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根乡土 自信成长
——《耕读堂·崂山乡土文化》课程开发与实施

2020-06-29 15:24宋林林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林蔚小学校长
未来教育家 2020年5期
关键词:大集崂山乡土

宋林林/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林蔚小学校长

宋林林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林蔚小学地处崂山腹地,学生330 人,12 个教学班,学生均来自周边14 个自然村,是一所典型的乡村学校。《耕读堂·崂山乡土文化》课程(以下简称《耕读堂》课程),是林蔚小学自主研发的校本课程。“耕读”取自“耕读传家”,“耕”有立根乡土之意,“读”有传承文化、创造展望之意,“堂”代表一家之言,自成体系。该课程以崂山乡土文化为素材,以童趣探究与实践研究为导向,旨在带领学生进行综合学习,培养“留得住乡愁”“有文化自信”的“活润学子”。

课程缘起

基于课程育人的需要。在与孩子们的交谈中,有的孩子会告诉你,周末有许多城里人来他们村爬山、吃农家宴;他们村里有个卖当地桶装水的人整天往城区送水;他们每年跟着孙家村的舞龙队参加崂山非遗汇演;他们的爷爷在小雪前要储存白菜;他们家有个“风箱”,要考考你是干什么用的;他们喜欢跟着大人去赶集……孩子们所津津乐道的不正是崂山独有的文化资源吗?既然如此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孩子们又感兴趣,那么我们为何不把这些零碎的资源整合提炼成“育人”的课程?通过建构课程体系,设计实施路径,发挥课程育人的价值,既能系统地建构对家乡的认知,又能强化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基于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学校曾经“创造”了许多校本课程,但对于这所规模不大的乡村学校有点“眼大肚子小”的无力感,于是,我们对原有课程体系做减法,在原有校本课程的基础上,整合研发《耕读堂》主题课程,使其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抓手。我们嫁接学校多年来的乡土文化实践活动,融合学科教学,并进一步进阶成为能够影响课堂教学、学生活动、文化建设、综合评价等育人路径的精品课程。

基于传承乡土文化的使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中提出,“保护利用乡村传统文化、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和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崂山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形成了丰富的乡土文化。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内生城镇化”现象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农村人远离了乡村,对乡土文化、崂山地域文化等知之甚少。林蔚小学地处崂山,我们需要帮助孩子们传承崂山乡土文化,重建学校与乡土文化的关系,培养文化自信,让孩子们文化有根,身心健康,让教育来反哺农村和当地文化。

课程研发

(一)顶层设计明方向

我们要利用乡土资源,却不能被乡土资源所束缚。我们要让乡土文化资源成为课程,就要站在育人的立场和本位,进行顶层设计,实现课程的育人功能。

1.课程理念

林蔚小学是陈鹤琴先生“活教育”思想的实践基地,“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就是陈老主张的课程论,“基于生活,为了生活,润泽生命,灵动生长”是林蔚小学的办学理念,是新时期对“活教育”思想的校本化解读,我们要让学生生活成为课程,让课程服务学生成长。

表1:《耕读堂》课程年级目标

2.课程目标

总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家乡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以及发展中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责任担当、合作探究、创意表达的意识和能力。

年级目标:见表1。

(二)多方协作成体系

根据课程目标,我们从“最熟悉、最感兴趣、最自豪、最有价值”四个方面面向学生、家长、教师开展崂山乡土农耕资源问卷调查。由老师、学生、家长、专家共同组成研发小组,走社区、进农户、访区档案局和宣传科……由课程团队教师整理归类,首先,按照生活化的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挑选,把与目标密切相关、能够反映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和认知、服务学生生活和发展的内容选出来;其次,按照主题性、儿童化原则来设计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六个年级“6+1”个主题,每个主题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开展,采用了“DFC(Design for change)设计思维”,即通过Feel(感知)-Imagine(想象)-Do(行动)-Share(分享)四项学习流程帮助学生建立“我做得到”的自信心和学习解决身边简单或复杂问题的思维方法。最终形成的内容体系见表2。

表2:《耕读堂》课程内容设计

表3:《耕读堂》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安排

课程实施

(一)课时安排

《耕读堂》课程既是校本课程,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一二年级占用地校课程课时,在三至六年级使用综合实践活动课时。学校要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合理安排有效使用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与学习场域。如:六年级“崂山茶礼”中的《仙山圣水崂山茶》一课,安排学生参观崂山茶文化博物馆进行研学,需要的时间较长,那么任课教师会统一调整课时,两节课合并使用,中午12:40 出发,下午3:30 回校。同时,学校也把崂山茶文化博物馆作为长期的校外实践基地,以此保证学生活动的连续性和长期性。各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安排见表3。

(二)师资与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年级任课教师为组员的《耕读堂》课程领导小组,由校长负责制定课程的目标与实施的总规划,建立“本校教师+社会人才资源+家长资源”组成的专兼职相结合、相对稳定、多维互动的课程开发与实施队伍。少先队做好校内外教育资源整合,联合各方面的力量,特别是加强与校外活动场所的沟通协调,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

每个年级设主、辅课程教师,主教师是全程参与课程研发与实施设计的本校教师,因为学校条件受限均为兼职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其参与课程研发的过程就是接受培训的过程。本年级其他教师为辅助教师,教师发挥专业优势,配合承担指导任务。积极争取家长、社区人才资源等有关社会力量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兼职指导教师,协同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比较稳定的社会人才资源见表4。

表4:《耕读堂》课程兼职指导教师情况

《耕读堂》课程节气游戏——“竖蛋”

家长资源方面,主要根据不同年级的课程需要,参与课程学习过程。如四年级“崂山非遗”课程中的《纸浆柳编农民画》一课邀请了一位年长的家长用棉槐条子现场展示柳编工艺。《樱桃好吃树难栽》一课,则邀请种植樱桃的家长给孩子们讲解种植过程。

(三)实施方式

1.教师做好“DFC 创新思维”学习流程的指导与实施

我们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师的指导贯穿于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全过程。以三年级的“赶大集”为例:Feel(感知)阶段——“趣识大集”“北宅大集知多少”:教师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熟悉的《赶集歌》开始,带领学生了解大集的由来、中国集文化,了解大集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集市,发现“大集都是五天一次”的规律和当地集市农产品的特点,联系二年级节气物候的知识,认识到每隔五天为一个物候,与大集时间规律正好吻合。

Imagine(想象)阶段——“我想去赶集”:教师引导学生构思选题,鼓励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如出发之前需要哪些准备工作?大集怎样分区?集市上应季的农产品和反季产品的对比研究、集市上交易方式及成交量研究,等等。组织学生就问题展开讨论,确立活动目标内容,制定活动方案,明确时间安排、责任分工、实施方法,提高学生的活动规划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对活动方案进行组内和组间讨论,吸纳合理化建议,不断优化完善方案。

Do(行动)阶段——“赶大集研学活动”:根据分组设计的研究方案,利用休息日时间由家长带领进行“大集研学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做好活动过程的记录和活动资料的整理。

Share(分享)阶段——回校后,进行“赶大集研究性学习”成果汇报。

最后,再循环一次“行动”-“分享”:即在研究的基础上,师生共同策划组织一次校园内的模拟集市,如三年级先后组织过“图书淘宝”和“赶年集”模拟集市,在所有课程结束后,以“我的集市秀”来分享展示评价,指导学生撰写活动报告、反思日志、心得体会等,反思成败得失,提升个体经验,促进知识建构和探究体验。

或许孩子们不能真正去解决什么问题,但是课程给孩子们种下的“我能”和“为改变而行动”的种子会在未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2.学生以“小组合作、同伴互助”的方式为主开展学习

小组合作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组织方式。要引导学生根据兴趣、能力、特长、活动需要,明确分工,做到人尽其责,合理高效。如三年级“赶大集”,“我想去赶集”的研学活动,从设计方案到组织活动的课程中,以学生居住地(学校涵盖14 个村)自由组合成五个小组,便于活动开展;而模拟集市课程中,在大家确定大集方向后,分别成立大集主题宣传组(负责确定大集的主题名称和宣传口号)、大集分区设计组(负责确定大集场地,为大集设立12 个分区)、大集物品及价格控制组(负责确定大集售卖物品的要求和价格范围)、大集市场管理组(与少先队的自治管理委员会配合,确定每个分区的管理员和市场巡视员的工作任务)、大集外联组(负责与学校总务处、教导处、少先队以及各班分区负责人联系,提出支持需求),这样的小组按照学生兴趣专长进行组合,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与合作沟通能力。

课程评价

《耕读堂》课程评价的最主要评价方法是表现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目的是为了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保有成长的信心。

表现性评价:包括项目展评、活动展示等。如一年级的“童谣绘”在学校大厅里做童谣和画作展示,三年级“赶大集”组织校园模拟集市是对“模拟集市”学习结果的展示,“我的集市秀”是对整个课程学习过程收获的展示;四年级的“崂山非遗”中“讲述老物件的故事”课程,是通过“鉴宝大家行”活动来汇报展示对身边老物件的研究,如一位学生在展示“墨斗”的研究时,从墨斗放线到卷尺使用,再到激光打线,介绍了墨斗的“前世、今生、未来”;二年级“趣玩节气”中的“老游戏游园活动”是对该课程中“节气游戏”学习的集中展示;全校主题性活动“樱果闹春”,以校级田园文化节为载体,进行展示性评价。这类评价更注重参与,参与即获得。

《耕读堂》课程系列校本教材

学生王英喆的农民画作品《鲅鱼跳,渔家笑》,获“全国五艺展”一等奖,指导教师:王春妮

过程性评价:课程理念链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促进了学校评价系统的改革。在“樱果闹春”大主题课程中,三年级设计了“创作一个樱桃娃娃并给她起名,说说这样设计的原因”的活动,结果其他年级也饶有兴趣地参与进来,经过网络投票,最终形成了“樱桃贝贝”的课程形象logo。德育部门抓住这一教育契机,运用《耕读堂》课程“自然生长”的理念,与技术公司合作设计研发“活润学子成长评价系统”,让每个学生拥有一棵属于自己的“樱桃成长树”,并用实际行动来帮助“樱桃贝贝”从一粒种子成长为“樱桃娃娃”。目前,这个评价系统已投入试用阶段。这一评价系统既适用《耕读堂》课程评价,又适用于学校的其他教育教学评价。如“赶大集”课程学习,我们会遵循一般课堂的评价要求给予学生“润智”电子章;在学生进行实践时,会给予学生“润行”电子章;学生进行大集设计和模拟时,能够负责任地完成自己的工作、积极合作,会给予“润德”电子章;对于在设计上积极参与的学生,给予“润美”电子章……后台自动记录学生获得电子章的情况。学生界面会根据所得电子章数量,经历种子、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的“樱桃贝贝”成长。这一综合评价与成长展示评价同步进行,一方面是记录成长,另一方面也是展示成长。

借助《耕读堂》课程,我们让自然和社会融入学生的学校生活,以孩子们喜欢的方式设置学习时空,让孩子们自信成长。“韬德于行,扬长于动”,在课程育人的路上,我们将不忘初心,踏实前行。

猜你喜欢
大集崂山乡土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新时代的农村娃“赶大集”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崂山茶事
登崂山
编制崂山
崂山又日新
读《乡土中国》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