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类型突发事件越来越频繁。政府是应对各种公共危机的主导,需要强化应急风险预警管理制度,提高风险预警水平。本文根据目前政府财政应急风险预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政府财政 应急风险预警管理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公共危机主要产生于公共风险的长期积累,因此为减少财政在公共危机中产生的突发性支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对公共风险的管理,强化应急风险预警管理机制。应急风险预警管理的工作重点是对风险隐患的收集与预警,而不是已经处于危机状态下的应急。
二、政府财政应急风险预警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财政应急风险预警管理缺乏相应的能力基础
1.风险预警管理责任划分不明确。目前我国政府在财政应急风险预警工作层面缺乏与风险处理相应的成本划分机制,比如中央与地方政府、政府内部的不同部门、政府与社会大众之间在出现了影响财政的紧急突发事件之后,政府各部门甚至政府与公众之间出现的风险成本的判定与承担工作缺乏相应的制度与机制的指导。对于地方与中央的关系、企业与政府的关系、社会大众与中央政府的关系等,哪一个层级需要承担更多的财政风险、风险成本如何划分,都极大地影响着财政应急风险预警管理的质量与效率。
2.风险预警管理的应急基础薄弱。目前我国各级政府中的应急风险预警管理的基础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缺乏专业的风险预警工作人员。预警就是要从日常的政府工作中发现隐藏的风险,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对政府的日常工作信息进行分析与排查,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隐患,并且对隐患可能造成的风险进行预警。二是缺乏完整的预警信息监测体系。突发事件最显著的特点是突发,但是任何危机都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在一定的积累中出现的,因此在风险预警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信息的收集。目前各级政府中基本上都還没有建立完善的预警信息监测体系,不能够及时地对政府工作中的危机隐患进行排查与整合分析,也就难以有效地发现违纪现象,甚至在危机出现之后也难以有效进行危机原因的查找与相应部门的协调。[1]
(二)政府财政风险预警的预备费管理缺乏科学性
目前我国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对突发事件所需的救灾、应急等突发支出的范围、标准没有一个准确的规定,同时地方政府财政在预备费方面没有独立的预警管理,而是与政府财政的年度预算捆绑,造成政府财政中预备费只是一个机动财力,并没有明确规定应急资金的数额,这也就会造成在危机发生之后地方政府一味地依赖中央财政的划拨,预备费以及风险资金的管理、使用与监督成为急需加强改革的方面。
三、政府财政应急风险预警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政府财政应急风险预警机制
政府财政应急风险预警管理中重点是预警,确定预警指标、实施预警管理是提高应急风险预警管理质量与效率的主要途径。根据政府工作方向可能出现的风险类型和成因与因果关系链,以及历史数据的分析与统计,按照规范性、综合性、互补性与特殊性的原则,将政府财政中的风险分为收入、支出、公共建设投资、预算赤字以及债务管理等风险方向,根据目前工作状态以及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并设定风险数值,建立相应的政府工作风险预警标准体系,结合政府财政应急风险中常用的矩阵分析法、指数合成法等对财政风险进行及时、科学的监测与管理,最大限度地将隐患显性化、风险直接化,及时进行风险处理,避免出现更大的突发危机。[2]
(二)完善政府财政中预备费的预警管理
1.明确风险责任承担制度。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政府与社会企业、政府与社会大众之间需要建立明确的风险责任承担机制以及制定相应的法律框架、规章制度,明确各地方政府的风险责任,根据风险类型规定风险责任承担比例。中央政府需要收回部分事权,避免地方政府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时的“等、靠、要”,一味依赖中央财政的应急拨款,提高各地方政府对风险预警的重视程度,减少地方政府风险预警工作不到位造成的公共危机,减少风险的集中出现、相互推卸等问题的发生。[4]
2.建立完善的财政应急预算单独管理制度。政府财政应急风险预算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预备费管理。在财政预算中,虽然需要将风险预警与应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体系,但是也需要对预备费与年度预算分别进行管理,从预算中明确风险预警以及应对的资金数额,并且根据风险预警中判断的可能出现的经济状况进行资金预算的编制,根据不同形式的紧急事件设立专款专用的预算账户,在遭遇突发公共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资金的支取与危机的应对。
四、结语
我国目前政府财政应急风险预警管理中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进行强有力的改革。政府财政在面对各种公共突发事件中需要以预防为主,及时发现隐藏的风险,完善风险预警,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作者单位为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双德乡人民政府)
[作者简介:李晓辉(1971—),女,河北人,研究生,研究方向:乡镇财政预算管理。]
参考文献
[1] 张维平.政府财政应急风险预警管理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15(001):126-132.
[2] 吕孝礼,朱宪,徐浩.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中国危机管理研究(2012—2016):进展与反思[J].公共行政评论,2019,12(01):176-203+223.
[3] 魏华.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中国危机管理研究——现状、趋势和未来方向[J].才智,2016(008):253.
[4] 聂勋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基于政府综合财务报告[J].经贸实践,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