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宝玉挨打看惩戒教育

2020-06-29 15:24栏主张晓冰
未来教育家 2020年5期
关键词:贾政贾宝玉宝玉

栏主 张晓冰

湖北省监利县教育局原局长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北京华樾教育研究院特聘专家

著有《乡村笔记》《对农民让利》《农村教育改革的一场风暴》《做一个理性的教育者》等

在封建宗法社会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惩戒,唯一的手段就是打!除了打之外并无其他办法。

《红楼梦》第三十三回,贾政暴打贾宝玉把全书的故事推向了高潮。我们来看看书中这一段描写:

贾政一见,眼都红紫了,也不暇问他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逼淫母婢等语,只喝令:“堵起嘴来,着实打死!”小厮们不敢违拗,只得将宝玉按在凳上,举起大板打了十来下。 贾政犹嫌打轻了,一脚踢开掌板的,自己夺过来,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众门客见打的不祥了,忙上前夺劝。贾政那里肯听,说道:“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明日酿到他弑君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众人听这话不好听,知道气急了,忙又退出,只得觅人进去给信。王夫人不敢先回贾母,只得忙穿衣出来,也不顾有人没人,忙忙赶往书房中来,慌的众门客小厮等避之不及。王夫人一进房来,贾政更如火上浇油一般,那板子越发下去的又狠又快。按宝玉的两个小厮忙松了手走开,宝玉早已动弹不得了。

贾政为什么要打宝玉?当然是儿子不仅不按老子设计的人生路线图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路,反而还累累踩红线违反封建礼教和规定,不仅光宗耀祖的愿望无法实现,而且还带来高危风险,有可能祸及家人。

联系书中前面的描写,父亲其实早就对这个儿子没有好感了。从他一岁“抓周”那天起,贾政就认为这个儿子今后不过是“酒色之徒,因此不甚爱惜”(第二回)。后来贾政更是恨铁不成钢,“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第三回)。从第五回的描写,可知宝玉在平时是经常挨打。那天,宝玉到侄儿媳妇秦可卿房里睡午觉,梦中都在担心挨打:“这个去处有趣!我就在这里过一生,纵然失了家也愿意,强如天天被父母、师傅打去。”到了第三十三回,贾政已经感到过去不痛不痒的打对于这个不成气的儿子来说已经起不到惩戒的作用,反而发展到了“在外流荡优伶(旧时称戏曲演员),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逼淫母婢”如此严重的地步。如果“逼淫母婢”贾政尚可放过的话,但和忠顺王府宦养的优伶“表赠私物”,则不可饶恕!宝玉最初还抵赖撒谎,终被腰间的红汗巾证实。(第二十八回,当宝玉和琪官交换汗巾时,只有薛蟠,至多还有冯紫英和云儿知道,忠顺王府怎么得知,书中并没有交待。)琪官是忠顺王府宦养的优伶,一个“包衣”出身的官员怎么惹得起?这已经涉及到家族的安全了,这还不值得打吗?为人父母,如果你家的孩子坏到了这种程度,你打还是不打呢?所以贾政要将宝玉“不如趁今日结果了他的狗命,以绝将来之患!”是可以理解的,宝玉的确应该打!另外,在封建宗法社会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惩戒,唯一的手段就是打!除了打之外并无其他办法。我国家教祖宗颜之推老夫子就主张打,现在看来就是鼓励家庭暴力:“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只不过是“诚不得已也”(《颜氏家训》中华书局2016 年北京第1 版)。在贾府,贾元春提出的“不严不能成器,过严恐生不虞”(第十八回)的家教理念虽然很合理,但是“宽严”适度在实际操作中,却实在不好把握。以至到了今天,站在讲台上的教师们也仍然需要上级权威部门的规范:“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如2019 年6 月23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发布。如果把“打”视为古代的一种惩戒教育,那么,我们则要分析一下贾宝玉挨打的前因后果。一方面,书中说贾宝玉不喜欢读书,我觉得他很冤枉。贾宝玉不喜欢读的书是除“明明德”(明明德是儒学三纲之一)外,其他那些自己不能解圣人之书而另出己意混编纂出来的书(第十九回),真正的《四书》宝玉是读的。在《四书》之外,宝玉博览群书,“杂学旁收”,从第十七回贾政带着一大群人题大观园匾额时,宝玉出口成章的对答得到了印证。另一方面,就这次挨打的原因来看,宝玉则更冤枉了。第一,和琪官往来怎么就错了呢?他并不理解。宝玉的偶像北静王,也是贾政非常尊敬的王爷,他也很喜欢琪官,而且和琪官“表赠私物”,那红汗巾不正是北静王送给琪官的吗?宝玉哪里知道忠顺王爷宦养着琪官呢!这官场高层的政治斗争宝玉哪里搞得懂!这也正是宝玉不愿读八股考科举入仕的原因!挨打的第二个原因“逼淫母婢”则更加冤枉。贾政是在刚接待忠顺王府长官后,被那个咄咄逼人的场景气得“目瞪口歪”后的冲动,缺少了理智,以至于立刻就相信了贾环的诬陷,一想到公子少爷在家里“逼淫母婢”不成以至投井自尽,这让贾府这个诗礼簪缨之族哪里还有一点颜面。第三,宝玉挨打之后,对来看望他的黛玉说:“我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第三十四回)“为这些人死”,“这些人”是哪些人?其实宝玉并不怀疑引起这次挨打的前一个原因是自己和琪官的交往,但是他万万没想到还有被弟弟贾环构陷的第二个原因。所以,宝玉情愿为“这些人死”,“这些人”指琪官这类人,他相信琪官并非坏人。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理解成宝玉正处于青春期,性格叛逆。这让我想起了自己曾打儿子的场景,那时儿子只有十二三岁,已不记得他当时犯了什么错,照他的屁股就开打,他却忽然把衣服一脱,光着身子对着我吼道:“给你打!给你打!”对此,我至今想起来很后悔,因为当时并没有把孩子犯错的原因搞清楚!可惜我读陈鹤琴教授的书读得太迟,“做父母的因为逞一时之怒,所以去毒打他们的小孩子,但是究竟骨肉情深,事后追思,没有一个不懊悔的。既要懊悔,何必当初呢?所以做父母的,与其追悔于后,不若慎重于始”。

在父亲对待孩子的态度问题上,心理学家艾·弗洛姆也曾经提出一个观点:“父爱是有条件的爱。父亲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同我相像。’”如果孩子不根据父亲设计的道路走,父亲就不爱你了!写到这里,我想说一句,我们今天的父亲,千万不要给孩子按照自己的理解来为他的人生规划!当我们一时冲动要对孩子动手的时候,你能否做到冷静,坐下来先听听孩子的诉说呢?

猜你喜欢
贾政贾宝玉宝玉
贾宝玉三次劫难及其佛教隐喻——“三毒”与情
论宝玉之泪
论哪吒的“肉身成圣”与宝玉的“归彼大荒”
食味知人:贾宝玉的三个饮食场景
贾宝玉:暖男的爱仅仅如此
鸳鸯:暖男宝玉要不得
红楼梦后四十回贾政形象的转变
贾政也有温情时
也说贾政
寓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