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患者血清IL-17A、IL-18、ADAM33及SIP变化与病情程度的关系

2020-06-29 08:14:08李闯刘建萍石金河郝同琴张建新牛丽丹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介素白细胞气道

李闯 ,刘建萍 ,石金河 ,郝同琴 ,张建新 ,牛丽丹

(1.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河南 卫辉 453100;2.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普外科,河南 新乡 453003)

哮喘是呼吸系统最为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呈现升高趋势,患者主要表现为慢性气道炎症反应,急性发作会出现呼吸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症状可见胸闷、气短、咳嗽等体征,伴有可变性的气流受限,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产生严重的影响[1]。近年来临床越来越多的研究利用血清学指标评估患者病情程度,目的是为开展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但是采取哪种指标更为可靠临床报道不一,研究发现哮喘发作时患者体内炎症反应加剧,白细胞介素-17A(IL-17A)、白细胞介素-18(IL-18)则是临床常用的炎症因子指标,而且和患者免疫变化具有明显关系;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33 基因则在正常肺组织间质细胞中表达,也是哮喘重要的易感基因;1-磷酸鞘氨醇则在哮喘发作过程中气道高反应和炎症渗出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临床对上述四种指标开展联合观察临床鲜有报道[2]。本研究分析了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A (IL-17A)、白细胞介素-18(IL-18)、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33(ADAM-33)、1-磷酸鞘氨醇(SIP)的变化与病情程度的关系,以期为临床提供指导和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5 年3 月至2018 年6月急诊内科收治的128 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65 例健康体检对象作为对照组。病例组,年龄 22~65 岁,平均 39.3±12.0 岁,男 68 例、女60 例,其中轻-中度哮喘患者82 例、重度哮喘46例;过敏史34 例,吸烟史42 例。对照组,年龄19~65 岁,平均 41.0±11.7 岁,男 35 例、女 30 例,吸烟史18 例。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年龄、性别及吸烟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⑴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08 版》中的标准;⑵患者处于急性发作期;⑶对照组来源于我院体检中心的健康志愿者;⑷本研究符合 《赫尔辛基宣言》 对临床人体试验的相关规定并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⑴肺部肿瘤;⑵慢阻肺、支气管扩张、肺部肿瘤、气胸等疾病;⑶合并心、肝、肾等其他脏器的严重疾病;⑷HIV 感染患者;⑸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患者;⑹具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病史。

1.3 指标检测方法 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ml,3000 r/min 离心10min 后分离血清待检,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A (IL-17A)、白细胞介素-18(IL-18)、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 33(ADAM-33)、1-磷酸鞘氨醇(SIP)浓度,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试剂由上海信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数据的整理及分析采用SPSS21.0 版完成,采用对年龄、及血清实验室等计量资料进行表述,其比较分析应用t 检验;性别、吸烟率等计数资料组间分析采用χ2检验完成;P<0.05 为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

2 结果

2.1 二组血清 IL-17A、IL-18、ADAM33、SIP 水平比较 病例组患者的血清 IL-17A、IL-18、ADAM 33、SIP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二组血清 IgE、FEV1%pred 及外周血 EOS 水平比较 血清IgE、外周血EOS 水平在两组间对比,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FEV1%pred 水平两组间对比,病例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二组的血清 IL-17A、IL-18、ADAM33、SIP 水平比较()

表1 二组的血清 IL-17A、IL-18、ADAM33、SIP 水平比较()

组别 n IL-17A(pg/ml) IL-18(pg/ml) ADAM33(pg/ml) SIP(nmol/L)病例组对照组t 值P 值128 65 225.7±48.1 136.3±25.0 14.040 0.000 411.7±82.6 205.3±56.8 18.081 0.000 40.33±10.20 18.36±4.25 16.631 0.000 1964.2±446.8 920.7±168.4 18.166 0.000

表2 二组血清IgE、FEV1%pred 及外周血EOS 水平比较()

表2 二组血清IgE、FEV1%pred 及外周血EOS 水平比较()

组别 n病例组对照组t 值P 值128 65 IgE(IU/ml) EOS(×109/L)386.9±77.3 126.8±25.0 26.406 0.000 0.32±0.10 0.17±0.08 10.502 0.000 FEV1%pred 70.6±11.3 95.8±6.7-16.550 0.000

2.3 不同病情的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17A、IL-18、ADAM33、SIP 水平比较 重度哮喘患者的血清IL-17A、IL-18、ADAM33、SIP 水平均显著高于轻中度哮喘患者, 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 (P<0.05)。见表3。

3 讨论

哮喘是较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一旦治疗不及时对患者产生严重的影响,有报道指出在全球范围内有近3 亿哮喘患者,而且发病率呈现明显提升趋势,哮喘主要是以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炎症为主[3]。研究显示哮喘发生的过程中伴随着气道重塑,由于气道含有大量的炎症因子,会导致气道壁细胞发生改变,而气道重塑过程中也是炎症反应的持续过程,不断导致不可逆的气流受限,肺脏功能损伤加剧[4]。在哮喘发病过程中随着病情进展慢性缺氧等体征会造成肺血管内膜增厚和内皮细胞功能失衡,人体免疫机能受限制,因此最终出现气道、肺实质以及肺血管的炎症反应加重,随着病情不断进展最终形成呼吸衰竭,危及患者生命安全[5]。研究显示对哮喘患者采取支气管活检可见到嗜酸性粒细胞和活化肥大细胞的浸润,上皮下的胶原纤维沉积,平滑肌细胞增生,部分患者还出现肺实质破坏以及纤维化过程,均会导致患者发生气道狭窄,有报道指出黏蛋白基因过度表达以及分泌液增多均是导致气道狭窄的重要原因[6]。多种因素造成患者肺泡壁被破坏,主要是蛋白酶介导结缔组织即弹力蛋白降解失去平衡,肺泡上皮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不断凋亡[7]。近年来临床采取多种方法对哮喘气道炎症反应情况进行评估,传统的方法是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作为重要手段,但是具有创伤性,患者不容易接受,气道反应性检测、呼出气冷凝等方法也在临床开始应用, 但是检测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较低,而且操作相对复杂,在临床难以广泛推广使用[8]。

表3 不同病情的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17A、IL-18、ADAM33、SIP 水平比较()

表3 不同病情的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17A、IL-18、ADAM33、SIP 水平比较()

病情程度 n IL-17A(pg/ml) IL-18(pg/ml) ADAM33(pg/ml) SIP(nmol/L)轻中度组重度组t 值P 值82 46 202.4±47.5 261.8±42.0-7.070 0.000 378.2±65.9 468.0±77.0-6.957 0.000 26.14±8.44 73.82±9.50-29.302 0.000 1720.2±311.4 2364.8±415.0-9.943 0.000

本研究分析了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A(IL-17A)、白细胞介素-18(IL-18)、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 33(ADAM-33)、1-磷酸鞘氨醇(SIP)在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哮喘患者主要是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白细胞介素-17A 为Th17 细胞分泌,其具有引发中性粒细胞集聚活化作用,可以参与到抵抗病原体感染中,其具备促炎效应和一定的抑炎效应,存在双重反应机制,动物研究证实对敲除白细胞介素-17A 基因小鼠诱导为哮喘模型后开展干预措施会出现嗜酸性粒细胞炎症加剧和Th2 细胞增多, 因此说明其具有减轻气道嗜酸性粒细胞炎症,但是随着病情进展过多的白细胞介素-17A 分泌后会出现更高的Th2 细胞分化与气道嗜酸性粒细胞炎症[9]。白细胞介素-18 最早在肝脏细胞中发现,以往研究其与哮喘发作关系饱受争议,其可以诱导人体IFN-γ 形成增加血清中的IgE 浓度,造成嗜酸性粒细胞集聚增多,促进了其他白介素因子分泌,造成气道高反应性并参与到气道重塑过程,但是在临床研究报道相对较少[10]。

1-磷酸鞘氨醇属于人体重要的炎症介质,是鞘磷酸的代谢产物,一般来自于肥大细胞和巨噬细胞,对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具有重要意义,有报道指出SIP 一方面能够造成体内肥大细胞脱颗粒,体内炎症渗出物质增多形成气道高反应性,同时还可以造成应力纤维形成导致平滑肌细胞收缩造成气道高反应性[11];另一方面SIP 能够促进人体平滑肌与气道纤维细胞增殖,朝向肌纤维转变,造成了人体气道发生重塑;此外SIP 同肥大细胞发育均来自骨髓前体细胞,成熟后可以参与到超敏反应过程中作为效应细胞,同哮喘发生关系密切,通过激活肥大细胞内源性物质造成疾病发生[12]。ADAM33 基因为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哮喘乙肝极易,通过编码蛋白结合在某类蛋白肽切割释放酶的活性,发挥蛋白水解酶作用,目前研究显示其主要在的肺组织的间质细胞与上皮细胞中表达。有学者研究发现利用人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后通过给予白细胞介素刺激细胞ADAM33 基因过度表达, 在平滑肌细胞中也同样可以达到相同的作用,而在上皮细胞与内皮细胞中则不会出现变化,因此提升了哮喘发作过程中免疫失衡可能同促进了间质细胞ADAM33 基因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13,14]。此外研究还发现ADA M33 基因可以影响细胞同基质或者间质细胞之间相互作用,进一步激活体内细胞增殖与分化通路,通过分解细胞外基质参与到哮喘发作气道重塑过程中[15]。

本研究显示, 病例组患者的血清IL-17A、IL-18、ADAM33、SIP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说明在哮喘患者体内存在 IL-17A、IL-18、ADAM33、SIP水平升高。病例组患者的血清IgE、外周血EOS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病例组患者的FEV1%pred水平低于对照组,说明哮喘患者体内血清IgE、外周血EOS 水平升高,肺脏功能降低。在不同病情患者中观察发现,重度哮喘患者的血清IL-17A、IL-18、ADAM33、SIP 水平均显著高于轻中度哮喘患者,说明随着患者病情程度加重, 体内IL-17A、IL-18、ADAM33、SIP 会进一步升高,以上指标对患者病情程度具有一定的判断意义。本研究优势在于证实了 IL-17A、IL-18、ADAM33、SIP 在哮喘患者体内变化以及对病情程度的判断, 为临床合理寻找可靠、准确性高、操作便捷的血清学指标奠定了基础,但是本研究纳入患者数量有限,随访时间较短,因此还需扩充样本量、长期随访深入分析,还待于开展相关性分析深入论证。

综上所述, 血清 IL-17A、IL-18、ADAM33、SIP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升高显著,并且与哮喘病情加重有关。

猜你喜欢
介素白细胞气道
白细胞
中国宝玉石(2021年5期)2021-11-18 07:34:50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人人健康(2017年19期)2017-10-20 14:38:31
吸烟对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鸡住白细胞虫病防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