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微课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策略

2020-06-29 18:31梁美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低效微课初中数学

梁美

摘 要:由于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我国教育领域也呈现出焕然一新的景象,涌现出了许多新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微型教学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微课应用的初始阶段,其教学优势就充分展现了出来,使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这一顽固性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关键词:初中数学;低效;微课

微课作为一种更为新颖化、创新化的课堂模式和教学方式,它代表着教育教学领域的革新。它不同于以往的传统课堂教学,也区别于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微课教学能够让学生的数学课程学习更加自主化和探究化,也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有助于其学习效果的加强以及学习效率的提升。

一、微课的大致介绍

微课,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微型课程,它主要是以视频录制为载体,以视频播放为教学形式,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某一知识点的教學。微课教学主要是通过多媒体技术而开展,具有知识碎片化、教学高效化的特点。由于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微课这一全新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微课具有非常良好的发展前景,能够让课堂教学效率得到充分提升,它既可以应用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又可以应用在课后辅导和课后巩固过程中。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它不会受到时空的局限,也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学习需求,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数学素质的同步发展。

二、合理应用微课,提升预习效率

众所周知,课前的预习和准备工作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初始环节,而预习的效率和效果能够对后续学习活动的开展产生非常关键的影响。因此,要想让学生的数学课程学习达到预期效果,老师就必须保证学生的预习效率,让学生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为后续课堂学习活动的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而在课前预习环节中运用微课,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预习方式,能够让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更为良好。

课前预习和课前准备工作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学习下堂课的新知识前,对新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从而对新知识有一个大致了解和掌握,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进行课堂学习,能够让其课堂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升。而学生如果能够将微课与课前预习进行充分融合,则能够让预习的效率更高、预习的效果更好。首先,老师在布置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前,需要对教学内容当中的重难点、关键点进行探寻,然后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安排,并将生动化的语言讲解和趣味化的动画渗透其中,最后再通过视频录制的方式将其进行生动呈现,从而制成短小精炼、生动形象的微课视频。例如,老师在安排学生预习《平行线及其判定》这一章节内容时,就可以将本节知识的重难点提炼出来,比如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的应用等等,然后录制一个与教学重难点有关的微课视频,在视频当中,老师需要对教学重难点和关键知识进行详细讲解,以此来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和思考。这种预习方式能够让学生对本堂课的重难点知识有一个准确把握,并对重难点知识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和思考,然后将自己还未完全理解的内容记录下来,带到课堂上和老师、同学讨论。这样一来,便能够大大节省课堂教学时间,让课堂教学容量得到了充分拓展,能够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升。

三、充分利用微课,进行高效授课

(一)巧妙利用微课,提高导入质量

老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可以根据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知识点设计一些相对比较新颖、有趣的问题,以此来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其能够将目光转到课堂上来,这样能够为后续的正式授课奠定基础,也能够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例如,老师在对《画轴对称图形》这一章节内容进行新课导入时,由于这一节内容的重难点是掌握轴对称图形的作法、明白作轴对称图形的一般步骤及其原理、了解画轴对称图形的过程。这时候,老师就可以利用微课,将生活中常见的与轴对称有关的事物的图片展示出来,比如:汽车、房子、桌子、茶杯、窗户、窗花、剪纸等等。这种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进行课堂导入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一个更为明确和具体的概念,也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思考,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在正式授课前,老师就可以将事先准备好的微课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将学生的学习情绪充分调动起来。

(二)充分利用微课,生动呈现知识

老师在对本堂课的某一知识点进行讲解和分析时,可以用微课将其进行生动呈现。例如,初中数学课堂授课主要分成基础知识讲解、拓展探究、答疑解难等几个部分,而基础知识讲解这一部分就可以由微课视频完成。老师可以事先将本堂课的基础知识录制成微课视频,然后适时对其进行播放,而在播放微课视频的同时,老师也可以在一旁进行穿插讲解,为学生答疑解惑,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例如,老师在对《旋转》这一章内容进行课堂授课时,就可以用微课导入与旋转有关的概念,然后再用微课展示一张“秋千”的图片,再将“荡秋千”的运动轨迹转化成“单摆”,让学生对其进行认真观察,并思考:秋千上的小女孩一直在由A点向B点转动,那么她是围绕哪一点进行转动的?其转动的方向是什么?转动的角度大小是多少?提出这一系列问题后,老师可以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让他们进行相互交流和讨论。交流过后,老师再对旋转的概念和定义进行更为深入和详细的讲解,这时候,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便会更加深刻。

(三)有效启发,高效教学

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可以利用微课对学生进行合理启发,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学习质量更好。例如,老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将一些数学概念的推理过程、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用更加生动和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并适当穿插一些启发性的话语。这种通过微课对学生进行启发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微课视频的观看过程中,获得更加良好的学习效果。

总结:

总而言之,微型教学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这一全新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在今后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对微课进行更为充分的利用,让其作用得到充分凸显,以此来带动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

[1]刘素芹.中小学教育中微型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2]吕发成.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32).

[3]胡小锋.试析初中数学微课的应用与作用[J].读写算:教研版,2015(11).

猜你喜欢
低效微课初中数学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