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鹏 郭梦珺 张发
摘 要:个性化服务是基于大数据的基本公共服务的转型,是图书馆的研究趋势与潮流。论文对国内外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叙述和分析,叙述了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其次,对个性化服务进行理论概述,概述分为个性化服务内容设计的原则,对图书馆开展个性化服务内容进行设计,设计内容从“线下”“线上”“线下+线上”三个层面展开叙述,以此为高校图书馆个性化内容服务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服务内容
1绪论
随着整体社会经济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的大幅提高,信息资源的种类与数量也在快速增长,读者对信息服务的要求与日俱增,针对性也越来越强,如何从庞杂的信息中简单快速的找到和利用自已需要的信息成为读者面临的新问题,这种需求的变化不断促进了图书馆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研究,它不仅是当前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方向,而且还是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往纵深发展的趋势,同时是未来信息化服务的主导模式。
2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外研究较多并已大规模投入使用的就是康奈尔大学图书馆推出的MyLibrary系统,该系统是适合互动式图书馆服务模式的一种个性化服务系统。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 My Updates、My Contents、My Links、My Catalog和My Document Delivery。用户经过注册后,即可拥有自己的MyLibrary,然后根据个人需要可以分别进入不同界面。
国内许多大学的图书馆都开展了个性化信息服务,服务模式各不相同。浙江大学图书馆的MyLibrary的特点是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对其提供的数字资源跟信息资源进行筛选整理,然后推送给用户。中国人民大学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也存在不足之处。纵观近些年国内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研究开发跟应用情况,尽管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仍存在着有待研究跟完善的地方,这就是本文要研究的地方。
3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概念及服务内容设计框架
3.1个性化服务的概念
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大背景的环境下,个性化服务是近年来图书馆摸索出的一种新的服务理念与服务方式。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本质上就是根据用户个性爱好,使用习惯行为偏好等要素对用户进行划分,进行用户基本信息收集,然后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合成与其将最相关的信息推荐给用户,是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
3.2 个性化服务设计的原则
3.2.1以用户为中心在校的广大教师和学生是高校图书馆主要服务对象,只有持着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进行研究,站在教师与学生的角度,以他们的视角考虑问题,才能得到客观真实的答案,从而正确的指导服务工作,以满足个性化的信息需求,使用户需要的信息能够得到充足的信息资源保障,节约用户的时间成本与组织信息资源的成本。
3.2.2服务便捷高效图书馆在发展个性化服务时要特别的注重提高服务的实时性与效率,服务的实时高效是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内在保证,只有图书馆能够实时更新资源信息并提高其服务的效率,既不受地域限制又达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这满足用户需求,能够增强用户对图书馆的认同感才能提升用户体验。
3.2.3依托全媒体的信息服务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概念相比,全媒体是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媒体,可以实现数字特色资源推荐、全媒体信息检索、馆际借阅、图书馆服务等个性化服务,个人图书馆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媒体,并通过文字图形动画语音视频等多种方式表达物理体验。
4个性化服务具体内容设计
个性化服务是图书馆3.0建设的主要内容,而智能图书馆是图书馆服务的高级阶段,即利用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在人们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能够为人们提供方便、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下面就从“线下”“线上”“线下+线上”这三个层面分别阐述本文的个性化服务设计的具体内容。
4.1“线下”个性化服务内容设计
4.1.1基于用户需求对图书馆进行功能分区
开放学习空间能够支持自由开放式学习,可让读者大声讨论而不影响其他区域的读者,如开放式讨论区,并提供一些放松解压、锻炼健身的设备,用户忙碌学习之后可以在此进行一定程度的释放,使图书馆服务更人性化;自助服务区配备一系列智能设备,在解放馆员的同时,有效提高图书馆的自助服务水平,读者服务将更加方便、顺畅;个性化定制区提供灵活的按需预订和定制服务,包括个人或团体的研讨会学习空间、支持重点项目和收集重要资源的专题研究室、学生社区的各种活动。同时提供各类工作站,支持学生的各类创新实践活动,满足科学计算、协同工作的需要共享和多媒体制作
4.1.2基于生态融合使图书馆提供多元化服务
构筑多元化公共服务中心:图书馆可以与其他高校、博物馆美术馆书店等更紧密合作,打造覆盖周边区域的公共服务生态圈。①与其他高校合作搭建智能化共享平台,消除学校间的访问限制壁垒,提高信息的利用率②与书店的合作传统图书馆通常只根据购买者的个人喜好或个人阅历购书,不能充分、专门性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一方有采购资源,另一方有图书资源,在特定的合作模式下,书店和图书馆通过彼此的数据库进行交流。
4.2“线上”个性化服务内容设计
4.2.1图书馆与科技文化融合基于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度整合应用,5G智慧图书馆建立起读者与图书馆之间更通畅、更紧密的纽带,可以更高效地为读者提供有温度的公共服务。如,运用生物识别技术,更加安全、更准确地识别图书馆读者的身份;同时,图书馆可以通過虚拟人物形象,提供个性化互动与推荐服务;基于生物识别跟多屏交互技术,能达到自助办理各种业务;使用远程视频技术,提供远程 一对一的服务,突破图书馆公共服务在媒介、时间空间等方面的限制。
4.2.2图书馆与5G+新阅读体验融合5G拥有超高速、高密度、大容量、低延迟等优点,信息传播将不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做到高质、迅速的传播。图书馆可以通过提供5G+VR、5G+AR等,为读者带来新奇的阅读体验。①5G+VR能够虚拟演出场景,读者可以自行选择所需要的演出模式并沉浸其中,快速准确的了解想获取的知识,进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个性化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②5G+AR,通过现场摄像头扫描,可在数字电视大屏幕上全方位观看AR技术在图书馆的创新成果。用户可以用手机程序扫描AR书签,观看虚拟场景与实时结合的动态影像。它以突出的画面表现力,独一无二的展现效果及强大的交互功能,给用户带来别致观看欣赏体验。
4.3“线下+线上”个性化服务内容设计
4.3.1不断拓展和延伸普适性服务内容①对于用户的时间型需求,提供的个人图书馆、特色定制、图书关注等服务②对于用户的阅读兴趣和爱好需求,提供的主题阅读等服务③对于用户的所需知识需求,提供的专题讲座、名家讲坛和图书交流会等服务
4.3.2图书馆还可以开通读者网上各类个性化服务预约借、续、还书,无人机配送等,当读者在网上预约时,图书馆系统自动生成模拟最短时间送达路线,无人机执行任务送达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节约读者的时间,还能让读者感受到图书馆智能化带来的便捷,增加读者对图书馆的认同感,提高读者对图书馆的使用率。
参考文献
[1]王世伟.信息文明与图书馆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7,43(05):4-20.
[2]文庭孝.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创新发展思考[J].图书馆,2019(05):15-22+27.
作者简介:刘志鹏,男(1999.9-),汉族,江西贵溪,在校本科生,研究方向:信息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