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创新策略

2020-06-29 12:35李晓红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阅读教学语文

李晓红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在满足时代特征与构建个人价值的前提下,以有限的时间与精力,通过展开各种教学活动,促进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有效提升。本文通过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性策略。

阅读是人们搜集信息、认知世界、拓展思维及获得审美体验的主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借助课本,在充分理解与体验课文价值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更好地获取知识,训练语文技能,促进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有效提升。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明确学生的主体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未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阅读教学课堂中,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未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在整个阅读教学课堂上,主要采用朗读后,划分小组进行讨论。这种没有实质性意义的阅读教学方法,不利于明确学生阅读的重点,难以了解學生的不足,久而久之,导致学生失去阅读的兴趣。

(二)落后的教学与学习方式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水平有限,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如未有效引导,会使其对课本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难以加深对文章的思考,既不利于思考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拓宽知识面。

(三)教学重点不突出

每篇课文中含有广泛的内容,且意义较为丰富,但在时间有限的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占用大量时间传授教学知识,这就使学生难以有效掌握阅读重点与难点,甚至由于过于重视知识的拓展,导致整个课堂的阅读教学内容缺乏深度,使阅读教学成为一种形式阅读,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创新策略

(一)确立学生的课堂地位,运用合作学习模式

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观为教学目标,应充分备课,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整理相关问题,确立学生为阅读课堂的主体地位。为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可为学生列出简单的阅读提纲,开展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既促进与同学的交流沟通,又有效地提升语文阅读能力。学生在沟通中深入了解了教学内容,教师通过学生的相互沟通也充分了解了学生的问题,并给予详细解答,从而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草原》一课时,笔者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准备了以下阅读问题:文章中说有很多人来迎接客人,但是为什么写成了像一条彩虹,而不是很多条彩虹?文中所说的这条彩虹是否还包含其他含义?文中的“男女老少”可否用其他词语代替,为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这种不以教师分析代替学生阅读实践的课堂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明确教学目标与内容,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语文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观为教学目标,在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其成长,并构建完善的人格,让学生有效地提升了语文阅读能力。例如在学习《夜莺的歌声》一课时,笔者有效明确了教学目标。在掌握基础知识方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挺、鬼、呻、吟”等生字,理解呻吟、耷拉、轻蔑等词语的意思;在了解文章内容方面,要求学生清楚懂得夜莺的歌声的真实意义。对于阅读能力强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了解文章的真实意义,还要熟读,构建鲜活又完整的语言体系;对于理解能力不强的学生,则主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经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将已掌握的概念与课本中阐述的信息有效结合,最终形成一个全新的思维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观,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

(三)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在遵循学生心理特点与自身阅读规律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在阅读中有效掌握语文知识。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应与教学目标相符合,同时能够有效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

例如在学习古诗《望洞庭》时,笔者让学生预习诗文后,了解作者生平与诗作,通过以往学过的古诗,如《饮湖上初晴后雨》,引入《望洞庭》这一诗文。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洞庭湖视频资料,让学生通过画面了解诗词大意,通过小组讨论,再充分发挥自身想象,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影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以及赞美自然之情,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结语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与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与写作能力存在直接关系。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在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明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阅读教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