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艳霞, 唐艳萍, 李淑红, 徐 阳, 牛 薇, 康丽丽
反 流 性 食 管 炎(reflux esophagitis,RE)归于胃食管反流病(gastro 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范畴,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以反酸、烧心为主要症状,以食管黏膜糜烂为内镜表现的消化系统疾病[1]。发病机制复杂,涉及下食管 括 约 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 LES) 异常、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transient 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 relaxation,TLESR)、胃排空延迟、内增高敏感等因素,与患者情志亦关系密切[2]。西医治疗以抑酸、黏膜保护及调节胃肠动力为主,靶点单一,药物依赖及复发率较高,西医结合中医辨证论治,具有症状改善明显、安全性高、费用低、复发率低等优势,同时兼顾调节情志作用。但有关中药治疗该病的研究缺乏随机对照的、中医药循证医学的机制研究。本研究拟从胃食管肌电活动及电节律方面探讨中医药治疗RE的机制。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就诊于天津市南开医院消化科的60例瘀血阻络证RE患者。症状及内镜检查符合RE标准,内镜分级<C级,自愿入组。患者腹部彩超及常规实验室检查正常,无妊娠、肿瘤、糖尿病、结缔组织病、消化性溃疡等疾患,无胸腹部手术史等,无长期服用特殊药物史。60例患者年龄18~60岁,病程5~13个月,男27例,女33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西药组予以奥美拉唑+多潘立酮+铝碳酸镁治疗,中西药组予以奥美拉唑+活血通降方治疗,疗程8周。治疗前及治疗8周分别进行胃电图及内镜学检查。
1.2 研究方法
1.2.1 RE诊断标准 参考《内科学》,瘀血阻络证纳入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中医内科学》相关疾病和辨证分型。
1.2.2 RE症状评分 按照反流性疾病问卷(reflux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RDQ)标准进行评分[3]。按烧心、胸骨后疼痛、反酸、反食等4种症状。分别按照症状发作频率及程度计分进行积分。(1)发作频率计分:无症状为0分,症状出现频度<1 d/周、1 d/周、2~3 d/周、4~5 d/周及 6~7 d/周分别记为1、2、3、4、5分。(2)发作程度计分:症状不明显,经提醒后发现为1分;症状明显,影响日常生活,为3分;症状非常明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几乎无法停药为5分;症状介于1分和3分之间为2分,介于3分和5分之间为4分。总积分为发作频率和程度积分之和。最高为12分。
1.2.3 中医证候判定方法 根据胃肠病中医证候评分表[4],选取与瘀血阻络证相关的中医临床证候,主要包括烧心或灼热感、胃脘疼痛、胸胁疼痛、呃逆、嗳气、泛酸、恶心呕吐、口吐清涎、反胃(翻胃)、咽部梗阻感、烦躁易怒、失眠多梦;评分标准:无,0分;轻,3分;中,5分;重,7分(表1)。
1.2.4 内镜分级 依据内镜下食管黏膜损伤的程度洛杉矶分级法[5],分为A、B、C、D四级。A级:一个或一个以上黏膜破损,长径小于5 mm。B级:一个或一个以上黏膜破损,长径大于5 mm,但没有融合性病变。C级:黏膜破损有融合,但小于75%的食管周径。D级:黏膜破损有融合,至少达到75%的食管周径。
1.2.5 胃电图 胃肠电检测系统(宁波迈达医疗仪器有限公司MEGG-04A型)。患者禁食1夜,清晨检查,检查前48 h停用会影响胃肌电活动的药物,患者采取仰卧位,保持安静,避免运动。通过6个体位置记录胃电图。1、2、3、4导联分别代表胃底、胃体、胃窦及幽门在体表的位置,REF:位于体表剑突偏下方的位置;1导联:位于REF右侧的水平位置,到REF的距离相当于3导联到REF的距离;2导联:位于3导和1导连线的中点位置;3导联:位于REF和肚脐的中点;(1导、3导以及REF三点连线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4导联:位于3导联左侧2~3 cm;GND:位于3导右侧水平肋弓处。
表1 RE患者中医证候分级评分量表
餐前记录30 min,餐后记录60 min。试餐包括至少450 kcal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3.9:3.4:1)。采集电信号。
结果判定:主频正常区间:2.4~3.7 cpm;胃动过缓:主频<2.4 cpm;胃动过速:3.7 cpm <主频<9.0 cpm;正常慢波百分比65%~77%,节律紊乱百分比23%;正常主功率比(PR,正常餐后/餐前主功率)>1,<1则认为主功率下降。以正常慢波百分率、胃动过缓百分率、胃动过速百分率、节律紊乱百分比及PR为主要参数。
1.2.6 疗效判定 采用总体临床有效率[6],具体如下:(1)临床控制:症状基本消失,即与治疗前相比RDQ总积分降低≥95%;(2)显效:症状显著缓解,即与治疗前相比RDQ总积分80%≤降低<95%;(3)有效:症状得到较明显改善,即与治疗前相比RDQ总积分50%≤降低<80%;(4)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即与治疗前相比RDQ总积分降低<50%;总体临床有效率=(临床控制+显效+有效)/各组总例数。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症状学积分、内镜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2.2 两组症状学积分比较 两组中医及西医症状学积分治疗前无差异,治疗后均有所降低,并且随疗程延长,症状学积分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药组比较,中西药组疗效更佳(P<0.05)。尤其在改善睡眠及情志方面更具优势。见表3、4。
表3 两组西医症状学积分比较
表4 两组中医症状学积分比较
2.3 两组内镜分级比较 治疗后两组内镜检查均提示食管黏膜充血、水肿、糜烂较前改善,其中中医药组更具优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5,图 1。
表5 两组内镜分级比较
图1 治疗前后两组食管黏膜内镜下表现
2.4 两组疗效比较 西药及中西结合药物治疗均有效,其中中西药组总有效率较西药组高,但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治疗后总体临床有效率比较
2.5 胃电图 西药组及中西医结合组的治疗均可改善胃电图,主要表现为主频减低,慢波百分比区趋于正常,胃动过速、胃动过缓及节律紊乱百分比减低(P<0.05)。两组比较,中西医结合组较好,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7)。西药组治疗前PR为1.48±0.47,治疗8周后为1.19±0.38,中西药组治疗前PR为1.45±0.33,治疗8周后为0.98±0.12,两组治疗后均有所下降,中西药组更明显(图2)。
表7 两组治疗前后的胃电图相关指标比较
图2 两组治疗前后的胃电图PR比较
GERD发病机制复杂,涉及胃内容物、胃食管交界处、自主神经、食管自身及炎症介质等因素,研究证实其发病与胃的运动密切相关,并推测这可能是因为胃动力低下、胃排空延迟能够提供更多供反流的胃内容物,并能诱发胃的扩张,从而增加了胃食管交接处的压力梯度、促发TLESR,引起反流[7-8]。
活血通降方药物组成:白及30 g,丹参30 g,枳壳15 g,香附15 g,半夏10 g,旋覆花30 g。其中君药白及,消肿生肌,收敛止血;臣药丹参,能祛瘀生新而不伤正,善通行血脉,活血止痛;香附疏肝解郁,行气止痛;枳壳具有苦泄辛散之功,行气宽中、主散留结胸膈痰滞;半夏辛温燥湿,降逆和胃;旋覆花苦降辛开,下气消痰、降逆止嗳;以上四药,共为佐使,辅佐丹参活血。全方配伍,活血生肌,消肿止痛,以通为降,使瘀去而病自愈。
现代药理学表明:白及能明显减轻由盐酸引起胃黏膜损伤,刺激胃黏膜合成和释放内源性前列腺素而保护胃黏膜;丹参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与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化反应和提高组织抗氧化能力有关;香附具有调节胃肠动力的作用;枳壳可促进平滑肌收缩,促进胃肠排空,增加幽门括约肌紧张度,增强十二指肠排空能力等[9]。半夏能够抑制胃酸,减少消化道逆蠕动;旋覆花能有效减少胃液和胃酸的分泌,降低胃酸,增加肠蠕动等[10]。
前期临床实践发现中医活血通降方治疗瘀血阻络证RE安全有效。其后进行动物实验证实:活血通降方可以改善食管黏膜血流、修复食管黏膜,具有较强的黏膜保护作用,同时其具有调节RE相关胃肠激素及神经递质水平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与西药组比较,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疗效更优,除其黏膜保护作用之外,调节胃食管动力作用更为突出[11]。
胃电图为评估胃动力的主要检查手段。胃动力减低主要表现为胃电图主频、正常慢波比率下降,胃节律改变,以胃电过缓为主。研究指出:餐后胃电节律异常、胃排空功能延迟等因素可导致GERD的发生[12-13]。本研究发现,RE存在胃电节律的异常,表现为正常慢波百分率、胃动过速百分率、胃动过缓百分率减低,胃节律异常。治疗后,RE患者症状及内镜表现改善,并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症状评分基本达到正常标准。表现在胃电图上,随着治疗的进展,主频减低,胃动过速、胃动过缓及节律紊乱逐渐恢复,异常胃电活动也能够趋于正常。
本研究从中药自身特性、现代药理学及本研究对比观察,结果显示活血通降方具有黏膜保护及调节胃肠动力的作用,其中对胃肠动力的调节与胃食管的肌电活动密切相关。胃运动功能的正常是保证胃排空的前提,胃电节律发生改变,如胃动过缓、胃动过速等可影响胃慢波的正常传导,正常胃慢波就不能从胃体传导到幽门,从而引起胃排空延迟及胃低动力,进而促进胃内压升高,当超过食管下括约肌张力时即可产生胃食管的反流[14]。
本研究证实,活血通降方通过黏膜保护,减少食管酸的暴露,并协调食管及胃运动能力,从而改善胃电节律而发挥治疗作用的。并且治疗疗效与治疗疗程呈正相关。但今后仍需更大样本调查及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