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杰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能力基础形成的关键阶段。而小学科学是培养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学科。但是目前,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掌握不牢固和教学有效性不足等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综合能力的提高。为此,本文从情境教学、利用实验、注重评价三方面出发,对如何更好地开展小学科学这门学科的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实验;评价
有效的小学科学教学不但能够使学生掌握科学原理和科学知识,而且可以逐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冷静地进行分析,积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并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案,灵活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和学习中。因此,教师在科学学科中应着眼于学生主体地位,通过有效的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
一、情境教学,实现激趣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积极创新和改革,同时注意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重要目标,从而能够促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科学探究中,而不是只在教师的监督下学习。现如今对于教学方法的创新来说,情境教学法是经实践证明有效的教学方法,为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鉴于科学学科中有很多知识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生活化情境,使学生更愿意结合生活来参与科学学习。
例如,在学习《造房子》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布置这样的任务:观察自己家屋子的结构,并尝试将其结构绘制下来,通过询问爸爸妈妈或者上网查资料等方式来探究造房子所需要的材料。在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交流课前学习成果。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能够联系生活来学习本课。之后,教师鼓励学生小组利用小棒、报纸来尝试造房子模型。有的小组没有造出来,有的小组造出来了,教师鼓励小组相互交流,并引导他们思考房子为什么没造出来。有的学生认为是纸棒的问题,可能它结实一些就会成功,有的学生认为是房子设计不合理。接着教师再结合“造房子”这节课来进行一定的指导,再让学生尝试。如此一来,教师通过联系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之后又利用一定的动手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二、利用实验,培养观察与操作能力
科学学科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两种能力。从观察的角度来看,科学探究的许多方面都需学生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奥秘。如果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没有观察力,将无法准确描述实验过程中各种现象的变化,从而使实验失去意义。从操作能力的角度来看,在科学实验中学生需要自己动手,将学到的知识与实验设备结合起来,并有效地利用实验来应用学到的知识。因此说,学生必须具有观察力和操作力,为此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实验来加强这方面的培养。
例如,在教學《斜坡的启示》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斜面坡度大小对小车拉力的影响”为实验主题来开展探究。然后教师可以为每个小组分发弹簧秤、小车、光滑的长板、粗糙的长板等实验材料,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过程。有的学生先用弹簧秤测出了小车的重量,然后将长板分别垫在三本书、五本书上,用弹簧秤将小车拉上去,观察需要多少力,由此发现斜面的坡度越缓越省力。而有的学生也发现教师提供了两个不同的长板,因此他们也将斜坡坡度固定,测试了不同长板上用弹簧秤拉小车所需要的力是不同的。他们对此也产生了一定的困惑。对此教师可以拓展摩擦力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这样的实验过程中,学生独自设计,独立完成,锻炼了观察力、操作力和思维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由此可见,学生能够根据实验操作要求和设备使用情况独立完成实验任务,并获得实验所包含的知识。
三、注重评价,促使学生建立自信心
对于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和实验探究,教师要注意给予鼓励性的评价,由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就可以使学生逐渐消除对科学学习内容的抵触感和陌生感。因此,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评价环节,并及时给予学生客观的肯定和鼓励,使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优势,并鼓励学生表达和展示自己,逐步建立学生的自信心。
例如,对于学生的回答,无论恰当与否,教师都应及时做出评价,一个充满赞扬的眼神,一个表扬的手势,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使学生心潮澎湃,甚至对学生的一生都会有影响。又如,在科学实验活动中,教师可让学生先进行自评,自己认为做到了就能够到课代表那儿要求加一颗星。同时也要结合小组互评,教师可根据组长统计的状况,给学生以“星星”,满15颗星以上能够得“优”,10~15颗得“良”,5~10颗能得“中”,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
总而言之,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注意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合理利用实验,结合科学的评价,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同时也使其对科学学习充满信心,为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舒少华.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方法[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7(S2):112-113+123.
[2]罗洪.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组织探究[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7(S2):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