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曙云上

2020-06-29 20:14车海朋
广西文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小罗工作队

→ 车海朋 广西百色人,广西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刊于《广西文学》《青年作家》《湖南文学》《作品》等杂志。2018年3月被组织选派为某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

桂西地区,驮娘江流域遍布壮族村,八芒村即是一个。跟其他村别无二致,八芒村口也建了个窄窄的候车亭,那亭大概不大使用,有些荒凉,茅草探头探脑长进亭里来。经过一上午的颠簸,我们乘坐的面包车终于驶入村口,日头当空,路上无人,只亭里有个妇人,穿着男装,对着一团空气顾自叨叨,并不多看我们一眼。

她在说什么?我问道。

别管她,黄友富的疯婆娘。韦志同一边答,一边专心地开车。

来之前打听,要去工作的地方有多远,乡政府的人说要多远有多远,远到手机跳出“七彩云南欢迎您”的短信。其实从地图上看,近在咫尺,里程也没那么夸张,不过四十多公里,然而乡政府的人解释,因为修建瓦村水电站,库区高架桥在建,原路限行,必须绕道进村,绕的是临时机耕道,路况可想而知。不妙的是,村里的中巴车已停班,无奈,只好通知村干来接。

所以工作队与村民委主任韦志同的第一次谋面,是在乡政府。他是个敦实的汉子,一身迷彩服,一嘴浓密胡茬,手脚麻利,无暇多聊,把我们的行李一件一件往面包车后排里塞。上午九时,我们起程进村。一路畅行,茂竹秀林,驮娘江与公路成平行线蜿蜒流去,大家说说笑笑,我直怀疑乡政府的人是在开玩笑。临近库区,路越来越烂,运沙车把路面碾得跟踩碎的饼干似的,面包车小心地躲开坑洞,颠来荡去,像落入暴风浪中的一叶小舟,韦志同从后视镜里看看我们说,半年,还要半年,路就好了。

拐进一条坡道,路倏然变窄,韦志同俨然见怪不怪,面包车一冲一冲,毅然地爬坡,轮胎与路面的石子擦出呛鼻的焦煳味。那坡愈发地陡,我死死抓住扶手,好久没人说话,只不时爆发一阵干呕声。终于面包车一声喘息停下,进不得半步。两驱车不行,韦志同说着跳下车,往车底瞧瞧,踢了踢轮胎,重新上车发动,只往前颠一颠。别无他法,工作队都下来推车,面包车借助人力,跌宕着一举冲了上去。待我们走上坡顶,韦志同在车旁笑着等我们。

下坡一路快了不少,经过一个村庄,房子和人密集起来,像村部的规格,我问,到了吗?韦志同摇摇头,说了一个别的村名。不久又经过另一个村部,韦志同说快到了,下一个就是我们的村部。

路况见好,又驶了快一个钟,房子多起来,路上开始有人,有骡子,更多的是摩托车,车尾驮着一捆猪菜,或一捆牛草。摩托车纷纷靠边让我们,车上的人扭头朝我们张望。老乡好!我伸头出去打招呼,用的普通话,他们一时不知道如何回应,于是都憨憨地笑。韦志同向他们介绍道,这是我们的第一书记呀。

我们没有逗留,径直开到了村委会。

八芒村,一个“十三五”深度贫困村,2018年3月,我、老林、小罗,三人来到这里参与脱贫攻坚。

驻村第一天,我在朋友圈发了四个字:道阻且长。一个朋友留言:行则将至。

队员小罗挨个给贫困户打电话。韦志同说,村民出工一般都早,得提前预约,让他们在家等候。

我调出全村基本信息,鼠标一行行下移,全村三百二十户,尚余五户土坯房。工作队驻村半月,政策都已烂熟于胸,脱贫摘帽的主要目标,概括为六字:两不愁、三保障。我们当前工作的重头,即“三保障”之一,住房安全保障。五个户主换成红色字体,其中一个叫黄友富的,名字有些熟,好像在哪儿见过,也许只是听人提过,却愣是想不起来了,决定先上他家看看。

村部对面的群山,绵延起伏,最高的一座叫茅山,直插云霄,清晨站村委楼上眺望,可见山下驮娘江亮亮的波光。黄友富家离得不近,两公里多,工作队一行三人大清早步行入户。沿公路行走一公里,远远还望得见茅山的富士山式尖顶,路旁密密层层的甘蔗林里,有人锄草,摩托车停在路边。不久岔进一条土路,山势陡峭,路面被水冲出了道道沟壑,我们不断拨开齐肩高的茅草,小心地择路而行,这条道是山腰里十几户外出必经之路,想象不出平日里摩托车是如何出入的。

黄友富家的房子真切地出现在眼前,我有些吃惊。传统的壮族土墙瓦房,三开间,由于年代久远,房顶的黑瓦很乱,像被什么人故意弄乱的,地上不少碎瓦,黑漆漆的房梁有点儿倾斜,有的檩子新一些,那是后期补修的,屋檐露出断裂的椽子。隔壁就是猪圈,树下歪着一辆土摩托。大门掩着,一个头发散乱、眉头紧锁的中年人开门出来,一问正是黄友富,只一人在家。

黄友富用壮话招呼我们,明白过来后,改用蹩脚的汉语跟我们交流。不消十分钟,这户的基本情况摸清了,四口人,老婆有病,儿子在珠海打工,女儿在乡里念初中。我问主要收入来源,老黄挠挠头皮说没有。我诧异,换个方式问,养什么?他答,猪,一头。地里呢?种什么?玉米,甘蔗,很少一点。黄友富答完干咳两声,缓过来后在胸口画了个圆,补充说,我肺坏了,干点活就喘。

我将上述情况一一记下,合上本子,顿了顿提议道,先建房子吧。然后讲了危房改造政策。黃友富听完,一个劲儿摇脑壳,说没钱,光靠政府那两万四千元补助,买水泥,买钢筋,买木头,买砖,还有人工费、运输费,还不止这些,哪够?

离开黄友富家,马不停蹄前往下一户,队员们一路无话,大家都在想,会不会遇到下一个黄友富。像这类贫困户一定不是个例,上面有政策,他们就完全等靠要,一旦指标落实不下来,便原地踏步。贫困户致贫原因各异,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是最要命的。黄友富好歹做了一件对的事,让女儿念到初三,因为成绩好,即便是个女儿,他打算让她往下念。韦志同说,村里已有三个小孩辍学,初一没念完就下了广东。辍学劝返,是工作队面临的另一项任务。

我还是没能想起来,到底在哪儿听说过黄友富。

驻村之初,队员的组织关系陆续转入村支部,摇身一变,俨然都成了村里一员。行头上,草帽、解放鞋、手电筒,组织上配发的橙色马甲和提包,算是全副装备。

一切按部就班,忙而不乱,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整村,不可能把全部精力耗在其中某一户。其实类似于黄友富一家,可列为社会兜底户。所谓兜底,即不列为预脱贫对象。但是工作必须做在前面,兜底指标不能预定,预定对谁都不公平。

再次走访黄友富一家,我、韦志同、老林、小罗四人同行。路上我突然想起什么来,便问韦志同,上回候车亭里的疯女人,是不是就是这个黄友富的老婆?韦志同说正是,她叫迷楞。终于对上了号,难怪总觉耳熟。韦志同摆起迷楞的事,说那个女人怪可怜的,嫁过来本是好端端的,生下一儿一女,没几年突然发了神经。我问,怎么不治?韦志同说,怎么不治,那几年百色南宁的,跑了不少医院。

黄友富一家就是那时候落下的贫困。病人却不见好,间歇性,时坏时好,坏的时候在村中胡乱转悠,不伤人,好的时候能干些轻活,有几回在山上病发,稀里糊涂晃到别的村寨,常常几天后才自己找回来。这两年来好的时候多,然而常被黄友富打。为什么打?没来由,迷楞发病的时候就打,即便好的时候,只要他喝多了,抄起手边的随便什么东西便打,没东西抄就扇耳光,用脚踢。有一回迷楞被打跑上山,迷了路,黄友富并不着急,后来还是队干领着人出去寻找,两天一夜才找着。

听到这儿,大家都愤愤不平。我说,听黄友富自己说,他身体有病,还这么横?韦志同说,哪来的病?他真会扯谎,好吃懒做。队员老林说,打女人算什么好汉,即便是神经病,毕竟是他老婆。太不是东西了。小罗决定待会儿要教育一顿黄友富。

一行四人走进黄友富家的土坯房。相隔不足半月,房子更加寒碜,凹凸不平的土墙正窸窸窣窣掉尘,仿佛随时会塌。黄友富脸黑黑的立在一旁,身上有酒臭,可能是前晚刚喝过酒,也不招呼人,好像不欢迎我们。迷楞佝偻着身子,背对着我们,正借着屋顶漏下的一团光线,兀自砍猪菜。我叫了声“大嫂”,韦志同急急地摆手,凑过来小声说,她有病。这我知道,但心想病人也是人。韦志同把我拉到一旁,说,她不能交流的。我说这不是好的时候吗?他说还是不要刺激她的好。

大家各自找凳子坐了,我说,看看手册。黄友富进到里屋,不一会儿拿着贫困户手册出来。我们正在核对信息,突然身后哐当一声响,大家急忙回头,只见刀掉在地上,迷楞停下手上的活,目瞪着对面,一边比画着手势,一边絮叨着什么,好似对面坐了个人跟她唠嗑。黄友富拾起一根柴火,作势要打,老林喝道,老黄,你?黄友富脸上的怒意瞬间垮下来,哂笑一下说,我就吓唬她一下。

大家挪到屋外,我直奔主题,老黄,还是要把房建了,不然摘不了帽。他双手在裤子上擦着,没有答我,好像没听懂,韦志同用壮话传达了,他嗫嚅一句什么。我又问起他家的老房子建多少年了,他挠挠头说不上来。韦志同说,是他爹那一辈建的。

这么多年就没想过盖新房?

盖了,瓦房。黄友富指指房顶。

我们正纳闷,韦志同补充道,他说这房子当年是茅草房,后来他翻盖的瓦。

队员小罗给黄友富递一支烟,又给他点上。黄友富深吸一口,吞了烟雾,陶醉地眯起一只眼。

我说,有个易地安置名额,你家符合申报条件。黄友富听懂了,睁大眼睛,问,搬家?搬出去?我说还在村里建,他问建哪儿?我说,条件好的地方,比方公路边。每口人补助三万,四口人就是十二万。

韦志同不时插几句壮话,我囫囵听出大意,说的是这钱简直是白拿的。黄友富听了很动心。然而要预缴自筹资金,人均两千五,四口人即一万元。听到这里,黄友富面色又黯淡下来。我问有困难吗,他挠头答道,有困难,家里没有一块钱。老林说,你儿子呢?拿不出一些?狗日的,靠得上他?黄友富嚷道。

堂屋里的迷楞顾自叨叨不休,她的世界里一定没有危房,也没有贫困吧。想起在来的路上,听韦志同讲了她受虐待的事,工作队一时不知道能为她做点儿什么。

我继续讲,建了新房,旧房要推倒。黄友富警觉地问,为什么要推倒?我解释,要复垦,归公。他很快明白,建了新房,旧宅基地就不是他家的了,好久一言不发,只顾猛地抽烟,脑子里不知在想什么。

小罗说,老黄,听说你经常打老婆?就是这句话,大概形成了某种冒犯,黄友富下巴一抬,剜了我们一眼,突然把烟头往地上杵熄,拍拍屁股站起来,走到猪圈旁,跨上摩托车,这时他回头说,车书记,莫白费口舌了,拆房子,我不同意。

工作再次受阻,我,韦志同,两名队员,每一个人都克制着挫败感,空着肚子,默默地往村部走。天阴沉沉,空气闷热,飞蛾乱舞,像要落雨。

真的落雨了。十分钟前,两个男孩在打篮球,他们个头都太小了,从球板底下,双手抱着硕大的球,扭着身子把球往上抛,很少碰着框,依然玩得很开心。

那雨从对面山梁漫过来,以万马奔腾之势,扫过八芒村的山岭和草木,扫过庄稼和房屋,雨中茅山,一派迷蒙,天地间除了汹涌的雨声,一切声音尽失。我从未直视过这么大的雨,也许农村才会有这么大的雨。小学校操场上浊浪滔滔,雨来得太猛,以致两个男孩避到戏台子上,球却遗在雨中,兩个男孩忧伤地看着球出神。

这些孩子从小讲壮话,因为家的偏僻,很少出远门,像生长于孤岛之上。来到这里的工作队常与小学生们打成一片,现在无论多小的孩子,都已学会几句日常的普通话。其中有不少留守儿童,我努力地让他们明白,长大后还有许许多多比打工更好的工作。

村里稍大一些的孩子,念到四年级便要到乡里寄读,由于中巴车停班,家长们集中租面包车周末接送孩子,有的干脆开摩托车接送,千辛万苦。我每周跑一趟乡政府,常常搭乘村民的面包车,或是皮卡。偶尔也坐摩托车,到了乡里下车,腿都成了面条,摔过两回。

县里通知申报乡风文明红旗村。村委开会讨论风气,不知怎么就提到打老婆的陋习上来。韦志同说,村里打老婆不止黄友富一例,那些人觉得,打老婆正常。我想即使时代进步了,男尊女卑思想还在作祟,一些歪风还在某些角落残存着。散会后迷楞又跳了出来,能为她做点什么呢?

后来工作队为村里残疾人申请辅具,给迷楞申请了一个防走失手环。发放仪式上,黄友富拒领手环,说要来干什么用。老林告诉他,是给他老婆的,防走失用,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要防走失。于是又告诉他,就好比你老婆走丢了,迷路了,找不到家,这个就用上了。他明白了,然后表示用不上,说“找不回来倒好”,小罗揶揄他,原来你是成心把人打跑呀?黄友富嘿嘿笑着说,她也算人?老林说,就你算人。没她,你哪来的儿女,没她你还有家吗?小罗比画了一个手铐的动作说,家暴是犯罪,再打把你抓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敲打着黄友富,他一声不吭,最后默默地把手环揣进兜里,带回家去。

黄友富的儿子从珠海回来了,斜刘海,人字拖,紧身牛仔裤,腿细得像麻秆。他闲来无事,成天到村部蹭网,横着手机打王者荣耀,一只脚像钉在了旗杆上,一个钟没变过站姿,谁也不看一眼。难以想象,一个十九岁的人,闯荡广东已有五六年。

小罗给他递支烟,他才锁了手机屏幕,抬起头来。问他在珠海做什么工,他说搬砖。闲聊中知道,几年来他换了不下十份零工,因为仅小学学历,没技能,干的全是苦力,工资低微,刨去吃穿住,剩不下几个钱,还大多打发给了网吧。问一年给家里匯多少钱,他吐一口烟,没有正面回答,只说这次回来坐的高铁,路费都是自己挣的。话语间一点也不难为情。

我问他,回家住得可惯?他想了想说,这里是家,回来看看,几天就走,等有了钱再考虑建新房吧。我趁机把政策给他说一遍,他很感兴趣,把他爸叫了来。

工作队继续灌输政策,我们苦口婆心,黄友富呢,依然死猪脑壳不怕滚水烫。他儿子看不下去,说,爸,没个像样的房,我都没脸带女朋友回家。你看着办。工作队的集体攻势,加上他儿子的火力,顽固的堡垒破了,黄友富同意村内搬迁,前提是儿子拿钱,即那一万元自筹资金。儿子同意了,并且留下来帮忙建房,建不好就不下广东。

十月秋风渐起,空气中氤氲着香甜的气息,漫山遍野的甘蔗林由青转黄,八芒村即将进入榨季。

上面各种核验督查愈加频繁,工作队每天掌灯夜战,台账成摞,打印机不知疲倦,吱吱吱吱响个没完。村里生态太好,被脱贫攻坚作战室的灯光吸引,成群结队的夜虫飞进屋来,撞得灯管哐哐作响。乡政府比任何时候都紧张,一天到晚催报材料。我有时刚刚打开折叠床躺上去,手机又响起,有一次深夜一点五十七分,还接到扶贫办的电话,就为校正一个数据。

三个月后,黄友富家搬离旧址八百米,新房将要落成,就建在公路边。我们开着摩托车,一晃就到了老黄家门口。眼前赫然是一幢砖混小楼,二层尚余扫尾工程,楼前堆着木料,里屋存着用剩的水泥,门窗都已备好,码在一楼待安装。

我们这是第三次走访黄友富一家。迷楞站在门里,黄友富细心地把手环给她系上,然后迷楞背起竹篓,往山上走去。他儿子也从二楼下来,俩人都灰扑扑的一身,鼻孔里都是泥。黄友富咧着嘴笑,我第一次看到他笑,皱纹都舒展开来。小罗忙着拍照取证,我交代了一些事项,老黄走到门外,擤了一泡鼻涕,到水管下洗一把脸,回头招呼我们,煮饭吃。

我们当然不吃饭,每人饮了半碗米酒,才予放行。除黄友富这户,赶在年度核验前,村里另四户也落实了指标,纷纷搬出土坯房。工作队松了一口气。

有一天傍晚我们正在做饭,正是村民收工回家时分,突然一个人闪进伙房,原来是迷楞。她扬了扬手中的塑料袋,那袋子鼓鼓囊囊,看不出装的什么东西。她说了一句壮话,比画着指一下饭桌,又指一下锅,我们明白是菜,正要摆手婉拒,她将袋子往饭桌上一搁,转身便走,小罗追出去,她回头笑一笑,加快步子走远了。

掀开袋子,见是雷公菜,新鲜水嫩。这可是清热解毒的好东西,在城里的菜市,这么一大袋,怎么也能卖个十几元,因为它系野生,十分难采,更不易买着。我在村里采过一回雷公菜,进山找到一棵雷公树,爬上去,而且要爬得够高,将枝头往下压,低到够得着,一片一片摘它新长出的嫩芽,这是个费时费力的活,没两下身手摘不着它。一时间大家心里都热热的。

我出村那日大雾弥漫。困于交通的不便,工作队时有连续几周不回城,引来城里的朋友调侃,说我们“乐不思蜀”,一定是留恋农村野味多,我每每敷衍他们,回一句“呵呵”,然而下一周,又没能出村。

年底核验,全村二十二户实现脱贫摘帽,贫困率从百分之二十六降至百分之十五。出村高架桥仍然在建,全村几百车甘蔗待运,成了头等棘手的问题。好在机耕道修整一宽,中巴车恢复了发班。我起了个大早,赶车上县里开会。从八芒村到乡府,再到县城,一百多公里,班车每天一趟往返。村民通常都在家门口候车,随叫随停,候车亭便有些被冷落,散落着几只湿漉漉的饮料罐。

天将拂晓,我提只大袋子,一个人在亭里候车,空气清冷清冷的,我竖起夹克领子,驻村大半年,还是第一次认真打量八芒村的黎明,它竟那么美。茅山黑魆魆的只现轮廓,山下驮娘江哗哗的涛声远远传来,晨光熹微,白雾从江上升起,在群山之腰缓缓流动,雾越升越稠,终于稠得流不动,群山便似从雾中长出来一般缥缈,电线伸出去二三十米,就凭空消失一般,亭旁的茅草也挂上了亮晶晶的露珠。

曙色渐渐升高,茅山醒过来,稠雾仍不散,白茫茫一片,八芒村美若仙境,公路宛在云海之上。路上走的人渐渐多起来,走路很快,脚步清晰,相互响脆地打着招呼,有人牵着骡子,踢踢踏踏地走入晨雾中。黄友富扛着锄头路过,远远地见到我,便将锄头扔在一旁,走进亭子来,看样子有话跟我说。老黄,这么早上工?我招呼道。他笑一笑,说,早上凉快,中午歇工。我说,好大的雾。他接话道,天色好哩。我明白,他指的是晨雾越大天气越晴朗。我等着他说下文,半晌却什么也没说。

曙光大白,雾气仍很重。中巴车闪着灯开过来,黄友富一面朝着车子招手,一面飞快地提抓起我的大袋子,送到车上。我的心里忽然有些酸,一股异样的滋味涌上来。车很快又开了,我一面摇摇晃晃地坐稳,一面不觉湿了眼眶。

责任编辑   韦 露

猜你喜欢
小罗工作队
小罗给《吐槽大会》写段子
世界足球先生成“监狱球王”
河北省档案馆李会生副巡视员指导驻村工作队进行半年工作总结
90分
扶贫工作队
脱贫攻坚背景下,医学高等院校驻村帮扶实践探索
中办国办发文要求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
中办国办:根据贫困村实际需求精准选派驻村工作队
克山县做好“三加强三提升”,助力驻村工作队打赢脱贫攻坚战
参考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