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姣
摘 要:称呼语反映了人的社会属性、价值观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状态及传统习惯等,它与整个民族的社会文化、心理习惯、以及中外交流的频繁等因素密切相关。 当下称呼语“亲,亲们”为广大年轻人所常用,它有着独特而有趣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称呼语;亲;亲们;文化内涵
一、什么是称呼语、称谓语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所谓称呼语是指人与人之间当面打招呼时所使用的名称。称谓语是人们用以表示彼此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及身份職业等的名称,它包括了称呼语。
称呼语、称谓语之间的区别在于称呼语处在具体的说话、打招呼的过程中,它是称谓语的动态应用。换言之,称呼语是称谓语的语言表现形式。一般而言,可以当作称呼语来使用的通常都属于称谓语,但称谓语却不一定可以当作称呼语来使用,例如“丈夫、妻子”一般只用于书面称呼和背称,而不能作为夫妻间的当面称呼来使用。其次,称呼语比称谓语更灵活,称谓语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系统性。称呼语和称谓语都是社会文化和人们思想感情的载体之一,都与社会群体及个人的价值观念、外来文化影响等因素息息相关。
二、现当代汉语称呼语的分类
对于现当代汉语称呼语的研究比较多,但其界定和分类还存在相当大的分歧和争议。不同学者根据不同的视角和领域做出了不同的分类。本文综合各家分法,根据称呼语使用范围的不同,将现当代汉语称呼语分为如下六类:1,亲属称呼语。2,非亲属关系的亲属称呼语。3,职衔称呼语。4,职业性称呼语。5,姓名称呼语。6,社交通用称呼语 。
三、称呼语“亲,亲们”中的文化内涵
“亲”在近来的网传播中被赋予了新的涵义,尤其是当下在各个学校的年轻人中被作为称呼语普遍使用起来,有一些不明其意的人往往会望文生义地认为“亲”就是指“亲爱的”、“亲人”、之意,但其实不尽如此。接下来我们就对其作全面的分析。
在古汉语里“亲”的基本语义大致有1.指父母双亲,如: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南北朝·范缜《神灭论》)。2.指与自己亲近的人,亲信。如:国君不可以轻,亲则失亲。(西汉·司马迁《史记·韩长孺列传》)。3.指与自己有一定血统关系的亲人,亲戚。如:虽有亲兄,安知其不为狼。(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4.指亲近、亲密。如:爱臣太亲,必危其身。(战国·韩非《韩非子·爱臣》)。5.指亲自。如: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屈。(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宪宗元和十二年》)。6.准,准确的意思。如:祝彪把枪横担在马上,左手抬弓,右手取件,搭上箭,拽满弓,觑的较亲,背翻身一箭,李应急躲时,臂上早着。(元末明清·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七回》)。
从上述用例中,我们得知“亲”字在古代汉语里可作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有“父母亲、亲戚、亲人、亲信、爱护、亲自、亲近”等义项,而在2006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亲”字的义项主要有以下几种:
1.指父母,如父亲,母亲、双亲等。
2.泛指有血统或婚姻关系的,如兄弟姊妹、丈夫、妻子等。
3.指婚姻,如接亲、定亲、亲事等。
4.指新妇,如娶亲、迎亲、送亲等。
5.指关系近,感情好,如亲近、亲密、亲不可分等。
6.跟人亲近,多指国家,如亲美、亲韩等。
7.用嘴唇接触人或东西,表示亲热、喜爱,如亲吻、亲抚等。
8.亲自,如亲眼、亲历、亲临等。
通过对“亲”字古今义项的仔细考虑,我们可以发现“亲”字的语义辖域是比较宽泛的,因此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颇高的一个词。总括起来可分为以下四类:1.对人的称谓。2.具有血缘关系的或者关系好、关系近的团体、3.表自己施行某一动作。4.表亲近、亲密、爱护、喜爱等。
近些年来,随着网络购物的迅猛发展,网络上出现了一种专门为网上购物者服务的职业——网店客服,为了赢得消费者的亲睐或是为了与顾客间拉近距离以便接下来的交易顺利进行,客服者常常把对方尊称为“亲、亲们”,例如:“亲,随便淘,有中意的就赶快抢购吧!”;“本店新货已到,款式齐全,亲们赶快来选购,切莫错失良机”。甚至当年轻人们进行网络聊天打招呼时也常常使用“亲、亲们”,无论他们彼此间是相互熟悉还是从未曾谋面都可以使用,例如“亲!到午饭时间啦,我们下次再聊”、“亲们!新源招聘会于明天下午4点钟在东后街147号准时开始,有意者请转”从以上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里的“亲”字其实就是用作称呼语,可以是单数也可以是复数,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亲爱的+称谓”的功能,给人以“亲人”、“朋友”般的感觉。“亲”还可以用于那些有着共同爱好、共同追求的一类人的称呼,如“好的网络环境能造福各位网亲们”、“是笔亲的快来加入吧!”(指歌手周笔畅的歌迷们)、“听前奏猜歌曲,测测考亲们的听力哦!”
当前“亲”表示称呼的使用多出现于网络和年轻人当中,也属于“亲”的使用范围扩大、语义泛化的结果,和“美女”一词有相似之处。其原因除了上面介绍过的受网络的影响还受流行文化传播的影响,在韩语里“朋友”一词的语音近似于汉语的“qingu”,而韩国歌星、影星的粉丝把他们称为“qin”,汉语写为“亲”,表示把对方当成朋友以增强彼此间的亲切感和同盟感,时间久了以后明星们也称他们的粉丝为“亲”了。因此,汉字“亲”不仅在读音上和韩语“朋友”相近,并且“亲”所指的感情好,喜欢之义也应了韩语“朋友”之义,所以很容易被中国年轻人所接受。其次,汉语语境的缺失也催生了“亲”的新用法,因为网上店主根本就不知道顾客的身份、年龄、性别,但又必须寻求一个合适的称谓来称呼顾客们,并且要让他们感到舒心,此种语境下“亲”便应运而生,最后一点是“亲”用最简练的语言形式传递了最丰富的语义内容,符合会话的“数量原则”和“礼貌原则”。
当代流行的汉语称呼语在互动性的人际关系交往中,具有极强、极丰富的动态语境特征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在我们使用它的过程中若能做到以言行事,避免语用失误,它将给我们带来极大的益处。
参考文献
[1] 曹国军. 汉语社会称谓变迁的文化心理考察[J].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0(3)
[2]刘惠瑶. 现代汉语称呼语的内涵及分类[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5)
[3] 陈建民. 现代汉语称谓的缺失与泛化问题[ J] . 汉语学习, 199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