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

2020-06-29 09:58王玲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核心素养

王玲

摘 要:高中物理是高考的其中一门学科,学习此门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还需要学生具备严谨的科学精神,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里往往产生一定的畏难情绪,这与此门课程的难度是有很大关系的,同时,这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相信这也为教师带来前所未有的教学压力,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要能够从根本上重视起有关工作,除了要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还要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而本文则是就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为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引言:

高中物理教师的教学工作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这样一来,就需要其对教学内容做更为全面且具体的分析,这样才能够将当中涉及的重难点内容展示给学生,助其养成科学实验观的同时,也能够使其真正掌握物理实验技巧。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分析

(一)有利于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

从传统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工作中不难发现,教师不但没有意识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还对自身的课堂主导地位产生错误的认知,相关知识的讲解过程里只会按照自己一贯的思路来进行,这样是很难提升学生的物理实验水平的。与此同时,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相对较少[1],这样一来,教师很难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想法,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到有效的激发,这样将会很难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可是如果教师在实际的实验教学工作中能够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就能够让相关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这样不仅能够迎合新时期背景下教育体制的发展需求,还能够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凸显出来,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实质性帮助,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思维的拓展也极为有益。

(二)有利于课堂结构的改变

现阶段来讲,教师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实验教学工作,一方面来讲可以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另一方面则能够提升整体的课堂教学效率,久而久之,教师也逐渐形成一个特有的课堂结构。具体而言,教师的课堂结构是这样的,先是为学生讲解相关的实验内容,之后为学生展示实验操作步骤,最后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且结合实验过程来做具体的总结[2]。这种单一的课堂结构对于学生而言,已经再熟悉不过,部分学生甚至会对其产生厌烦,这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并无实际帮助,鉴于此,教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能够为实验教学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还能够在此基础上结合多种教学方式来改变原有的课堂结构,这样对学生物理综合素养的提升以及其核心素养的增强有极大的帮助。

二、当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来讲,实验教学的效率较低,现如今的高中物理实验课堂上,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接受是较为被动的,而且其真正动手实践的机会可以说少之又少,这样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相信这也是造成学生学习效率较为低下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与此同时,部分教师也没有掌握好实验教学的技巧,很多时候,都是教师给学生进行演示,学生实际参与到实验环节的次数屈指可数,虽然,教师更多的是为学生的安全着想,但实验器材的匮乏相信也是造成此现状的一大重要原因,如此一来,教师很难完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教学中教师对实验内容的设计不够合理,要知道,高中阶段的物理实验是有一定复杂性的,教师要想加强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注重对实验内容的设计工作,可是现实情况看来,教师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样很难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实际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工作中,教师不要一味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点的传授,还要让学生能够从教学内容中认识到物理实验的价值,使其真正明白物理实验探究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够充分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3],在整个实验过程里,教师要着重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凸显出来,比如,在讲解电容器的电容这一实验教学内容时,教师不但要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实验环节中,还要为其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结合实验需求来采集电容器放电电流数据,一般开始时电流的变化会相对较快,这就很难获得相关的有效信息,此时,教师可以结合这一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这样不仅仅能够使其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还有助于其实验水平的提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有一定帮助。

(二)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很明显,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高中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在实际的物理实验教学工作中要能够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4],从而提升整体的教学效率。毕竟教师一味的讲知识点,学生被动的听,这样不但会让课堂氛围变得越来越沉闷,还会让学生对此产生抵触心理。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对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有极大的帮助,例如,创设情境法、小组合作学习法以及多媒体教学法都是教师可选的有效教学模式,运用这些教学模式来展开教学工作,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还能够发挥其创造性,使其学习热情重新被点燃。比如,教师在讲解分子及其热运动有关的内容时,为了活跃课堂氛围,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小视频,视频的内容时实验过程的展现,这样很容易将学生带入到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对此次实验有一个基础的认识,同时,也可以为后续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打下堅实的基础。之后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来完成油膜法测分子直径这个小实验,当实验结束后,教师还要让学生结合实验结果来讨论分子热运动的规律,这样除了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重视起每一个实验环节,这对整体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当然,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以及探究能力都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总结

总而言之,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能够让教师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还能够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对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提升其物理综合素养都非常有帮助。

参考文献:

[1]蒋东营.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D].扬州大学,2018.

[2]郭靖宜. 基于“同课异构”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案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

[3]陈柳慧. 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实验翻转课堂教学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9(31):162.

[4]张亚云. 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探微[J]. 课程教育研究,2018(44):155-156.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核心素养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高中物理实验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