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亭亭
【摘 要】 基本功训练是石油行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对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推动企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某石油工程公司开展基本功训练的经验做法,并提出了改进系统化培训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基本功训练 人才培养 系统化培训
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随着石油工程企业专业化、市场化、特色化、高端化和国际化“五化”发展进程的加快,需要深入实施“人才强企”工程,将基本功训练作为提素质、保安全、促转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全面提升基层员工的岗位履职能力,支撑引领企业提质提速提效提产。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全面推进实操训练。按照“一个岗位一个训练标准”的要求、“遇到什么问题,培训什么课题”的原则,围绕岗位应知应会着重培养“正确操作、规范操作、熟练操作”的行为习惯,及时查找不足、整改落实,强化员工动手能力训练。采取理论与实操训练相结合,分岗位开展技术素质、实操演练、安全规程等系统化、模块化培训,全面提升员工岗位履职能力。按照“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抓实班前班后会,由基层队、班组长针对当班工况,现场教学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持续深化导师带徒。安排高校毕业生、转岗员工、业务骨干与优秀成熟人才、技术专家签订师徒协议,明确师徒责任和义务,分阶段制定详细的培养计划、实现目标,利用技师工作站、专家工作室等平台,组织新员工在老师傅指导下学知识、练技术、养作风。注重跟踪管理,坚持月度自查、阶段考核、期满总结相结合,加强师徒协议落实情况的全过程监督、管理与考核。建立领导干部联系青年人才制度,促进管理、技术、技能、作风、经验有序传承,形成良好的人才梯队。
大力开展业务竞赛。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培,采取“内部遴选-集中培训-考评选拔-强化训练”的方式,选派“种子选手”参加业务竞赛,通过“赛场相马”锻炼选拔优秀人才。利用生产淡季举办不同工种职业技能竞赛,不断丰富业务竞赛方式和途径,同时立足生产需求开展“三比三赛”、“比学赶帮超”等岗位练兵,围绕重点项目、关键技术、工艺、工序组织攻关,力争创出更多技术指标。
提高应急救护能力。严格执行“一井一案”要求,完善细化“做何事、谁做事、何时做、如何做”的应急预案,明确岗位职责、应急处置程序,建立证件管理预警、奖惩机制,全面提升全员风险识别意识和能力。加强预案学习,强化应急演练,针对性地开展应急演练,确保员工在紧急状态下能够临危不乱、快速反应、科学应对,提高员工应急处置和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减少事故伤害。
组织实战仿真训练。建立仿真学习室模拟设备、技术单元或装置的运行和操作,配套钻井工具、打捞工具等教学器材,模拟处理生产过程中遇到的事故、技术难题等,增强员工应对特殊情况的心理素质,提高员工处理应急事故的实战技能。开展外送培训,选派专业技术和操作岗位骨干到生产厂家进行仿真训练,邀请关键设备厂家进驻现场跟踪指导,确保培训的实效性和精准性。
推广应用在线学习。以系统化培训体系建设为契机,开发系统化培训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员工、测试、评估管理数据平台,导入《学习地图》、模块课件、测试题库,实现员工培训、测试、评估为一体的系统化培训在线管理,通过在线学习、移动学习,满足公司全面系统分层级、分业务线条培训的需要,扩大培训规模、拓展培训方式、降低培训成本。
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工学矛盾问题比较突出。部分单位有“重生产经营、轻基本功训练”的倾向,在工作量饱满的情况下对员工培训持抵触情绪,存在完成任务心理、应付培训行为及“培训专业户”现象,导致基本功训练流于形式,效果不佳。
员工参培积极性有待提高。组织意愿与员工需求结合不够紧密,培训动力机制还不完善,激励考核落实不到位,导致员工被动参培多、主动参培少。
思想认识和重视程度不一。部分基层单位和专业管理部门认为基本功训练是人事部门的工作,与自身工作没有关系或关系不大,在工作中没有将专业要求与具体工作进行统筹考虑和深度融合,缺乏“苦练内功、外修本领、培养后劲”的认识。
培训资源需要优化完善。现有培训设施基本能够满足员工日常培训需要,但仿真训练、模拟训练等设施偏少;基层各自为战的现象比较普遍,急需建立内部兼职教师核心团队,提高培训资源的利用率;专业理论方面的教材比较多,与岗位生产操作紧密结合的“小册子”“口袋书”偏少。
三、改进意见和建议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培训管理体系。以系统化培训体系建设与推广应用为主线,建立“直属单位-专业经营单位-基层单位”三级管理网络,对基本功训练实行归口管理、分工负责、分层实施,以制度明确责任主体,细化练兵方案,加强督导考核,不断完善基本功训练动力机制、素质提升机制、能力评价机制,进一步提升基本功训练实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加快构建系统化设计、模块化培训、实战化提高的培训模式,采取日常考核、月度考核与年度总评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看现场、做测试、搞训练,对基层培训工作进行全面检查、量化考核,不断夯实工作基础。
逐级分类推进,确保培训全员覆盖。直属单位层面,着力抓好重点项目、重点人才培训,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项目经理、国际化人才的精准培养,持续提升市场开拓、技术服务和大包井施工能力;专业经营单位层面,将生产淡季转变成培训旺季,深化倒班培训、停工培训和岗位轮训,确保一线队伍培训率100%;基层单位以井队(班组)为单元,广泛开展系统化、差异化的全员岗位练兵活动,强化实操演练,促进岗位练兵与日常生产相融互促,提升服务保障能力。注重提炼和总结基层单位基本功训练工作的典型案例,将好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固化为制度或标准,及时推广、互相借鉴、共同提高,以点带面促进整体水平提升。
拓展平台载体,统筹培训资源建设。统筹好科研与实操训练基地、理论教学与实操训练场地建设,采取“合理布局,重点扶持,资源共享”的方式,集中建设一批“三室一站”(专家工作室、仿真模拟室、创新工作室、技术工作站),配备一批简易实用的岗位练兵设施,提升培训硬件实力,为员工学技能、练本领提供平台。突出抓好两级专兼职教师、实操教练队伍建设,推动各级管理人员、专家、拔尖技能人才上讲台授课传艺,逐步实现师资力量、管理经验、技术成果共享。坚持贴近一线、贴近生产,依据《岗位说明书》编制《学习地图》,针对每个崗位的职责细化能力要求,以模块化方式开发形成涵盖主体专业(工种)的模块课程体系,组织开发一批贴近现场实际需要的关键岗位、关键施工工序的“小册子”、“口袋书”,不断将基本功训练具体化、实战化。
激发内生动力,增强培训工作实效。注重发挥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和引领作用,以名家大讲堂、技师工作站等为平台,组织好开展导师带徒、QC课题攻关、中青年科技论文发布等活动,择优扶持打造精品创新工作室,推行荣誉命名制度,鼓励以个人姓名冠名优秀成果,激发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创新活力。对员工理论知识、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定期评选“学习之星”、“岗位之星”等,并在绩效考核中给予奖励,调动员工参与基本功训练的积极性,引导员工将个人职业规划与企业改革发展相联系,做到员工个人发展、自我实现与企业发展“双赢”,实现人力资源价值增值。
【参考文献】
[1] 周继广.在创新中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J].中国培训,2013(1):58-59.
[2] 张斌.创新做实岗位练兵工作,推进油田技能人才队伍建设[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15):166.