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丽芬,姚 丹,吴飞虎*
(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云南 玉溪 653100)
创伤后肢体肿胀是创伤后机体发生的一系列改变后的最终产生的结果。最轻度的创伤仅限于皮肤表皮层,可通过上皮再生愈合,稍重者有皮肤和皮下组织断裂,并出现伤口;严重的创伤可有肌肉、肌腱、神经的断裂及骨折。
肿胀可导致疼痛加重、骨筋膜室综合症、术后伤口感染、不愈合、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等并发症出现,从而影响术后功能锻炼、行走功能恢复等,对患者疾病的治疗以及日常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选择2019年5月~2019年10月在玉溪市人民医院骨科进行入院治疗的股骨干骨折患者60例,存在患肢肿胀。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序,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30例(肌内效贴与理疗组)与对照组30例(理疗组)。年龄22~76岁,平均50.01±14.21岁;男34例,女26例;II度肿胀24例,III度肿胀36例;两组对象在年龄、性别、肿胀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s)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s)
肿胀程度男女IIIII对照组 30 50.86±14.14 16 14 14 16实验组 30 49.33±14.28 18 12 13 17 t或x2 t=0.418 x2=0.271 x2=0.067 P 0.678 0.795 1.000组别 例数 年龄(images/BZ_18_874_1831_891_1869.png±s,岁)
1.1.1 病例纳入标准
(1)肢体肿胀程度Ⅱ、Ⅲ度者;(2)住院期间未行其他康复治疗者;(3)知情同意者。
1.1.2 病例排除标准
(1)对肌内效贴布过敏者;(2)不能配合进行肿胀评估的患者;(3)术口或全身存在感染者;(4)除了接受本研究治疗方法,还需接受其他治疗者;(5)下肢有深静脉血栓患者;(6)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病、肝肾功不全或肿瘤患者。
1.2.1 贴扎方法
对贴扎部位皮肤进行清洁,嘱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充分暴露贴扎部位,将贴布的锚(贴扎的起始端)位于腹股沟淋巴区,沿着淋巴走形向下延伸发出多尾条状贴在肿胀最明显处。如果锚剥离皮肤需重贴扎。每天贴扎1次,单次维持24 h左右,1周为一个疗程。
1.2.2 对照组
对肿胀部位仅采用局部理疗:
抬高患肢,目前是减轻肢体肿胀最方便和最实用的方法之一。(1)冰敷肿胀处,每次冰敷20 min,每隔3 h冰敷1次,1周为1个疗程。(2)气压治疗,每次30 min,每天上午下午各 1次,一周为1个疗程。(3)中频治疗,每次40 min,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一周为1各疗程。
1.2.3 试验组
在常规理疗的基础上结合肌内效贴进行消肿治疗,1周为1个疗程。
患者仰卧位,大腿肌肉放松,用软尺测量患肢,从髌骨上缘向大腿中段量一段距离(一般取髌骨上5、10或15 cm),然后测量。在测量健侧相对应的位置的周径值,计算患侧与健侧的周径差。分别于试验前1天及治疗1周后测量,每次测2次,取平均值。
将数据进行整理后应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周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一周有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一周的周径差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患者在治疗后均有效果,但实验组效果显著,见表2。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周径差的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一周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患者在治疗后疼痛评分均有所下降,但实验组效果显著,见表3。
表3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s)
表3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s)
组别 例数 疼痛评分 P治疗前 治疗后一周实验组 30 6.53±1.28 1.20±0.71 <0.001对照组 30 6.83±1.23 2.30±0.95 <0.001 t或x2 0.924 5.061 P 0.359 <0.001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术前平均住院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一周有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总的均住院日均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患者在治疗后平均住院日均有缩短,但实验组效果显著,见表4。
表4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日的比较(±s)
表4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日的比较(±s)
组别 例数 平均住院日 P术前 总的实验组 30 5.76±1.25 14.17±1.66 <0.001对照组 30 6.06±1.80 15.53±1.80 <0.001 t或x2 0.750 3.059 P 0.456 0.03
股骨干骨折出现肿胀会导致骨折及伤口愈合延迟而且还会引起局部皮肤坏死,甚至威胁生命。通常采用冰敷、气压等物理治疗方法,可缓解术后早期肿胀。但这物理治疗一天内需要多次,作用时间较短,局限性较大。“爪形”肌内效贴缓解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早期肿胀的机制可能是:肌内效贴弹性回缩力好,可以将皮肤“抓”起,使患肢皮肤与肌肉组织间组织液间隙增大,加速患肢淋巴及血液回流循环,从而加速的消除。同时肌内效贴使用时间较长,通常可使用3~5天,从而减少更换次数,经济方便,作用持久。
肌内效贴结合常规理疗在股骨干骨折患者可早期快速有效地缓解肢体肿胀,具有很大的临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