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凡
互联网时代,公众看似可以通过不同的网络媒体平台自由地获取海量信息,然而很多人却在无形中被困入了一个特殊的空间——信息茧房。对此,美国知名教授凯斯·桑斯坦在其著作《信息乌托邦》中曾这样诠释,“人们往往只会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令自己身感愉悦的信息领域,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
如果说当年桑斯坦口中的“信息茧房”是大众面对海量信息的自主选择结果,那么今天的“信息茧房”更多的则是受众在自主选择基础上的被动选择结果。比如同一时间打开同一款手机新闻APP,一百个人会看到一百种版本,平台会根据不同个体的兴趣爱好定制出每个人的“个人日报”。然而,这背后,是各类媒体平台通过筛选关注和协同过滤算法将用户感兴趣的内容推送给对方,在自动为其排除掉那些不感兴趣或者不需要的内容的同时,也用推送的同质化信息一步步营造出日益封闭的信息环境,将用户于不知不觉中困在了由自己和媒体共同构筑的“信息茧房”中。
比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如果阅读了解放军组织医疗队除夕夜驰援湖北的信息,并打开了几篇相关内容的链接后,随后可能会看到很多关于解放军是“最美逆行者”等正能量信息,这批受众往往会产生感动、振奋等情绪。可如果关注点在地方政府官员抗疫过程中的问题,紧接着就可能会看到大量的关于“官员不作为”“政府治理能力低下”等负面信息,不管是真实报道还是缺乏证据的负能量谣言,都会让处在这一“信息茧房”的受众产生悲观、愤怒等不良情绪。总之,“信息茧房”导致的表层问题是空间封闭、信息窄化和观点趋同,而更深层的问题在于:困在封闭环境中的人,可能会随着接受信息的窄化而影响其认知水平和媒介素养,甚至影响到个人三观的确立。对整个社会而言,“信息茧房”会在无形中筑起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信息藩篱;从长远角度看,势必将造成群体的极端化认识,甚至是社会价值观的离散。
冲破“信息茧房”的束缚,客观上需要媒体扮演好“公共论坛”的角色,通过技术设计,为用户提供真正意义上的开放空间,在推送给受众感兴趣内容的同时,也为其提供“非计划”“不想要”的信息,使人们更多地接触到不同领域、不同利益群体的立场和态度。但要真正防止困入“信息茧房”,还要靠受众主动作为、积极应对。
一方面需要打破惯性思维,关注多元信息。有意识地降低对网络媒体的依赖程度,综合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主流媒体和网络媒体,关注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媒体平台,丰富信息接收途径,翻越信息窄化的藩篱。同时,主动去探索一些未知领域的内容,拓展信息范围,阅读与自己偏好不同甚至相反的文章与观点,尝试进入公共领域并跳脱熟悉的圈子。这不仅能让我们更加客观理性地看待相关资讯,也能让平台降低推荐内容的单一性和狭隘性。
另一方面需要提升媒介素养,增强信息甄别能力。媒介素养主要指媒介使用者获得、分析、评价与传播各类信息的能力。媒介并非现实世界本真的映像,我们看到的信息都是由媒体选取加工后对现实的反映,它们可能是不夹带个人感情偏向的客观真实叙述,也可能完全是信息加工者立场观点的展现。因此,不能因为看到一些文章言之有理,又有大量持相同观点的文章被不断推送,加之相当数量的受众与自己观点一致,就坚信自己的认识判断是准确客观的,进而盲目排斥其他观点态度。不妨在多掌握、多挖掘背景素材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客观评价、理性传播,谨防被“信息茧房”束缚,在无形中被他人牵引和左右,将自己认为正确的错误信息传播出去,成为别有用心之人手中的棋子、伤人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