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镜妃
摘 要:古诗词是承载古代文化的文学体裁,其中包含了古代经济、政治、科技等领域。初中七年级的学生学习古诗词,不仅能够提高语文成绩,还能提高文化修养,塑造高尚的道德素质。初中七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对古诗词的相关知识较为陌生,无法有效的学习古诗词。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缺乏教学手段,导致学生在古诗词学习过程中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影响了学生古诗词的学习进程。因此,教师可以创设情景课堂,理解古诗词含义;拓展教材内容,加强古诗词记忆;组织课外活动,增强古诗词文化的教学方式,促进初中七年级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发展。
关键词:初中七年级;教学方式;古诗词
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初中古诗词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古诗词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蕴含着古代诗人丰富的精神文明。古诗词独特的句式、韵律等,给初中七年级的学生学习带来了较高的困难,阻礙了初中七年级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进程。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只依靠教材教导学生,导致课堂氛围较为枯燥,也降低了学生古诗词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需要积极拓展古诗词教学的方式,利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手段教导学生,促进学生古诗词学习进程。
一、创设情景课堂,理解古诗词含义
古诗词中蕴含着独特的句式、韵律、词汇等,为七年级的学生学习带来了困难。七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语文古诗词的过程中需要理解古诗词的含义,体会古诗词作者的情感。因时代不同,初中七年级的学生无法经历古诗词作者的生活,所以使学生较难理解古诗词中的含义与作者的情感。教师在古诗词教学时缺乏教学手段,导致学生大多只了解古诗词表面的内涵,影响了学生的古诗词学习。为了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古诗词中的含义,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课堂,让学生扮演古诗词中的人物,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
例如:教师在教学《游山西村》时,可以让学生根据古诗词中的景色创造情景剧。即,学生可以将教室作为古诗词中作者陆游的山阴老家农村,分别扮演作者陆游与村民等。学生通过陆游与村民的交流,能够表现出“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山阴农村景象。学生也可以扮演陆游走在山峦小路中担心无路可走的行为与心态,表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场景。教师创设情景课堂,可以拉近学生与作者的距离,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体会作者的情感,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
二、拓展教材内容,加强古诗词记忆
初中七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理解古诗词的含义,还需要将古诗词完整准确地背诵并默写出来。初中七年级的学生记忆古诗词,有助于提高文学修养,增强精神文明建设,树立正确思想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在对学生古诗词记忆教学时,多数采用机械记忆的方式,这种记忆方式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记忆难度,还会使学生记忆不牢固。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手段,可以利用拓展教材内容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加强学生的古诗词记忆。
例如:教师在教学《己亥杂诗》时,可对学生拓展讲解不同的《己亥杂诗》。《己亥杂诗》共分为三百一十五首,初中学生学习的是第五首。教师可适当选择几首《已亥杂诗》对学生进行教导,让学生体会不同的《已亥杂诗》内容与情感的同时,还能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记忆。
三、组织课外活动,增强古诗文化
初中七年级的学生处于学习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既要学习课内的知识,还要学习课外的文化,才能切实提高学习成绩。古诗词对初中初中七年级的学生而言是必须学习的文化知识,课内的古诗词学习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需要学生积极进行课外古诗词的学习。教师可以在古诗词教学中组织课外活动,让学生体会更多的古诗词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望岳》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伟气势,在学生假期时,可组织学生攀登泰山。教师也可以在学生假期时间,组织学生参观《望岳》作者杜甫的纪念馆,不仅激发学生学习杜甫创作的古诗词兴趣,还可以使学生体会古诗词的文化氛围。教师组织课外活动,既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手段,还能满足当下学生学习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发展。
总而言之,初中七年级的学生学习古诗词,不仅能够增强文化学识,提高语文成绩,还能丰富精神世界,塑造优良的思想品质。由于教师在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缺乏教学手段,导致学生无法有效的学习语文古诗词,影响了学生语文古诗词的学习发展。因此,教师可以积极开拓教学手段,可以利用创设情景课堂、拓展教材内容、组织课外活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含义,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记忆,增强学生古诗词的学习,推动学生古诗词学习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魏韬,张希军.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初探[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8(06):156-157.
[2] 孙立荣.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究[J].学周刊,2011(02):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