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河湖长制办公室
沧州地处“九河下梢”,境内有大小河流961 条,河道全长8244km,河湖管护任务相当艰巨。维护好沧州的河湖生态环境,既是满足全市780 万人民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也是建设河海相济、动能强劲重要增长极的生态保障。2019 年,我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将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作为维护河湖生命健康的重要抓手,以督促各级河湖长履职尽责为基础,以推进河湖清理整治为重点,以改善河湖生态环境面貌为目标,推动河湖长制工作取得了新成效。2019 年,《中国水利报》《河北日报》《沧州日报》等国家和省市级主流媒体宣传报道50 多次,《中国水利报》刊发沧州市总河湖长、市委书记杨慧题为《全面落实河湖长制 打造河海相济、生态宜居的美丽沧州》的署名文章。
河长制就是责任制。河长制落实的好与坏,主要取决于各级河长。沧州市始终把推动河湖长履职尽责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不断探索创新制度机制,强化工作保障,多措并举促进河(湖)长履职尽责。
在全省率先组织高规格专题培训班,先后到南京、绍兴、无锡等外地先进省市举办6 期专题培训班,累计培训县乡级河湖长400 多人。
建立县级河(湖)长履职尽责通报机制,每月定期通报县级河湖长巡河、“四乱”清理、督查督办等工作情况。2019 年发布通报12 期,市、县两级河湖长在通报上做出批示30 余次,有针对性的开展调度督导50 余次。
建立河湖长述职工作机制,县对市、乡对县逐级述职,汇报河湖长制落实情况。上一级河湖长针对述职内容进行点评,传导压力、“红脸出汗”,激发基层河湖长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组织开展“最美河长”评选活动,努力营造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制定印发《沧州市河湖长制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沧州市政府约谈7 名落实河湖长制工作不力的县级河长,切实做到真管严管。通过一系列实打实的工作举措,真正提升了各级河长履职能力,压实了管护护河的工作责任,发挥了各级河长在河湖治理中的“头雁”效应。
沧州市始终加强河湖监管能力,加大涉河问题解决力度,推动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无死角的河湖监管模式,确保河湖问题早发现、早处理、早解决。
创新监管形式,狠抓问题督办,安排专人专车对17 条省市级主要河湖沿途开展全覆盖飞检工作,做到了河道全覆盖,问题无遗漏。2019 年共开展飞检50 余次,巡查河湖2500 多km,发现和解决问题200 余处,实现了河湖问题早发现、早处置。
推动建立覆盖全域的“村级河长+巡河员”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基层河长和巡河员巡河检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用,提高河湖保护管理能力。全市聘请基层巡河员4025 名,每天定期巡查河道,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打通了河湖治理保护的“最后一公里”。
沧州市2019 年度第3 期县级河长现场培训 刘 帅摄
实行了河湖警长制度,河湖长制人大代表特约监督员制度,检察联络制度,发展壮大民间河长和志愿者队伍,推动各级人大代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民间河长、志愿者参与到河湖保护中来,构建了“政府河长+民间河长+基层巡河员+河道警长”的河湖监管体系,有力提升了河湖监督管理水平。
由于沧州市河道常年缺水,排查出的“四乱”问题多达1904 处,在全省清理任务较重。面对这一形势,沧州市坚持高站位、高标准,严落实,提前完成了全部清理任务,解决了一大批多年想解决没有解决的河道历史遗留问题,有效改善了河湖生态环境。
沧州市总河湖长,市委书记杨慧、市长梅世彤率先垂范,两次联合签发总河湖长令,安排部署“四乱”清理工作任务。全年10 次深入一线实地巡查督导,亲自调度解决疑难问题,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各级总河长分别通过召开总河长会议、专项行动动员会和签发总河长令等形式推动拆违,形成以上率下,强力推进的良好局面。
针对河湖“四乱”问题多、清理难度大的特点,制定部门联合执法制度,做好深层次两法衔接工作,积极推进上下流、左右岸、多部门联合执法,协调联动、共同推进河湖清理。2019 年,全市共组织多部门联合执法65 次,各级水务、公安、城管、检察、环保、农业等部门围绕河道拆违出动执法人员3000 余人次,联合解决“四乱”重点问题600 多处。
建立任务台账、销号台账、作战台账“三本台账”,形成了任务落实、销号管理、挂牌督办工作机制。实行河道拆违进展定期排名通报制度,以先进带动落后。将清“四乱”工作纳入当地党委政府重要议程,实行“一把手”工程,专题调度、专题解决,加快了工作进度。
沧州与京津绿同享、水同饮,沧州水生态小环境直接关乎京津冀水生态大环境。我们从保护京津冀水生态大环境出发,围绕省委赋予沧州构建“一港双城三带四区”发展格局,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推进“沿海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和生态绿化带”建设过程中,着力建设了一批亲水生态岸线与生态河湖工程,打造河海相济、绿色发展的生态宜居美丽沧州。
结合沿海经济带建设,在渤海新区建设了“沧海文化风景区”,对原有盐田开挖造海,形成12.5km2水面的生态景观湿地,并依此打造了全国最大的人工沙滩,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休闲旅游新去处。
结合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先期启动实施占地1200 亩的大运河城市区生态修复及环境卫生整治工程展示区,真正还运河于人民,成为百姓点赞的“网红打卡地”。2020 年开始实施占地1300亩的南湖文化街区项目。同时,运河沿线吴桥县、东光县、泊头市、南皮县、沧县、青县全面开展“河道清淤、拆违拆临、垃圾清理、生态修复全覆盖”等重点工作,大力推进大运河沿线绿化改造工程,一条纵贯沧州南北的大运河绿色长廊正在形成。
结合生态绿化带建设,开展南大港和海兴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加大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力度,实施珍稀濒危水生生物和重要水产种质资源就地和迁移保护,以及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不断提高湿地生物多样性。南大港湿地成为省级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是目前环渤海地区保持最完好的原始湿地之一,并获评河北省“秀美河湖”荣誉称号。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坚持全民共建、全民共享,创新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提高社会公众对河湖保护工作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营造全社会关爱河湖、珍惜河湖、保护河湖的浓厚氛围。
维护运行好“沧州河长”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河湖长制工作信息,打造学习交流的阵地,对外宣传的窗口。2019 年发布信息500 多条。
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民间河长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通过聘请记者河长、红领巾河长、巾帼河长,发展壮大民间志愿护河力量。联合团市委组织开展“争做河小青、保护母亲河”青年大学生巡河活动。2019 年全市组织志愿护河活动120 多次,参与人数达到3万多人,全社会共建共享美丽河湖的氛围日渐浓厚。
沧州市河长办联合团市委组织开展“争做河小青保护母亲河”大学生志愿巡河活动 刘 帅摄
围绕爱护河湖、保护河湖这一主题,组织开展了征文比赛、摄影比赛、演讲比赛,文学家和摄影家现场采风活动,推进河湖长制进学校、进公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党校、进农村,广泛凝聚了河湖保护的强大合力。
2020 年是河湖长制“全面见效”的关键之年。我们将始终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做到初心不改,标准不降,力度不减,持续在河湖治理保护上下大功夫、苦功夫、笨功夫,不断抓重点、解难点、创亮点,创建和擦亮河长履职、教育培训、部门联动、宣传发动4 张工作名片,积极构建党委政府领导、人大政协监督、部门协调联动、社会广泛参与的河湖长制工作格局,努力使沧州的天更蓝、水更清、生态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