础体能有五个评分结果、职业体能有两个评分结果;βj为二级指标j对应的权重。
Y=WAYA+WBYB
(2)
其中Y代表公安院校男生体能综合评分值;WA代表一级指标基础体能的权重,YA代表基础体能加权得分;WB代表一级指标职业体能的权重,YB代表职业体能加权得分。
2.3.2 公安院校特警方向男生体能综合评分公式 由表3公安院校特警方向男生体能评价指标权重和综合评分值公式可知,在四年制学历教育阶段开展三年体能训练,男生体能综合评分的公式相同但是系数不同,百分制综合评分公式如下:
1)大一第一学期综合评分公式:
Y大一(一)=YA=5(0.19YAA1+0.21YAA2+0.21YAA3+0.21YAA4+0.21YAA5)
(3)
2)大一第二学期综合评分公式:
Y大一(二)=5[0.85(0.19YAA1+0.21YAA2+0.21YAA3+0.21YAA4+0.21YAA5)+0.15(0.43YBB1+0.57YBB2)]
(4)
3)大二综合评分公式:
Y大二=5[0.75(0.19YAA1+0.21YAA2+0.21YAA3+0.21YAA4+0.21YAA5)+0.25(0.43YBB1+0.57YBB2)]
(5)
4)大三综合评分公式:
Y大三=5[0.7(0.19YAA1+0.21YAA2+0.21YAA3+0.21YAA4+0.21YAA5)+0.3(0.43YBB1+0.57YBB2)]
(6)
公式中YAA1代表一级指标A的二级指标A1的测试得分,YAA2、YAA3、YAA4、YAA5以此类推;YBB1代表一级指标B的二级指标B1的测试得分,YBB2以此类推。
本文首先对公安院校特警方向男生体能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以3年体能训练的通行做法为基础,构建了由基础体能、职业体能一级指标及其二级指标构成的评价内容体系。其次,构建了公安特警方向男生体能评价标准。在前述研究基础上,基于6年的纵向测试结果构建了大一第一学期、大一第二学期、大二第一学期、大二第二学期四个评价标准。再次,构建了公安特警方向男生体能综合评分公式。研究中根据体能发展规律、不同素质对公安特警体能的贡献度和教育评价需要,构建评分公式相同、单项系统不同的综合评分公式。最后,根据公安特警勤务需求特征确定不同素质的最低计分标准。本研究成果是对18年公安特警成功培养的科学提炼,能够为公安特警培养中的体能训练提供指导,当然,诸如西藏、云贵等高原地区,评价标准可能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做一些相应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