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象式学习”背景下的语文课堂初探

2020-06-27 12:11朱寿春
家长·下 2020年4期
关键词:多学科思维

朱寿春

摘要:高中语文无法摆脱高分难这种困境的最核心原因是,学生在课堂中没有丰富自己的思维,没有拓宽自己的视野,因此,语文学科素养无法真正提高,也就无法提高语文的考试成绩。

关键词:多学科;思维;现象式学习

有个教育专家提出过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为什么语文考试很难拿到高分?”问题易懂,回答却难。专家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语文很难取得高分的五个原因,即文本内容不明白、表达技巧不熟悉、语境意识不强烈、知识积累不丰富、卷面书写不过关。积累不够,对文本理解不够深刻,应该是高中语文无法摆脱高分难这种困境的最核心原因。我想从“现象式学习”与高中语文研究性课堂相结合的方向,探索语文课堂如何运用多维度思考法,并以此提高语文学科的内在素养。现将粗浅的思路介绍如下:

一、汲取教与学改革的历史营养

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是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的“项目教学法”,经过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现在教育领域依然常有运用。2000年美国开始出现“翻转教学”,到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位化学教师在课堂中采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并推动这个模式在美国中小学教育中的使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翻转课堂的方法逐渐在美国流行起来。我校“先学后教”的“五环”教学模式:预习——检测——反馈——巩固——拓展,其核心理念也源于“翻转课堂”模式。

下面回到“现象式学习”。这种基于现象的教学的新概念,最早于2014年芬兰在《国家核心课程大纲》中明确提出,2016年在芬兰全国范围实施。消息一出,轰动全球。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轰动效应呢?我想有这几点实质性的原因:首先,它让学生回归生活现象本身;其次,传承“做中学”的理念,学会对他人观点或身边现象进行多维思考批判;最后,学生永远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因此它满足21世纪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具备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创造与革新能力等。芬兰的“现象式教学”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由一位教师独立完成跨学科教学;另一种是由多位教师在同一时间和空间中“合作教学”,完成多学科融合的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模式,与以往的教学改革有所不同,它更加注重多学科的融合教学,更注重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更注重对身边现象或事物多维度的深刻思考。思维方式的转变是内核,我觉得高中语文课堂如果能渗透这种教学模式,一定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么高中语文课堂如何与这种“现象式教学”相融合,这是我接下来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二、引导身边现象与现象式学习融合

如何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某一现象或某一文章,这是个问题。现在我们从最新的现象入手,融合“现象式学习”看看怎样提升思想的深刻度。2019年底的世界注定是不平常的,因為它爆发“新冠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冠状病毒命名为“COVID-19”,但个别国家的某些政客,却一再用“中国病毒”或“武汉病毒”称呼此病毒,中国政府为此表示强烈愤慨,为什么?请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解读。

(一)历史学角度

2015年之前,就因为用国名、地名命名某一病毒引发争议,对某一地域的人们的生活产生极大影响。如在2013年,世卫组织把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就对中东地区造成极大的影响。已有前车之鉴,我们必须反对。

(二)政治学角度

用国名或地名命名一个病毒,会产生地域性歧视,甚至是种族歧视,这有悖于世界大家庭成员一律平等的原则。WHO世卫组织之前已经多次提示,被病毒感染的那些是人类,而不是冰冷的数字,告诫各国不要使用带有歧视性的语言。所以我们的愤慨是理所当然的。

(三)医学角度

2019年底出现的新冠病毒,命名为COVID-19。COVI为冠状病毒的英文缩写,D为 Disease(疾病)的首字母,19代表的就是年份,可翻译为 “2019年冠状病毒病”。这命名方式科学合理,有利于未来对这一病毒的认识与研究。它与发生在哪一个国家没有太多关系,况且大家都是受害者。

(四)语文和生物学角度分析

中国政府本着对人民生命负责,对世界负责的担当精神,快速采取有力措施,并第一时间分享病毒基因序列,为世界赢得宝贵时间,为医学界早日战胜这一病毒贡献自己最大的努力。医学界也明确提出,病毒的源头未必在中国。而某些政客仍如此肆无忌惮地抹黑中国,谁人不气愤。这种现象式的研究性学习和多维度的思考,为学生从理解常识现象开始,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提供源动力。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对学生未来深刻解读文章,有着重要的前提储备。

三、研究阅读课堂与现象式学习融合

传统阅读课堂,单向分析为主,或者没有运用多学科融合的现象式教学,所以思维无法拓展,解读不够丰富。下面用“现象式学习”法来解读马致远的《秋思》,原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运用多学科知识,多维度解读本诗。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转变单一的思维方式。

政治抱负层面:元朝汉人地位低下,特别是那些有抱负的汉族读书人,始终无法实现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价值,全诗塑造一个怀才不遇而郁郁寡欢的主人公形象。

地理气候层面:深秋荒郊、树叶飘零、秋风萧瑟、炊烟袅袅的村落文化,构建一个清冷的时空环境。

美术心理层面:枯藤、昏鸦、小桥、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勾勒一幅凄美的简笔画,昏暗的冷色调营造一种诗人主体的惨淡、悲凉、愁苦的心理氛围。

历史地位层面:是元朝法定的民族等级制度。即把全国人民划分为四个等级,即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反映出元朝统治者对汉人的怀疑和猜忌,也表现出元朝统治者在统治过程中采取对汉人压制的手段,像马致远这类有抱负的读书人身处其中,心中的苦闷不言而喻。

人文情思层面:理想抱负人生价值无法实现,心灵没有归宿、文化不能认同,灵魂的流浪比躯体的漂泊,更让人寒彻内心针砭肌骨。无论身处故园还是流落他乡,对于那个时代的汉族文人,内心深处自己都是羁旅之人。这种内心矛盾和思想苦闷是那个时代读书人的集体形象,也反映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阅读课堂如果能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汹涌的情思、丰富的想象、多维的析理,会馈赠我们一个又一个别样的课堂。

四、解答高考题与现象式学习结合

教育部对2020年高考的命题工作会议上指出“优化试题情境设计”,在应用性方面强调“学以致用”。高考命题关注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等紧密相关的内容。避免考试和生活学习脱节,坚持应用导向,鼓励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和素养去解决实际问题。

2019年的高考题,已经有明显的体现。如语文的第6题:请结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想要修复的档案文件的受损原因。这是明显的生活常识题,学生只要不脱离生产生活实际,然后运用“现象式学习”法,此题就迎刃而解。首先是地理气象:温热多雨、湿度大、温度高,造成纸张寿命短;其次历史久远:因多种原因,时间久了,自然损坏;其三物理机械:档案文件用纸用破布浆机制成,柔韧性差;还有化学变化:使用酸性烟黑墨双面手写,使纸张脆化。

高考命题总体考查框架仍然是“一核四层四翼”,但如何有效且较全面地检测考生的核心素养,高考试题一定会增大探究性,扩大开放性,体现创新性。这就要求我们师者要在如何提高学生思维品质上下足功夫,灵活运用授课方式,或许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课堂真正扛起提高学生核心素养这面大旗。

注:本文为福建省教育规划专项课题“新时代高考改革导向的高中研究性学习与研学实践融合研究”(课题立项批准号:Fjjgzx19-033)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雷浩.为学而教:学习中心教学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

(责编  吴  娟)

猜你喜欢
多学科思维
思维总动员(三十)
巧设提问,让思维多走一步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关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思考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地方高校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实验中心的构建与实践
基于多学科的应用型“数据结构”课程体系建设成果
多学科跨专业协同创新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分析与探索
城市体育文化品牌价值形成的多学科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