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半岛引擎

2020-06-29 12:34顾玉雪
齐鲁周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胶东半岛胶东经济圈

顾玉雪

天赋与机遇:胶东的“难自弃”

胶东概念古已有之。

古时胶东地区为东夷族中莱夷、嵎夷聚居地,秦始皇统一中原六国后,在山东设立“胶东郡”,汉代封“胶东国”,两者的行政中心区域都在即墨故城一带。

自唐代直到清朝中前期,胶东地区的中心则位于莱州湾一侧,大体维持着登州、莱州两个平行的行政区划。登州治所蓬莱,莱州治所掖县,其中蓬莱海运便捷,曾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日出千杆旗,日落万盏灯”,兴盛一时。

改革开放后,随着对外贸易的繁荣,青烟威的城市定位更为清晰,胶东半岛区域发展的格局也基本确定。今日的胶东,狭义上指山东烟台、威海和青岛,广义上则又包括日照、潍坊。

历经两千多年的变迁,这片古代的荒蛮海岸成为了山东经济的大湾区。

按照规划,胶东经济圈重点发展现代海洋、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等产业,打造全国重要的创新中心、航运中心、金融中心和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青岛市牵头建立胶东五市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推进一体化发展重大事项。

将胶东5市握指成拳,山东有自己的考量。1月1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胶东五市一体化顶层设计出炉,走在了省会经济圈、鲁南经济圈前头。

为什么胶东经济圈一体化率先启动?

“胶东经济圈是全省最具发展活力、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是山东经济当之无愧的‘明星,但相比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后劲有些乏力。”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董彦岭表示,胶东五市迅速行动的背后是一种紧迫感。

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已经证明,通过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各种制度安排和区域功能的合理配置,可以有效促进要素资源更加合理的流动,实现单个孤立市场无法达到的规模经济和集聚效應。

山东威海。胶东经济圈文化旅游合作联盟成立,共同打造主题为“山海深呼吸·胶东健康游”的胶东七日游路线,刘公岛景区成为威海站路线的首发站。

在胶东经济圈内,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5市有人口和经济体量的优势:2019年胶东经济圈5市人口占全省的31.6%,生产总值占全省的42.2%、占黄河流域9省的12%,对外贸易占全省的64%,利用外资占全省的67.3%,财政收入占全省的43.3%。

同处胶东半岛,地缘相接、人缘相亲、经济相融、文化相通,胶东5市都有自己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因而在各自主导产业领域里,每个城市都是主角。只有通过一体化,才能向南对接好长三角高端优质要素,向北承接好非首都功能疏解,融入并促进全国南北格局优化。

胶东五市与日韩隔黄海相望,西引黄河流域,南连长三角,北接京津冀,港口众多,海岸线曲折,是海上丝绸之路与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交汇的关键区域,也是沿黄(黄河)省份和上合组织国家主要的出海口。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上合示范区等多个国家战略在这里叠加实施。

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三核,胶东经济圈占了两核——青岛、烟台,山东自贸试验区三片中胶东经济圈占了两片——青岛片区、烟台片区,中日韩自贸区还与半岛城市群交汇在一起。此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也为胶东一体化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但也应看到,从省内看,胶东5市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2019年基本与2009年持平,一直维持在42%左右。也就是说胶东5市虽然拥有优越的条件,但发展速度与全省相比,没有显示出优势,没有快于省内其他地区。

过去,在港口型城市的引领下,胶东半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绩,但同时也存在定位重合,甚至同质化竞争的现象,且相互之间的融合程度不够。

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薜庆国坦言:“长久以来半岛五市分居山东半岛东、南、北三面,依海发展,青岛的核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区域内关联度弱,彼此相对孤立发展,同时产业结构趋同、同质化竞争问题较为突出,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实现规模效益,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趋势背道相向。”

早在二十多年前长三角、珠三角就启动探索区域一体化的进程,如今已进入一体化的2.0 阶段,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成渝城市群的一体化也进展迅速,形成了战略、机制、交通、市场等要素的一体化战略框架。

由此可见,从现实意义来看,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从根本上说是国内外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的形势所致;不仅是破解战略瓶颈、填补区域发展短板,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区域科技经济空间布局和国家战略的需要。

青岛赋能

5月9日和14日,潍坊、烟台、威海、日照四市党政考察团先后到青岛就胶东经济圈一体化进行对接。无论是在座谈交流还是实地调研环节,“工业互联网”都是个高频词。在青考察期间,烟台市还与海尔卡奥斯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企业上云、智能制造、智慧供应链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无疑,正在举全市之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青岛,为胶东五市工业企业发展智能制造提供了解决方案。

总部位于潍坊的山东街景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主营移动商用房车。疫情期间,该公司仅用6天时间就研发出了5秒实现自动测温、人脸识别的智慧测温消毒通道,不仅在国内大受欢迎,还卖到了日本、韩国、马来西亚、阿联酋等多个国家。

如此迅速研发并投产一种全新产品,得益于海尔卡奥斯的赋能——新产品研发信息在卡奥斯平台一发布,平台上的5家拥有相关技术的资源方就迅速接单,使得产品在短时间内便形成批量生产,赢得了市场先机。

“下一步,我们要充分发挥青岛市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先行优势,加快海尔卡奥斯、酷特智能等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五市的推广应用,实现科技、人才、资本、土地等要素集聚和共享,争创半岛五市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国家级示范区。”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人表示。

这是青岛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牵头带动作用的一个缩影。

胶东经济圈,固然需要五市协同发展,但青岛的龙头带动作用非常重要。在《关于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中,青岛前后被提及28次之多。

青岛工业门类齐全,发展基础雄厚,产业规模总量较大,培育了海尔、海信等一批知名的制造业龙头企业,海洋经济的20个产业在青岛都有一定的基础——这使得青岛与胶东经济圈城市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建链强链补链延链,共同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成为应有之义。

胶东经济圈发展,需要青岛的創新优势。青岛创新资源丰富,有20所在青岛注册的公立及私立大学,有16所全国性的大学在青岛设有研究院或者类似的机构,有一批像中科院海洋所等国家、省、市属的研究机构,还有9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94家省级以上的企业技术中心、169家省级以上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胶东经济圈发展,也需要青岛交通物流优势。青岛在加快释放国际空港、海港等重大基础设施潜能,加快推进半岛轨道交通建设,加强5G网络等“新基建”以及物流设施布局衔接,构建与兄弟城市一体衔接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快形成“1小时经济圈”。

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强调,青岛要跳出原有城市定位,以都市圈思维和视野,提升自身城市能级,辐射带动胶东经济圈发展,最终形成相互依存、一体化发展的格局。

龙头与“朋友圈”

日照人在青岛有名,最先是从码头开始的。

上世纪初,贺仁庵的长记船行和叶春墀的裕泰船行,在青岛港实力崛起,打破了日本人在海上的一统天下。贺仁庵被称为“华北船王”,叶春墀在1920年成立的青岛取引所任常务理事,《青岛往事》中黄渤饰演的王满仓与日本人那场著名的商战,就发生在那里。

但贺仁庵、叶春墀的家乡日照,在山东一直处于相对尴尬的位置。

2019年初济南合并莱芜,被动成为山东吊车尾的日照就尴尬成为“热门话题”。作为改革开放后山东省增设的四块地级市板块,城市规模太小,人口太少限制了日照城市功能的完善,无法靠大企业支撑起人口就业和产业链配套,也无法像威海一样,独处一隅,做精致的小而美海滨小城。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依赖贷款建立起来的日照啤酒厂,只有不足3万吨的生产能力,包袱沉重,竞争力弱。到1995年,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达206.3%,后被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1000万元收购,成为其子公司。融入青啤后,青啤日照公司由长期亏损企业一跃成为年销售收入近4亿元、利税过亿元的骨干企业,也成为日照主动接轨青岛、加快自身发展的典型范例。

错过了农业文明时代的辉煌,开埠通商的洗礼,改革开放的红利,日照发展走到关键阶段。

“实施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战略,对日照是一次重大发展机遇,日照作为胶东经济圈的一部分,又是鲁南经济圈最便捷的出海口,‘两圈叠加的区位优势明显。基于这一特点,我们将全面融入胶东、积极联动鲁南,为推动山东区域协调发展贡献力量。”日照市委书记张惠表示,接轨融入青岛、接受青岛辐射带动一直是日照的共识。

早在2004年,日照市就提出“接轨青岛融入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2012年,两市签署建设蓝色经济区框架协议;如今,日照提出探索在经济圈内建立钢铁产能、能耗、煤炭消费、环境容量等指标置换交易市场机制,共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装备制造产业链共同体,共建胶东半岛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推进产业跨区域转移合作等建议。

现在,在日照的青岛人、青岛企业越来越多,在青岛的日照人、日照企业也越来越多,两座城市越走越近、越圈越紧。

近年来,作为胶东经济圈“带头大哥”的青岛市“高朋满座”。

5月9日,潍坊党政考察团来到青岛考察,对接共建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潍坊联动创新区事宜,签署全面合作、加快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框架协议等。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先行者、探索者和实践者,潍坊早在2007年就与青岛达成了青潍一体化发展的共识。

潍坊市高密胶河,是胶莱河的最大支流,也是传统意义上胶东半岛的分界线。频繁的人员往来,让地理界限早已淡化。如今,蜿蜒的胶河犹如蓄力之弓,借势胶东半岛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左右开弓。

胶河两岸被规划为临港经济区,重点发展临港贸易、综合保税、仓储物流等航空上下游产业和临空支持产业。目前,豪迈集团高端装备制造项目、星宇新材料产业园等9个省、市重点项目纳入到高密临港经济区,进展顺利。

6月3日,潍坊市组织制定了《潍坊市推进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重点建设高密临港经济区、诸城先进制造业转移配套基地和潍坊滨海飞地经济协同共建示范区,在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等领域先行探索、率先破题,成为推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作为胶东半岛连接内陆的关键,潍坊的枢纽地位将进一步加强。

5月14日,青岛更是一口气接待了烟台、威海、日照3个市的考察团,共商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大计。

近期,青岛和烟台这两个胶东经济圈内的工业强市强强联合备受关注。如今,青岛举起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大旗。作为有着雄厚制造业基础的烟台,正走在迈向智能制造的关键时刻。烟台与比肩美国通用电气、德国西门子的全球三大工业互联网平台之一的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支持烟台工业企业转型升级。

在烟台市委书记张术平看来,对接青岛就是对接世界,融入青岛就是融入一体化发展。

为了画好胶东经济圈,威海也在紧锣密鼓地部署行动。

威海将以青岛为龙头,发挥威海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等的支撑作用,共同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深化威海港与青岛港一体化发展,将威海港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对韩贸易第一港口,构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在胶东经济圈这个大家庭中,五市情同手足、情谊深厚,大家都是主角,只要发挥各自特色精诚合作,就可以携手共赢。”王清宪说。

谁将是胶东经济圈的支点?

5月9日上午,随着最后一对500米长钢轨在濰坊北站精准落位,潍莱高铁实现正线铺轨贯通。此前3天,莱荣高铁于4月30日成功获得省发改委批复立项,这是山东省今年规划推进的9条高速铁路中首个完成立项的项目。

未来莱荣高铁建成后,潍莱高铁将和莱荣高铁在莱西北站衔接,意味着山东半岛特别是胶东中部将有一条直通高铁。尤其是烟台和威海方面,将不用再绕青岛北站,可以直通西部的潍坊、淄博、济南,济南、青岛、烟台三核实现紧密连接,山东将实现半岛1小时、省内2小时快速交通圈。

对胶东半岛来说,潍莱高铁和莱荣高铁的建设,第一大意义是将大大降低资源要素流动的成本,推进胶东经济圈一体化。

目前,长三角正在推进“轨道上的长三角”建设,而胶东半岛高速铁路的规划建设也正在快马加鞭,可以说,只有让交通要道深入胶东半岛中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也才能真正破题。潍莱高铁和莱荣高铁是胶东半岛中部的“脊柱”型要道,是破题的关键工程,但只是开始。

当前,和胶东半岛有关的高速铁路项目,已经建成的有青盐铁路、青荣城际铁路、济青高速铁路,它们分别在2018年12月26日、2016年11月16日、2018年12月26日全线通车或竣工运营。除了高铁,高速公路也是重中之重,即将开建的济青中线,就是推进胶东半岛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工程。

对胶东半岛来说,潍莱高铁和莱荣高铁及其他交通通道的建设,第二大意义是解决长期以来胶东半岛“中部塌陷”的问题。

潍莱高铁和莱荣高铁从中间穿过,对胶东半岛中部的昌邑、平度、莱西、莱阳等县市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平度作为潍莱高铁重要节点,到济南约55分钟,到北京2个半小时,到潍坊17分钟,通过青荣城际进入青岛北站仅需37分钟,成为连接青、烟、潍交通枢纽和青岛地区到省进京最便捷的城市。

观察胶东半岛的经济格局可以发现,发达城市和区域主要集中在沿海,城市和经济发展与海港密不可分——港口大,城市发展快,经济强,比如青岛、烟台、日照等都是如此;一些县级市的发展也得益于海港,比如龙口,经济发展长期在山东县市中名列前茅。胶东的栖霞、莱西、平度不临海,有的县市虽然临海,比如昌邑北临莱州湾、莱阳南临黄海,但港口不大,也影响到竞争力。

在打造胶东半岛经济圈的过程中,一个地处半岛核心位置的支点城市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将起到内联外通、上联下达的作用,是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成败的关键。

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一个支点城市做衔接,潍青烟威四大城市称之为城市群或经济圈,或多或少都有些勉强。

放眼胶东半岛,谁适合扮演这个支点城市的角色?作为胶东半岛名副其实的“几何中心”,也是青岛“全域统筹、三城联动”的咽喉之地,平度是否可以担当此任?

形势催人,胶东经济圈一体化是机遇也是挑战。一体化发展将给胶东5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哪些改变?它们又将怎样融入半岛一体化发展格局?这些都有待于在谋划推进中明晰与破解。

青岛港码头堆积如山的外贸集装箱。

猜你喜欢
胶东半岛胶东经济圈
前史时期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的陶器制作技术
胶东面塑——花饽饽
蛤堆顶所在胶东半岛北岸史前早期贝丘遗址的资源域调查与分析
胶东半岛西周时期遗存的文化因素分析
首都经济圈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胶东沿海的“妈祖”遗产
胶东半岛舞蹈文化的传承与研究
——“扛阁”与“烛竹马”舞台化
论兰州经济圈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分产业区位优势研究
优势互补 整合资源 实现环渤海经济圈巨龙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