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兵
摘 要:目的 比较分析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接收的84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收入本研究中,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2例)实施硬膜外麻醉,观察组(42例)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对2组最大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最大运动阻滞时间、运动起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状况进行对比。结果 最大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最大运动阻滞时间和运动起效时间方面,观察组均比对照组优,差异明显(P<0.05);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4.76%)比对照组(19.05%)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期间,腰-硬联合麻醉效果较硬膜外麻醉优,其可以显著增加最大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及早起效,而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采纳与推广。
关键词:下肢骨折;老年;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
下肢骨折包括胫骨、股骨、腓骨、髌骨和跖骨等,而膝关节脱位、胫腓骨干骨折及股骨远端骨折是下肢骨骨折常见类型,机体骨质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发生改变,对于老年人群而言,自身保护能力越来越低,骨骼变脆等,骨折患病人数随之增加[1]。骨折临床治疗期间,麻醉效果特别重要。腰-硬联合麻醉及硬膜外麻醉师临床常用麻醉方法,以上两种麻醉方法麻醉效果存在差异,基于以上原因,本文针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采取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效果进行简单分析,详情如下。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本文所选84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接收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42例;对照组中,男、女分别有22例和20例;年龄跨度:63岁和81岁(72.12±1.43)岁;其中髋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术分别有23例和19例;文化水平: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分别有10例、13例、15例和4例;观察组中,男、女分别有24例和18例;年龄跨度:64岁和78岁(72.08±1.37)岁;髋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术分别有26例和16例;文化水平: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分别有8例、12例、16例和6例;观察组与对照组研究资料相比,差异较小(P>0.05)。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入选标准:①具备正常沟通、表达和理解能力;②具备完整临床资料;③了解研究内容并签署书面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具有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史;②合并肾脏、心脏和肝脏器官功能不全;③妊娠和哺乳期妇女;④合并恶性肿瘤;⑤神志意识模糊;⑥因个人因素不愿参与本研究或者中途选择退出;⑦;具有手术禁忌症;⑧存在麻醉禁忌症。
1.2 方法
入院后,对所有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密切监测。术前30分钟,肌肉注射0.5mg阿托品和10mg安定,在其进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道,乳酸林格液输入,同时对以上指标连续监测。
对照组:硬膜外麻醉。注入2%利多卡因5ml,5分钟左右出现麻醉平面,由硬膜外导管注入5ml至15ml的2%利多卡因与1%盐酸罗哌卡因混合液。
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帮助患者选取右侧卧位,在L2-3椎体間隙实施硬膜外腔穿刺,发现清亮脑脊液后,按照每秒0.1ml的速度将2ml至3ml的1%盐酸罗哌卡因联合1ml的10%葡萄糖注射液注入到蛛网膜下腔,腰穿针拔除,5分钟后硬膜外管予以5ml的2%利多卡因,以临床特点和手术时间为依据对是否追加用药进行判定。
1.3 观察指标
准确记录所有患者最大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最大运动阻滞时间和运动起效时间。统计84例患者并发症发生状况,包括血压降低、苏醒延迟和低氧血症。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研究数据准确处理,[n(%)]和()分别表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检验值分别是x-2和t;P用于两组对比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最大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最大运动阻滞时间和运动起效时间
观察组最大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最大运动阻滞时间和运动起效时间同对照组相比更优,差异明显(P<0.05),详情如下表1。
2.2 并发症发生状况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具体如下表2。
3 讨论
因为老年患者自身生理功能逐渐减少,对手术和并发症的承受能力相对较差,麻醉期间,需加强对麻醉药物效果和药物使用剂量的关注,同时保证呼吸畅通,呼吸循环系统稳定,避免对脏器造成严重损伤[2]。单纯腰麻麻醉效果明显,可以获取明显镇痛和镇静效果,但是腰麻期间,平面扩散显著影响了循环系统。单纯硬膜外麻醉方法控制难度较小,且具有良好的肌肉松弛效果,与下肢骨折手术要求相符,但是麻醉诱导时间长,骶神经组织效果不佳,特别是膀胱腹膜反折位置疼痛,无法有效控制。腰-硬联合麻醉方法,通过硬膜外置管,硬膜外穿刺点与硬膜外导管有着较远的距离,局部麻醉药物未通过穿刺空向蛛网膜下腔渗入,与此同时,追加硬膜外局部麻醉药物可进一步提高控制性[3]。该方法可以将腰麻和硬麻两种方法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尽可能的减少麻醉药物用量,以便其与下肢骨折手术需求相符。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在最大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最大运动阻滞时间和运动起效时间方面,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优,差异明显(P<0.05);可见,腰-硬联合麻醉能够显著增加最大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在短时间内起效。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是4.76%,对照组是19.06%,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由此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安全性较硬膜外麻醉优,其可以降低其他疾病发生率,确保良好的麻醉效果。而且腰-硬联合麻醉能够快速起效,维持时间长,手术期间,可通过追加麻醉方式维持麻醉效果,且不会对患者机体造成影响[4]。
综上,腰-硬联合麻醉效果在老年下肢骨折中应用效果较硬膜外麻醉优,除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外,有助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采纳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叔衡. 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探讨[J]. 中国伤残医学, 2017, 25(10):68-70.
[2] 吴宝城. 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老年下肢骨折r患者的临床作用[J]. 中外医学研究, 2018, 16(5):154-155.
[3] 何雯霏. 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 2018, 34(10):50-51.
[4] 张杨, 付小渝, 陈柯江. 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治疗的效果观察[J]. 当代医学, 2019, 25(2):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