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玲玲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简称“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指导性文件,规定着语文学科的性质、教学内容等,体现了课程的理念,还是教学评价的标准。围绕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学界在内容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深入研究,但关于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发展原因的研究成果发表较少。本文选取了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鲜明时代特点的1978年、1992年的教学大纲和2001年、2011年的课程标准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探索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发展变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为将来课程标准的修订提出一些建议。
一、时代背景对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影响
“十年动乱”结束后,党和国家把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成为迫切需要。在此背景下,1978年2月,《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出台,这一草案在政治上、思想上拨乱反正,明确提出了要重视培养准确、鲜明、生动的文风,使学生扎扎实实地学好语文,适应四个现代化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83年,邓小平同志为景山学校题词,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教育立法,语文教育领域改革取得显著成果的背景下,1992年教育部推出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了要培育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以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發展的战略地位”。1996年,科教兴国战略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2001年,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应运而生,明确提出“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继科教兴国战略之后,国家又推出了人才强国战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代的发展对教育领域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语文教育领域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着眼于建立有中国特色、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2001年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教育部研究制定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这次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时代不同,自然对人才的需求也就有所变化,表现在语文教育领域,就是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人才培养目标的更新和完善。可见,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发展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二、课程发展对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育领域出现两次大的讨论,一次是在20世纪80年代,主要是教学方法的探索;一次是在90年代后期,这次讨论带来的主要是教育观念上的变革。这两次讨论对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也为语文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具体包括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评价和教学内容(学生要学习掌握的语文知识)等。本文试从这几个方面对语文课程的发展进行探讨。
1.课程性质的发展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其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根本属性。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是有一个发展变化过程的。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据有关专家统计,有不少于二十种的看法。
工具性作为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得到学界普遍认可的。不管是1978年的教学大纲还是1992年的教学大纲,都将工具性作为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基于语言文字的交际属性确定的。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不仅是思维的工具,更是交际的工具。通过语言文字,人们可以交流思想感情、传承文化等。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还表现为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因此,不管是教学大纲还是课程标准,始终将工具性作为语文课程的性质。在语文教育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人们认识到人文性也是语文课程的另一个重要性质。夏家发指出,从语文教育的外在目的角度看,语文课程是具有工具性的;从内在目的角度看,语文实践活动就是特定社会历史文化下的人的一种具体而又丰富的生命活动。语文课程的学习,说到底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语文是与人、人类的社会历史文化密切相关的。由此看来,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起来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2001年和2011年的课程标准均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列为语文课程的性质。
2.课程理念的发展
“五四”以后,科学主义观念深入人心,对语文教育影响深刻而广泛。语文教育中科学主义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从实践上经历了从学科化到科学化,从科学化到“唯科学方法”化的过程。潘庆玉指出,“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恢复高考为契机,被长期压抑的全民族的教育热情迅速化为考试主义、学历主义的强大动力,在90年代形成了应试教育模式”。应试教育主张认知至上、分析本位,体现在语文教育中就是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强调教师的作用,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等。反观1978年和1992年的教学大纲,过于强调知识的学习,应当是应试教育的留痕。
20世纪90年代,语文教育领域大讨论以一种反思与批判的姿态、人文关怀的立场,在对现实语文教育诸多弊端进行审视和剖解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幅语文教育改革的蓝图。紧接着,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从语文课程的功能、内容、教学和评价等方面提出了课改的方向。在吸收语文教育领域大讨论成果的基础上,在纲要精神的指导下,形成了2001年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该课程标准经过广泛而长期的实践检验,得到了广大教师与专业人士的认可,所以2011年修订的课程标准延续了2001年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3.教学评价的发展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情况,既能检验学生的学习,又能改进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又受课程性质和理念的影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1978年和1992年的教学大纲对教学的评价功能主要体现为对学习要达到的结果,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没有太多的论述。在语文教育大讨论的背景和纲要的指导下,2001年的课程标准吸收了大讨论中不少有价值的观点,形成了较为系统全面的评价体系,体现了课程评价的发展性目标,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通过对2001年课程标准使用情况的调研,吸纳了众多一线教师的意见,201 1年的课程标准在评价功能、评价方式、评价主体等方面给出了相对具体的指导,如“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评价,更加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4.教学内容的发展
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般包括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和口语交际(听话、说话)等,2001年的课程标准中增加了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不同时期对教学内容和目标的认识程度不同,投射到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也会有不同的要求。
(1)识字写字
识字写字部分既包括认识和书写汉字,又包括汉语拼音的学习。汉字作为集形、音、义于一体的文字,既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又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同时,汉字形体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随着对汉字认识的深化,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对识字写字的要求不再只是追求量上的掌握,而是逐渐注重汉字书写的美育功能。对汉语拼音也有一个认识的过程,20世纪70年代,汉字拼音化的呼声很高,教学大纲过分强调拼音的作用,导致拼音的学习要求较高、难度较大。随着人们对汉字和拼音的认识逐渐理性,拼音成为学习汉字的工具,在课程标准中的学习要求逐渐降低。
(2)阅读
自语文独立设科始,阅读就成为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阅读教学包括两部分,一是课内阅读教学,二是课外阅读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去的阅读教学重视课内阅读,对课外阅读的学习只是一笔带过。课内阅读教学,主要是围绕课文,教师分析课文内容,学生学习相关的语文知识。这在1978年和1992年的教学大纲中均有体现。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对阅读学研究的深入,阅读学的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尤其是曾祥芹和韩雪屏共同主编的“阅读学丛书”,为阅读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語文教育学界逐渐认识到阅读具有很强的人文性,阅读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对陶冶人的思想情感、提高审美品位有着重要作用。因此,2001年和2011年的课程标准对阅读部分的要求突出了“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切实起到阅读的作用,必须要有量的积累,小学六年,仅仅依靠课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在课外阅读方面,课程标准也作了具体的要求。
(3)写作
不同学段写作训练的侧重点不同,小学低年段为“写话”,中高年段为“习作”。20世纪60年代,叶圣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思想认识、写作语言、布局谋篇和作文批改等方面对写作教学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同时期的张志公,从写作教学的目的要求到读写关系,从作文命题到批改评分,从文章结构到用词造句,都有较系统的论述。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的写作教学部分,或多或少地吸收了这些语文教育专家的观点。值得注意的是,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都注意到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要结合起来。2011年的课程标准还特别提到了重视写作教学与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随着国外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渗透,很多研究者逐渐认识到写作主体的作用。国内写作教学研究逐渐成熟,既建立了一套写作教学理论,还系统地构建了写作教学的序列。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2001年和2011年的课程标准设计了写作教学的阶段目标和内容,发挥了学生在写作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4)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一般是指交际双方面对面(或通过通信工具)进行交流,或者进行信息传递的活动。由此可以看出交际双方听的能力、说的能力和应对能力在口语交际中的重要性。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中小学生口语交际知识、能力和态度的发展,基本上处于一种自然状态,学校教育没有将其纳入系统的教育计划中,交际胆怯、词不达意、说不好普通话的人比比皆是。这方面的能力缺失严重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工作和学习。对比国外,很多国家制定的母语课程标准中都有详细的听说标准和相关重要性说明。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体会到口语交际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性,认识到口语交际的能力是可以在实践中习得并强化的,意识到交际能力是成为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之一。从1978年教学大纲对听说能力的忽视,到1992年教学大纲听话说话部分提出听说能力的训练,可以说是对口语交际认识的深化。实际上,在教学实践中,口语交际的内涵不仅仅指听的能力和说的能力,还包括应对能力和交际素养。因此,课程标准中口语交际部分的教学内容增加了相关要求。另外,口语交际四方面内容的学习不是毫无关联、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系统性的学习过程,是需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在实践中掌握的。鉴于此,课程标准在不同学段规定了不同的学习内容和要求,以期达到学习的阶段性与整体性的统一。
(5)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是一个特殊的学习领域,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不在同一层面上,它的内容目标不是单一的。雷实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
2001年和2011年的课程标准将综合性学习列为教学内容之一。综合性学习的提出一方面借鉴了国外课程标准的经验,另一方面吸取了语文教学改革中的经验。国外的母语教学课程标准中,或将综合性学习要求糅于听说读写要求中,或单项列出。语文教学中,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形成,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需要学生的参与和实践。综合性学习重视体验,重视过程、参与的特点,正好可以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提供平台。巢宗祺曾指出,要从素质教育大方向着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需要打破“学科中心论”,实现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以往的课程资源多集中在书本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综合性学习不仅能够促进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而且为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提供了思路,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人的发展”很有必要。
综上所述,正是语文课程各方面内容的发展促进了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发展。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分析1978年、1992年的教学大纲和2001年、2011年的课程标准制定的时代背景以及语文课程的发展变化,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制定或修订是时代、社会发展等外在因素和语文课程发展等内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二,不同时期的人才观和国家政策对于人才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语文学科知识的不断丰富和更新,语文课程理念的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有益实践和尝试,共同推动了小学语文课程的发展,为课程标准的修订和完善提供了可能。
自2011年课程标准使用以来,近十年间,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新时代对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课程的改革要更加强调以核心素养为本。本文认为在修订课程标准时,可以在课程理念和教学内容这两个方面进行适当调整。
在课程理念方面,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要关注其知识、技能的获得,更要注重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培养,兼顾学生个体与文化学习、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的关系,致力于将学生培养为“全面发展的人”。在教学内容方面,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以传统文化学习为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文言文和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统编教材在三年级已出现简短的文言文,而目前的课程标准在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中并没有涉及文言文的学习要求。这就出现了实践与理论脱节的问题。因此,本文认为在深入调研和对文言资料研究的基础上,课程标准在修订时可以适当加入文言文阅读的要求。宜选取简短、浅显易懂、故事性强、趣味性强,且贴近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内容,让学生认识文言语言,增加语言积累,了解文言字词,借助注释看懂故事。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的学习不应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和教师的教学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