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流域古民居建筑的保护

2020-06-29 12:31彭祖鸿
浙江建筑 2020年3期
关键词:南江古民居族群

彭祖鸿

(1.云浮市南江文化研究中心,广东 罗定 527200;2.罗定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罗定 527200)

广东南江流域地处两广交界,现存数量庞大的古民居建筑,是南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乡村振兴的大环境下,以古民居建筑为代表的“乡土建筑”作为文化资源其价值日趋凸显,作为文化旅游的资源主体,正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1]。对其进行保护既是文化传承的需要,也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1 保护的必要性

古民居建筑见证着居住在里面的人的历史, 是社会发展的活的见证, 更是承载地域文化的宝贵财富[2]。古民居建筑是特定区域历史变迁、民俗文化以及民间技艺的重要载体,在乡村振兴中能发挥重要的精神文化作用和经济作用。

1.1 历史变迁的见证

南江流域现存的古民居多为晚清至民国时期所造,亦有少量明代建筑(云城腰古水东村现存有3座明代古屋),这些建筑形制的变化以及特定功能建筑的设立是南江流域社会历史变迁最活生生的表现,比史书或地方志上冷冰冰的文字记载来得直观、生动。

南江流域古民居普遍采用风火山墙,除最为普遍采用的曲线优美的镬耳山墙和人字山墙之外,有直接受江南徽派民居建筑影响的马头山墙(水东程氏宗祠),有在马头墙基础上略加变形的朵字山墙(西坝光二大屋),也有曲线优美的卷云山墙(兰寨福生大屋),还有寓意吉祥的蝠形山墙(图1)。一方面可以看出本区域的古民居受到徽派建筑(也是江南地区民居的典型)风格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可以看出江南建筑风格也在不断地适应南江流域的气候环境,形成具有南江流域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

图1 河口康培少大屋蝠形山墙

除山墙外,南江流域多处规模较大的古民居建筑群设置了炮楼,如光二大屋、增村、梁家庄园等都在关键位置设置炮楼,其中倒流榜民居有一座大屋在山墙之上建一小型炮楼,与其他单体炮楼不同的是这个炮楼依附于山墙和前厢,见图2。较大的单体古民居建筑设置了射击孔,如平南古民居。这些安全保卫功能的建筑或建筑单元的大量出现,反映的恰恰是南江流域历史上的土匪、流寇曾经十分猖厥的现象以及当地统治者软弱无能的事实,可以想见战乱和匪患给当地百姓带来的巨大伤害,又因为统治者的无能使得人们不得不自己想办法保证自身及族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图2 双东大同倒流榜民居炮楼

除上述山墙和炮楼建筑之外,南江沿岸的村镇一度盛行的骑楼(可惜的是现在仅散存小部分,已不成规模)也可以看出南江沿岸商业一度繁荣的事实,也是南江作为连接珠江与大西南重要通道的重要物证。

1.2 精神文化的载体

1.2.1 族群文化发达的固体形态

在南江流域古民居建筑中,建筑等级最高、装饰最为精美的往往是族群的宗祠和曾经显赫的祖先旧居(往往被称为祖屋或大屋,从这些祖屋中繁衍出一个庞大的家族,不少宗祠就是祖屋改的),往往“建立在一个区域一个村落的显要位置,而且是村中最高大最精美的建筑,显得在当地的一片建筑群中鹤立鸡群,以显示宗祠在家族中有众星拱月的位置”[3]。许多宗祠至今仍是族群重大事项,如祭祖、宗亲大会、宗族议事等族群重大活动的举办地,承担着处理族群事项、凝聚族群和教育族群等作用。另外建筑的装饰艺术如灰塑、壁画的内容以及这些装饰艺术所宣扬的观念也对族群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相对于宗祠而言,祖屋连接的族群虽较小但血缘关系更加密切,亲和力、凝聚力也更强,南江流域的许多祖屋在节假日就是家族聚会活动的场所。南江流域的宗祠和祖屋以及其他古民居建筑同时也是许多走出故土的人士年少时生活的地方,也承载着他们对于故乡的记忆,是他们乡愁的重要组成部分。

1.2.2 天人合一的空间存在

南江流域的古民居建筑讲求与地理地貌、气候水文的和谐统一(也可说讲风水),善于就地取材、随形就势,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建筑材料基本选择本地所产的石材(花岗岩、大理石、红砂岩等)、木材、石灰、凹心砖、土砖等。平面布局上的随形就势,首先表现为建筑的朝向,根据地势变化,一般是坐高朝低、依山面水,单体民居建筑如此,聚落建筑群也不拘泥;其次表现在建筑平面上,随着地势而逐渐升高(较为典型的是郁南大湾五星村的兴宝大屋、罗定泗沦榃卜梁家庄园九座屋等)。空间布局上顺应南江流域潮湿、炎热的气候,设置通风孔、天井等,保障了通风和采光。另外装饰艺术特别是壁画中的山水、花鸟等内容,也集中体现了本地区人民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

1.2.3 文化写意的精神追求

受建造者的财力、知识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南江流域没有出现带有文人写意特点的园林式民居建筑,但并不是说南江流域人民就没有对文化写意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恰恰相反,本地区人民在满足实用的前提下主要通过灰塑、木雕和壁画等装饰艺术表现出对文化写意生活的精神追求。醉八仙、竹林七贤、花萼楼等题材的壁画和雕刻虽然在艺术表现上可能略显不足(如有些壁画出现错别字),但却可以看出本区域人民对艺术世界人物状态的欣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3 民间技艺的传承

南江流域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地借鉴和吸收他域的建筑经验和技艺,并将这些经验和技艺与本地区的实际相结合,形成许多带有本地特色的建筑技艺,如无柱型结构、凹心砖的制作、灰塑的制作、石材的选择与制作等,这些民间的建筑技艺有着很高的工艺价值,是南江流域建筑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传承和弘扬。

2 面临的困境

南江流域所在的云浮市依据国家和省的相关法律法规,于2012年出台《云浮市文物古迹保护管理办法》规范对包括古民居建筑在内的文物古迹的保护。到2019年共有9处古民居建筑(群)成为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大湾古建筑群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多处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当地政府也组织了对多处古民居的修复,如对兰寨的保护修复等。不过可以看出,虽然政府部门对古民居的保护有所重视,但存在着形式单一(申报文物保护单位)和资金来源单一(财政投入)的情况,对于古民居的保护作用有限,也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南江流域古民居建筑面临的困境。

2.1 损毁严重

据笔者近年的田野调查,南江流域古民居的损毁程度非常严重,多处古民居已损毁得面目全非,前文提及的数处古村落和建筑群已损毁殆尽,且有些近年来还有损毁加剧的趋势。素龙大甲凤西、勒更已无较完好的古民居建筑,围底陀涌古村大量的建筑倒塌,有的已在旧址建了新的楼房(还有的一半墙体是旧屋的),迳口古村古民居大量堙没于荒草之中,炮楼也仅剩村尾一座,在南江流域颇有声名的蓝村九座屋也已大部分损坏(图3)。即使保存较好的古民居如光二大屋、大垌八角楼、梁家庄园、大湾古建筑群、增村古建筑群等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损毁,不少建筑已只剩下空壳子(如光二大屋、大垌八角楼的炮楼只剩下外部建筑较完好,增村村口的炮楼只残存台基)。

图3 船步蓝村九座屋内部现状

出现损毁如此严重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最重要的是居民搬离之后缺少维护,很多原本居住古民居之内的居民或是进入城市,或是自己建造新的居住场所而搬离古民居,停止对旧居的检修和维护(特别是对屋顶覆盖的瓦片的维护),雨水的渗入和腐蚀导致建筑屋顶受损,进而是整体的坍塌;2)墙体建筑材料本身的问题,整体倒塌的墙体基本上都是采用夯土工艺,用泥土掺杂稻草夯筑而成,未经烧制的泥砖砌成,无法承受风雨的长期侵蚀;3)人为拆除,由于宅基地资源有限,很多人为了盖新房子而对祖先建造的老屋进行拆除;4)白蚁的危害,南江流域虫害种类很多,其中对建筑危害最大的为白蚁,不少建筑的门窗甚至柱子被白蚁蛀空(这也是南江流域许多民居采用砖柱、石柱或无柱结构的原因之一);5)人们保护意识的淡薄,有的是漠不关心(特别是对于向往大都市的年轻人),也有的认为没有必要对古民居进行保护,当然更多的是缺乏保护的意识,不知道如何进行保护。

2.2 资金短缺

保护、修复古民居建筑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目前南江流域对于古民居的保护还属于起步阶段,在保护资金的筹措方面经验似有不足,资金来源较为单一,基本上还是靠政府文物保护部门的投入。如果政府财政充裕投入多的话情况会稍好一些,但实际情况是,南江流域整体处于欠发达地区,财政收入本来就少,很难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古民居保护,仅以云浮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本级部门2017年决算数据为例,2017年用于文化与文物的总支出为852.23万元,其中用于与古民居保护有一定关系的项目有文化创作与保护、其他文化支出和其他文物支出总计337.74万元,这些资金对于古民居的保护来说可以说是杯水车薪,远远无法满足保护和修复古民居建筑的资金需求,很难起到真正的资金支持作用。因此,需要拓展思路,更多方式更多途径地筹集资金。

2.3 专业人才不足

古民居建筑的保护与修复并非加固和建造房屋如此简单,由于其涉及历史器物点众多,既有建筑材料上的,也有建筑工艺上的,更有建筑装饰上的,要想较好地保存、修复、再现这些历史器物点就需要专业的人士参与进来。南江流域古民居的历史器物点主要表现为灰塑工艺及其制作的艺术品、壁画的工艺(包括颜料的调配、绘画技法等)、木雕工艺(包括檐板的雕刻、梁枋的雕刻以及窗屏的拼接等)等建筑装饰方面,除此之外还有石材的切割、凹心砖的制作、粘合剂以防水层的制作等方面。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廉价快捷的机器生产对传统的建筑工艺以及装饰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传统的手工技艺较高的人力成本和高耗时也成为其在市场竞争中的短板,再加上长期以来人们对保护和传承传统民间技艺的漠视,导致现在掌握修复技术特别是熟悉南江流域建筑工艺、绘画工艺、灰塑工艺、雕刻工艺等的人才严重匮乏,这也是制约南江流域古民居保护的重要因素。

3 保护措施探讨

如《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所言,对古民居建筑(文物古迹)保护的目的是“通过技术和管理措施真实、完整地保存其历史信息及其价值”[4],需要综合考量古民居建筑的保存现状、损毁情况、保护修复成本、保护修复技术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工作要细致,要有针对性。

3.1 甄别遴选

首先是进行广泛的田野调查以全面了解南江流域古民居建筑的基本状况,收集反映古民居现状较为全面的资料。南江流域地域地形上以山地为主,盆地和丘陵为辅,因为开发得早,聚落数量很多但是分散,也形成了古民居分布的多而散的特点,全面的田野调查难度可想而知,于是可以以政府为主导,开展政府与学术机构、民间组织、企业的多方合作,对本区域的古民居建筑进行全面的摸排,掌握全面的资料。

其次是遴选保护对象,并非所有的古民居建筑都有保护的价值,在遴选时需要对古民居的保护价值进行评估,可按照以下原则进行:一是等级高规模大,南江流域古民居建筑如前所述呈现出多而散的分布特点,许多建筑等级不高、规模不大,存在的经济和文化价值不高,如果全面保护的话会使得力量过于分散,费时费财费力且得不偿失,因此就需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护好那些等级较高、规模较大具有较典型的南江流域地域特色的古民居建筑;二是历史器物点多,南江流域古民居建筑的历史器物点主要集中于建筑材料、建筑工艺、装饰艺术三个方面,在遴选保护对象时也要充分考虑这些历史器物点特别是最能体现南江流域历史变迁、文化精神、地域特征的器物点,选择历史器物点多、价值高的古民居建筑加以保护;三是保存较为完好,在遴选保护对象时在前两点的前提下,还应该考虑这些古民居的现状和保护修复的成本,选择那些保存较好、保护修复成本较低的古民居加以保护。除此之外还需要综合全面地考量古民居的交通条件、有无开发利用的价值等因素,做好古民居建筑的甄别遴选。

3.2 拟定方案

在全面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考量确定保护对象之后,就需要检查损坏程度,确定保护目标,拟定保护方案,选择保护修复工艺。

首先是评估保护对象的现状,根据笔者的调查,在满足保护条件的南江流域古民居建筑中,历史器物点较多的装饰艺术损毁较为普遍,主要表现为灰塑作品氧化变黑,灰塑作品部件的缺损和剥落,壁画的人为涂抹,壁画附着墙体的剥落,壁画原有色彩的氧化,窗屏、檐板的损坏等,另外还有些较为特殊的,如梁家庄园屋顶的下沉、大垌八角楼炮楼内部结构的损毁等。在评估保护对象时也可以借用数字技术的BIM模型,“通过在计算机中建立虚拟的建筑三维模型,同时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这个模型提供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建筑信息库”[5],全面掌握古民居的信息。

其次是拟定保护的目标规划和保护方案,既要有总体的保护目标,也要有根据每个保护对象的特点而制定的个体目标。在此基础上制定长远规划和阶段性规划,在制定保护方案时要有针对性,如灰塑、壁画的损毁除人为因素外主要是氧化和潮湿空气的腐蚀,窗屏、檐板的损毁除人为之外更多的是日晒雨淋使木质腐朽(亦有部分是白蚁蛀空),就需要充分考虑抗腐蚀性的材料和工艺。

再次是选择保护措施和工艺,在制定保护方案时要根据损毁情况选择预防性的维护,防止损伤的加固还是进行修复和改造,以及用何种工艺进行保护和修复等。南江流域古民居建筑的现状决定了仅有极少数只需要维护加固,更多的是需要修复,有条件的进行改造加以再生利用。根据目前国内外的保护技术结合南江流域自身的特点,可以借鉴在国内有着较多成功经验的低技术策略“对传统技术和材料在当代条件下的选择继承、吸收改造与灵活重组”[1],全面掌握南江流域古民居建筑营造技艺、建筑材料之后,利用当代的技术和材料,利用有限的资金最大程度地实现对古民居建筑历史器物点的还原和保护。

3.3 筹措资金

相比技术问题而言,南江流域古民居建筑的保护遇到最大的难题是资金问题,当地在筹措保护资金的时候要灵活多样,参考他域古民居建筑保护的措施,笔者认为可以按照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多方筹措资金,在政府部门提供技术指导的前提下,对不同类型的古民居建筑采取不同的资金筹措方式。

3.3.1 宗祠祖屋

如前所述,宗祠祖屋是维系族群伦理、族群向心力的物质纽带,也是族群活动的最重要场所,所以在宗祠祖屋的保护过程中,资金来源应以宗祠保护的受益者也即是族群成员和族群中较为成功的乡贤为主,政府相关部门提供部分资金补助,在政府的引导下鼓励和吸引他们投入到自己族群共同的宗祠祖屋的保护当中来。

3.3.2 居住型民居

对于产权明晰的居住型民居,在保持产权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政府补贴一部分,居民自己筹措一部分的方式加以保护,也可以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允许居民筹措其他社会资本(甚至可以考虑产权变更的方式)对这些民居进行保护和再生利用。对于产权不清的居住型民居,需要政府部门明确产权,解决潜在的法律风险,在此基础上可以吸收社会资本参与保护,允许企业或个人对地理位置较为优越的、规模适中的建筑在不改变原建筑的基本结构,不破坏原建筑的历史器物点的前提下进行改造,作商业运营加以再生利用。

3.4 施工过程

上述所有工作都是为施工环节明确方向、排除障碍,最终都要落实到施工环节上来。施工者是否具备资质,施工过程是否顺利,施工程序是否符合要求等都直接影响保护效果的好坏,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对古民居的历史器物点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破坏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因而必须非常重视。

在施工方的选择上,主要评估施工方是否满足古民居建筑保护的技术标准,要求施工方有熟悉南江流域建筑工艺、绘画工艺、灰塑工艺、雕刻工艺等方面的技术人才。在施工方案的制定上,要根据古民居建筑的总体(如规模、周边环境等)、历史器物点的现状,确定施工的技术标准、建筑材料和修复工艺,尽可能地保障古民居建筑中历史器物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施工过程中,监理方也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理,监督检查施工是否完全按照要求进行,防范施工过程破坏历史器物点的风险。除此之外要保障已修复的古民居建筑及其历史器物点能够持续保存等。

4 结 语

总之,南江流域的古民居建筑保护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人们充分认识其必要性和紧迫性,也需要我们在乡村振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大政策背景下,充分调动各方的力量积极投身于这项工程中来,以保护和传承南江流域优秀传统文化,了解认知南江流域社会历史变迁,以及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南江古民居族群
墨韵书香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方法探析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古民居保护方法及举措
——以安徽蚌埠“湖上升明月”项目为例
四川南江:抓培训提技能促进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
新兴族群的自白
归来吧!精灵(大结局)
浅析不同层次的认同是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基础
秋天的早晨,我与一片观音莲相遇
数字摄影在地方古民居保护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