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当代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研究》
作者:段旭彪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ISBN:978-7-5068-6263-9
出版时间:2018 年9 月
定价:62 元
随着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信息化教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创新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全面推进,构成了当代中国潮纷纭激荡、复杂多变的社会思潮环境。对信息化教育而言,当代社会思潮背景有利于推动大学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开展,提高信息化教育意识,突出高校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由殷旭彪著,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的《当代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书,以教育信息化为核心,全面阐述其相关理论和实践,可作为探索当代社会思潮下大学生信息化教育的参考读本。
《当代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研究》共分为十章。第一章主要围绕教育信息化基本理论展开了系统性阐述,其余九章分别对当代教育信息技术环境、远程教育、信息化教学实践、数字化学习环境建设、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智慧教育、当代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信息化教学管理与评价、当代教育信息化法制建设等内容进行了详细且具体的研究。作者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教育信息化相关研究文献与专业学者的研究成果,使书本内容更具科学依据和学术价值,以及对当代教育信息化研究的深入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广大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提高。
信息时代的到来,促进了信息化教育改革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现代教学设备和信息技术被应用于高校教学当中,包括计算机、投影仪、多媒体软件等等。大学生信息化教育以推进高校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为目标,将强化信息化教育思想、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纳入重点教学内容,以此为社会与国家培育出能促进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优秀人才。信息化建设对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经济发展以及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都具有显著效果。近年来,我国始终重视高校教育现代化发展,力求实现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全方位提升。其中,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信息化教育能够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社会思潮属于一种意识形态,指的是在某一历史发展阶段内,能反映当时社会环境和政治形势,同时对社会发展能造成一定影响的思想浪潮。青年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的新生代力量,接受全新的事物与思想时常保持着探索的热情,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科技的发展普及,使大学生了解当代社会思潮的途径愈发多样,如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媒体等等。而在大学学习期间,青年学生正处于树立正确价值理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当代社会思潮在开阔学生视野、带来新兴事物的同时,对他们的意识形态和思想理念都会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在当代社会思潮背景下,更有利于深入研究大学生信息化教育,培养广大师生信息化意识,锻炼信息技术能力,从而推动大学生信息化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开展大学生信息化教育需从几方面着手:第一,应强化教育工作者与广大师生的教育信息化意识,帮助他们打破以往的认知限制,更切实地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高校教育发展的重要性。第二,大学生信息化教育需要高校各级部门加强协作、团结互助,进一步构建信息化教学系统,完善信息化教学设施以及加强教师信息化教学培训,最终将信息化教育理念完全融入现代高校教育中。第三,优秀的信息化专业人才是促进大学生教育信息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需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与信息化教学能力,同时加强教师信息化教学考核,为大学生信息化教育发展奠定夯实的师资力量。
在当代社会思潮影响的作用下,大学生教育信息化建设日趋成熟,既满足了高校教学改革的现代化需求,也符合当前的时代发展进程。总体来看,《当代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书内容全面、结构清晰、言语精炼,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