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娜 河南省焦作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 454000
在所有脑瘫儿童中约有20%属于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是锥体外系损伤所致,主要表现是舞蹈样动作和非对称性姿势,由于儿童协调力、平衡力、稳定性较差,在做某个动作时四肢、头部夹杂多余的动作[1]。因为病情特殊需要进行系统性的治疗,并将增强感觉运动控制能力、躯干控制能力作为治疗重点。多功能悬吊训练属于系统性的治疗方式,训练的趣味性强,患儿在循序渐进的训练中,能增强主动运动能力,让患儿最大限度进行正确感觉输入[2]。我院为了进一步探讨该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此次观察,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脑瘫患儿中筛选36例不随意运动型患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方法是数字标注法,两组各18例。参照组中,男12例、女6例,年龄3~10岁,平均年龄(6.12±1.07)岁;研究组中,男11例、女7例,年龄3~11岁,平均年龄(6.34±1.15)岁。以上两组观察对象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此次观察。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与2014年第十三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制定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诊断标准[3]相符合;能听懂简单指令;不存在严重感知觉障碍;能配合治疗≥3个月;知晓此次研究,并自愿签订书面协议书。排除标准:合并癫痫及行为异常者;严重肌肉韧带、关节等器质性病变者;有遗传代谢病者。
1.3 方法 参照组患儿进行常规康复训练,以PNF法、Rood法、Bobath法等神经发育疗法为主,对患儿进行感觉输入、促通、关键点控制训练,包括步行能力训练、体位转换训练、躯干控制训练、促通姿势对称训练、核心肌力训练等,每次训练40min,1次/d,持续3个月[4]。研究组患儿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同时,再进行多功能悬吊训练,在开始前通过弱链测试对患儿进行全面评估,掌握患儿运动缺失环节或薄弱环节,以此为依据确定训练难度和具体训练方法。详细内容如下:
1.3.1 放松及关节活动训练:患儿在三角垫上呈仰卧体位,头部放在高处,利用三角垫的斜面让患儿头背屈得到很好的控制,减轻背部肌肉的紧张度,让患儿得以放松;指导患儿将两手自热的放在胸前,在两侧膝关节位置放置悬吊带,让髋关节呈30°的屈曲,充分伸展膝关节,注意不要伸展过度;治疗师轻轻地、慢慢地推动患儿下肢让其摆动,并把另一只手放在患儿的胸腹部,告知患儿放松,感受其呼吸频率,同时叮嘱患儿随治疗师自然摆动下肢。
1.3.2 下肢肌力训练:患儿头部枕在枕头上,呈仰卧体位,将弹力带放在训练一侧的踝关节下,将悬吊带放在非训练一侧踝关节下,并在悬吊带下放一个足球,指导患儿训练一侧的下肢向下用力去触碰足球,尽可能保持踝关节背伸、膝关节伸展。
1.3.3 核心肌力训练:患儿双臂抱在胸前,呈仰卧体位,将钢性悬吊带放在双膝关节下方,指导患儿努力做抬臀、伸膝、伸髋动作;这样在训练核心肌力的同时,还能刺激腰椎深层的多裂肌等稳定肌群[5]。
1.3.4 脊柱侧弯及骨盆倾斜训练:患儿保持侧卧体位,在体下的上肢弯曲后放在头部下方,在膝关节处放置悬吊带,悬吊带的高度要根据患儿功能水平合理设置;治疗师把手放在患儿下方的臀中肌部位,以刺激收缩,同时指导患儿将骨盆向上提起,让身体保持水平伸展状态,并维持几秒。
1.3.5 感觉运动控制训练:患儿的两只脚站在悬吊鞋上,向上伸双手,将两侧的悬吊绳握在手中,指导患儿做分开双腿、并拢双腿的动作,在这个过程中要叮嘱患儿不要出现屈膝、屈髋等动作,要尽可能地保持膝关节伸展、躯干伸展、身体直立[6]。训练初期每个动作重复10次或维持10s为1组,每组动作间放松30s,共计做3组;之后随着患儿功能恢复情况,调整训练级别和难度。每天悬吊训练1次,每次30min,持续治疗3个月。
1.4 观察指标 两组患儿在系统治疗前后,都进行粗大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评分。(1)粗大运动功能:使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评估四个能区,包括坐位(B)、爬与跪(C)、站立位(D)、行走与跑跳(E),目标区评分方法:目标区原始分与各自能区得分相除,乘以100%,再与目标区个数相除,再乘以100%;可根据儿童完成度分成四级评分,3分表示全部运动顺利完成,2分表示仅完成一部分运动,1分表示仅能开始该运动无法坚持完成,0分表示不能进行该运动。(2)平衡功能:使用Berg平衡量表(BBS),对站立位、坐位的动态平衡和静态平衡进行评估,共计有14个子项目,根据完成度每项评分为0~4分,最高56分,得分与平衡功能呈正比。(3)步行能力:使用10m步行速度测量法(MWS),在治疗师的引导下用最快速度行走,将行走10m所用的时间记录下来,计算步行速度(m/min),共计测量两次,取平均值。
2.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GMFM评分和BBS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儿GMFM评分、BBS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GMFM评分和BBS评分均明显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GMFM和BBS评分对比分)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10m步行速度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10m步行速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10m步行速度均明显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10m步行速度对比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因为病程长、复杂多样,单一的康复训练内容枯燥、耗时耗力,患儿的依从性不高,也无法训练感觉运动控制能力、核心肌群的肌力,所以在康复治疗中,要从不同角度着手,以提升疗效[7]。多功能悬吊训练系统目前备受关注,将“神经肌肉激活技术”作为理论基础,治疗是以激活深层肌控制为主,让肌肉的耐力、肌力一同得到训练[8]。神经肌肉激活技术是通过刺激神经肌肉,充分激活患儿全身肌肉组织,将各种感觉刺激时所作的正确姿势运动输入,并在持续强化下,形成正确的感觉运动控制方式[9]。
本文中应用多功能悬吊训练的研究组患儿,3个月后,GMFM评分提高到(80.36±8.17)分,BBS评分提高到(35.18±3.24)分,10m MWS提高到(14.05±3.43)m/min,均明显高于仅行常规康复训练的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进行多功能悬吊训练,能改善患儿的粗大神经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因为在训练中能增强核心肌力的稳定性,提高腰椎周围软组织强度和韧性,既能减轻疼痛,还能让其稳定性更强,最终提升感觉运动控制能力[10]。不过在训练过程中家长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需要长时间训练,所以家长要有耐心,给予患儿鼓励和支持,让患儿能坚持训练,才能达到理想康复效果。
综上所述,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儿童应用多功能悬吊训练系统治疗,能明显提升感知功能和躯体运动能力,为促进患儿的全面康复有着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