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思齐 吴锐
20世纪50年代,“新小说”出现在法国文学界,系统地探索了小说的表达方式,从而使小说创作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小说”的文本结构,叙事手法和人物描写手法都独具匠心,引发文坛对小说创作规则的讨论。米歇尔·布托(Michel Butor)被认为是法国“新小说”运动的重要作家和理论家之一。 他于1957年发表的小说《变》(La Modification)是公认的“新小说”杰作。该书讲述主人公的一次火车旅行及内心的瞬息万变。与传统小说的上帝视角不同,全书大胆采用第二人称的内视角,充分调动读者参与的意义,展现了一个不同于传统小说的世界,完善和丰富了新小说的叙事理论体系。本文试图着眼于小说艺术形式的新颖性,从叙事学角度探索第二人称“你”的使用原因和意义。
对新颖性的追求和对改变的渴望一直是小说家的目标之一,毕竟他们想要认同自己所处时代的要求。自“新小说”(Nouveau Roman)问世以来,我们见证了对传统小说结构的排斥和读者角色的剧变。米歇尔·布托尔的《变》就是一个例子,它超越了传统小说的界限,为现代读者提供了他那个时代所采用的视角。本着探索的精神,布托从未在探索小说形式的过程中固步自封,这为他的新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么,在这个新的历史时代,小说的形式究竟应该如何彻底改变呢?本文将以《变》为例,重点介绍米歇尔·布托在叙事人称方面的创新。
1 “新小说”《变》
“新小说”是20世纪50年代初在法国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在那个时候,一些小说家认为,在当今充满物欲的世界里,现实是复杂的、模糊的、尴尬的和黑暗的。客观世界往往难以被正确认识,因此使用传统的小说形式是不合适的。
传统小说里作者精心策划的情节,以“英雄”形象出现的主人公,以及严格的“三一律”都受到新小说家的反对。在他们的作品中,主人公不再拥有赫赫威名,有些人只是用字母作为代号。这些人既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小说中的事件通常没有时间和地点,有些甚至会打破时间顺序并将其颠倒过来,这使得阅读变得晦涩难懂。为了把读者从传统小说的阅读中解放出来,一些新小说家不断地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同一件事,这又使得阅读变得索然无味。另一些新小说家则坚持探索人物内心深处,展现精神世界。毫无关联的思维片段堆砌出一个个章节,使读者难以理解。
小说《变》作为“新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具备多种上述特点。《变》讲述了一名40多岁的男子从巴黎前往罗马的故事,他在一家名为斯卡贝利(Scabelli)的意大利打字机公司工作。对于主人公莱昂·台尔蒙(Léon Delmont)来说,这次旅行不同于其他旅行,因为这一次他没有告知公司他的离开。此外,他告诉他的妻子昂里埃特(Henriette)他要去做生意,但实际上他打算和妻子离婚然后娶塞西尔(Cécile)。在最近一次旅行的两年前,他遇到了塞西尔。这部小说是莱昂的意识流,是对过去的记忆、未来的计划和对现在的描述的融合,在这趟旅行中他要在塞西尔和昂里埃特与四个孩子中进行选择。最后,当他到达罗马时,他决定不去见他的情人,不做任何改变。《变》注重对外部世界客观而细致的描述,并借此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反映意识觉醒的过程,最后为思维活动提供清晰的线索。
2 使用第二人称“你”的原因
从叙事学的角度来看,叙事(narration), 叙述(récit), 故事(histoire)是最常用于分析作品的三个术语。将故事变成叙述的叙事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完成,这要归功于它的许多特定概念,每个概念都可能是研究的主题。由于每个小说家都试图以自己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因此这也导致了不同作家风格的区别。 我们将要解决的问题是关于布托的典型叙事。他是通过什么方式体现叙事性新颖性的?本文将通过研究第二人称“你”入手。
叙事声音在《变》中具有相当特殊的地位,因为从总体上讲,小说是用复数形式的第二人称进行叙述的,除非在极少数情况下作者使用代词“我”。小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把左脚踩在门槛的铜凹槽上……”。这个“你”引起了一系列争论。作者本人解釋说:“由于这里描述的是意识的觉醒,所以人物不能自称‘我,用‘你既可以描述人物的处境,又可以描述语言是如何在他身上形成的。”笔者认为,一方面,这个“你”就像一个邀请,使读者在小说中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另一方面,这个“你”就像是命令或指责,因为主人公必须回顾他不想提及的过去事件。通过这一呼语,立即找准话语对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叙述者和叙述接受者是重合的。
那么我们可以推断出这个“你”是莱昂的潜意识,是他在从巴黎到罗马的旅行中长时间的独白吗?他只对自己说话吗?有没有可能他是在与叙述接受者对话?亦或是与读者对话?
其实这是莱昂强烈的孤独。它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它对自己说话,更奇怪的是,即使在他完全厌倦了这种例行公事、长途跋涉和内心独白的时候,他也不会厌倦继续这样做。但是,正是通过这一过程让主人公尽可能接近读者时,我们才会领会布托的创造力:一方面,莱昂自言自语,并踏上自己的旅程。另一方面,读者默默地阅读莱昂的想法,同时跟随小说的进程。这种对阅读行为的模拟是现代小说,有时是后现代小说的一个方面,它对阅读本身提出了质疑,并通过赋予读者积极有效的参与,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批判的视角。
3 使用第二人称“你”的意义
代词“你”的使用效果体现在《变》即复调重复。开始阅读小说的读者与名为莱昂的主人公以及叙述者融为一体。这个“你”可以是将故事讲述给自己,给莱昂或读者的叙述者。也可以是对自己或与读者讲话的莱昂。最明显的是,关于叙事主体在叙述者和莱昂之间犹豫不决。为了避免运用第二人称复数的叙事技巧无人理解,毕竟这似乎是一种勇敢,不合规范且具有某种创新性的选择,布托解释说:“每当我们想描述真正的意识进步……第二人称将是最有效的。”
吕西安·达伦巴赫(Lucien D?llenbach)在这方面指出,布托“确保已刊登的书同时参考《变》和即将出版的书”。这种双重游戏是通过最后一句话的两面性来实现的,这句话很快就被一元论的批评所推翻。”
在多次场合,尤其是在题为《小说中人称代词的使用》文章中,布托清楚地表达了自己对第二人称“你”的观点:“如果人物完全了解自己的故事,不管有没有讲述对象或是讲给自己,都必然会使用第一人称:作为证人。但这涉及到脱离第一人称的问题,要么是因为他在撒谎,向我们隐藏或私藏某物,要么是因为他没有所有元素,或者甚至,如果他拥有这些元素,他无法将它们合理连接起来。证人所说的话会在第二人称的故事中,采用第一人称以群体的形式出现,从而导致证人的出现。”
最后,读者将与主人公莱昂保持一致,但很难判断出是他在说话,他在自言自语,还是有人在跟他对话:他作为叙事主体的身份是模棱两可的。无论如何,这位见证者般的人物经常提到(在每一章的末尾)在出发前买了一本神秘的书。总而言之,人称代词“你”暗示着读者,但本质上触及了他意识中最黑暗和最深刻的领域:那些小说虚构世界的日常语言中无法揭示的领域。
4 结论
作为“新小说”的代表,布托对《变》的小说艺术形式进行创新: 他放弃了按时间顺序讲故事的传统做法。相反,通过分解并空间化时间,将故事快速呈现给读者。一旦情节的中心消失,读者就会面对一个混乱、支离破碎、不确定和模糊的文本世界。这样,传统小说的时间、空间、情节、人物、中心和其他元素都被颠覆了。而第二人称的使用让这种模糊感更加深刻,也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